小时候古代才女,有次随父回故乡,路上见一贞节牌坊。父亲告诉我,那是清朝光绪皇帝赐建的,为纪念村中的一位“烈女”,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烈女是指“殉夫”之妇。
长大后,我看见过许多的贞节牌坊,但总觉得都是血淋淋的,因为那下面至小埋藏着一个生命或数十年的青春古代才女。
在一个鼓励“殉夫”这种反人类行为的社会古代才女,无数的女子便在三纲五常的枷锁下走过了一生,可能至死都不知道爱为何物,情为何物。
才女是有才情的女子,她们对爱情、婚姻理应有所追求,但当我从一个女子的视角,重新审视她们的际遇时,能得出的也就“挣扎”两字。
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大才女。
在今日的中国,我所知道的“李清照纪念馆”有四家,其中便有三家对其再婚离婚之事只字不提,即使在墙上罗列详尽的编年纪中。就如一众明清学者,“好心”地帮她洗白,力求保住她的贞节。殊不知,这反证了原来那时代的再婚,在今人看来,仍然是如此的不堪。
李清照与赵明城的婚姻,尽管不曾育有子女,但仍算是美满的。也正因为这种美满,使一个知性女子对再婚生活有所憧憬,在为赵明城守丧满三年后,她便嫁与张汝舟。
在宋代,实际上对寡妇再嫁已比较宽容,但在精英士大夫阶层,在儒家男权价值观的支配下,对寡妇改嫁还是有很强的抵制。对李清照的再婚,社会评价也极其消极,加之张汝舟的“遂肆侵凌,日加殴击”,使她极其痛苦,“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最后总算在翰林学士綦崈礼等好友的帮助下,不惜触犯“亲亲得相首匿”的律例, 借检举丈夫“妄增举数入官”。以入狱九天(律例本应两年)的代价,达成了离婚的事实。
但从事后李清照写给綦崈礼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自惭之情,仍可感受到她的压力,如“败德败名”、“难逃万世之讥”、“扪心识愧”。这些字句,无不传达着一位才女的痛苦和挣扎。
同是宋朝的另一个才女朱淑真,对爱情有着更热烈的追求。
但她的命运随着一句:“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直接冒犯了充满父权优越感的卫道士们,连其父母也不例外,将其匆匆嫁给一个小官吏为妻。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依。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婚姻生活的不如意,使她极其痛苦,最终忍无可忍,有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私奔。
故事似乎是一个才女,开始了对爱情的追求。 但是,她的生活也从此被人描述为“桑淄之行”,更有人把她称做“泆女”。最后终无法承受各方压力,投水自沉,成为封建社会下,被打压和祭奠的牺牲品。她死后,其父母仍将其生前所作的“淫词艳曲”付之一炬。
幸得有文人魏仲恭,将其残存作品辑录成《断肠集》,序中曰:“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并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是重不幸也,呜呼冤哉!”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泊秦淮》中有一句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中的商女就是青楼女子。如果要探讨为什么有才情的女子大多出自于青楼,其实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看:1、青楼女子的出身;2、古代文人的嗜好;3封建社会对于女子的束缚。从这三点钟仔细的斟酌就能够看出为什么古代有才情的女子大多出自于青楼的原因。
一、青楼女子的出身;青楼这个地方毕竟是供人享乐的地方,并且在古代宗教礼法大于天的时代,娼妓这个职业绝对是没有人会愿意做的,更何况有才情的女子。成为青楼女子的人都是各种不得已的苦衷。比如著名的江南名妓苏小小,本身出身是钱塘的一个富裕人家,她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商,并且还是家中的独女,备受宠爱,但是因为苏小小15岁的时候,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苏小小才入了青楼。
再例如明晚期的名妓柳如是也是在十岁那年因为家庭的窘迫,被父母卖给了青楼,虽然身为青楼女子,但是柳如是却是非常的有才华,更是得到了江南大才子钱谦益的喜爱,被钱谦益赎身之后做了他的小妾,在明朝亡国的时候,柳如是要钱谦益和她一起投江殉国,但是钱谦益却以“水太凉”为理由拒绝殉国,投降了清朝。
还有著名的巾帼英雄梁红玉,也是出自青楼,梁红玉是出自将门,她的父祖因为征讨方腊获罪,梁红玉被充当了官妓。直到宋金交兵之时,她遇到了韩世忠,并且在韩世忠身边出谋划策,在对抗金军的黄天荡之战,亲自披挂上阵,为自己的夫君擂鼓助威,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48天,威震天下,真是巾帼更胜须眉。
二、古代文人的嗜好;古代是男权主义的社会,不想是现在逛青楼是犯法的,当时的青楼女子地位极其低下,男人逛青楼是被允许的,并且如果能够得到花魁的赏识,成为入幕之宾,更是可炫耀的谈资。普通人逛青楼是找乐子,而文人逛青楼是毋庸风雅,所以在古代青楼是文人最喜欢的地方,青楼女子能够有这么多传颂到后代,大多与这些文人分不开。
例如宋朝的才子秦观,是北宋婉约派著名的词人,在野史中他与苏小妹的爱情故事也是被人传唱,但是现实中并没有苏小妹,有的更多的是青楼女子的陪伴。更有记载秦观甚至以青楼做书房,把青楼女子的胸作为案几,可谓是一代风流才子的典范。并且一句“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唱哭多少女子。
还有就是著名的白衣卿相柳永,柳永更是不用说,是历代才子中入青楼的代表人物,生在书香门第,死在青楼之中,死后更是全城妓女披麻戴孝,痛哭不已,更是一生都没有娶妻生子,青楼就是他的家,青楼女子就是他的妻子,他的作品就是他的孩子,一生孤苦风流,也成就了很多青楼女子的名声。
三、封建社会对于女子的舒服;不管我们现在人了不了解历史,我们都会知道“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句话,历史上虽然不乏出身大家闺秀的才女,但是还是极少数罢了。有的人会说李清照就是典型的不是出身青楼的才女,但是要知道李清照的名气是在他的夫君去世之后,自己孤苦无依,抛头露面之后才有的。
封建社会对于女子的舒服,导致传统的女性从小都被灌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理念,如果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更是以传宗接代,举止端庄为模范。这些传统的女子根本就不会有出格的事情发生,即使有才情也都被埋没掉了,不是她们没有才,而是被封建社会束缚掉了,并且男权主义极盛的时代,男人是看不得自己的女人抛头露面。
举一个例子,清朝的才女顾太清,她出身名门更是王府的侧福晋,并且还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小说家,非常的有才气,在八旗子弟之中更是有“男有成容若,女有顾太清”之语。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才女,因为和当时著名的大才子龚自珍有了几首应和诗词,就被怀疑与龚自珍有染,被逐出了王府。
以上可见,并不是只有青楼才有有才情的女子,而是正常人家的女子根本就没有机会有才情,都被封建社会束缚住了。并且历史留名的有才情的青楼女子也都是出身本身不错,在年少时候就有良好的教育基础,之后不得已才入了青楼,也只有青楼这种地方才会让这些女子抛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舒服,才能够有可能成为才女在历史上留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