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自古有之黄巢之乱,在先秦古籍中,春秋时代蝗虫不叫蝗虫,叫如"螽”。战国后多才叫蝗虫。蝗虫为害庄稼在古籍上最早记载的是《春秋》鲁宣公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594年,发生过蝗灾,具体蝗灾情况如何却记载不详。
中国历史上首次记载蝗虫重大危害的是唐朝公元785年,夏天发生蝗灾“,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这就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蝗灾黄巢之乱。
唐僖宗李儇“重走长征路”走上了瘾黄巢之乱,第一次重复老祖宗唐玄宗的“革命路”,避难蜀地;第二次流亡跑到了凤翔。继唐玄宗、唐代宗后,成为第三位流亡的大唐皇帝。
李儇这位第七个由太监拥立的皇帝,已经没有祖上的阳光雨露可以荫护,又没有才能与德行自立,在内有宦官弄权,外有藩镇窥视,上有天灾肆虐,下有百姓造反的情形下,索性以一副捐弃天下的姿态,穷凶极欲地享乐。
荒唐天子唐僖宗唐僖宗李儇即位的时候,只有11岁。他从荒唐的父亲唐懿宗手上接过来的,是一个行将破碎的江山。十一岁的少年天子,并不认为江山破碎跟他有什么关系,甚至在他心目中根本没“江山”二字,他是一代“玩主”!
一般皇室子弟都很注重教育,很多太子虽不是明君,但却是好学生。李儇不是,他自幼生活的主旋律就一个字——玩!斗鸡、赌博、马球、游猎、骑射、音乐、围棋,无一不精。他甚至自夸:如果马球进入科考,他拿个状元不在话下。真可惜了那时候没有世界杯,要不还轮得着中国足球丢人现眼?
李儇的球队战斗力就是强,“队长”李儇舍得花大钱,比许家印牛多了。人家有国库支撑,赏赐球员、乐伎等,能直接把国库掏空,许老板有那魄力吗?
钱花没了,直接当土匪,强行将长安两市客商的宝货,直接挪入他的私库。谁敢告状,直接打死!
大唐帝国上行下效,都忙着鱼肉百姓。终于因为私盐问题,嘴里淡出鸟的老百姓受不了了,他们在王仙芝、黄巢等人的带领下,纷纷起义。
“重走长征路”乾符五年,黄巢起义爆发,迅速占领了浙江、福建、广东、湖南等大片江南之地。唐僖宗李儇竟然被蒙在鼓里,什么也不知道,这位时年十六岁的天子正奋战在球场上。
直到黄巢挥师北上,官员们发现隐瞒不住了,战报才呈递到御案前,此时距离黄巢起义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时间。
很快洛阳丢失,潼关失守,节奏跟当年的安史之乱一模一样。唐僖宗表现了超越祖宗唐玄宗的镇定自若:他以赌马球的方式,决定了西川、东川、山南西道三地的节度使人选。由本次大赛冠军陈敬瑄,出任西川节度使,负责他“重走长征路”的接待工作。
安排完这些,李儇踏上征程,把宗庙社稷留给了黄巢,去拥抱唐玄宗的“光辉”。
这一走就是四年多,中原打成了一团粥,尸横遍野。黄巢在各大节度使的轮番撕咬,和部将纷纷被招安的情况下,兵败被杀,起义失败。光启元年正月,李儇“取经”回鸾,三月正式回到破碎的长安城。
那个被叫做“阿父”的家伙李儇回到长安,发现问题严重,长安不再是以前的长安,朝廷也不再是以前的朝廷,想花个钱,搜刮都没地方搜刮!更要命的是,田令孜对李儇说:神策军基本打没了,要重建,否则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不过,需要钱!
李儇不是孙悟空,各大藩镇的节度使,更不是花果山的猴崽子,他即使当乞丐,也没人愿意往他碗里扔钱,怎么办?
田令孜给他出了个主意,河中节度使管辖范围内,有两处盐池,每年的食盐收入颇丰,如果将它收归中央,那可就是一棵摇钱树!
李儇没有反对的理由,更重要的是他也不能反对,这个被他成为“阿父”的太监,早已把他变成了空心穣,连生死都操纵在人家手上,还反对什么!田令孜说是请示,其实就是通报一声而已,他已经展开了布署。
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当然不能干!田令孜干脆联合了邠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准备干掉王重荣。王重荣也不甘示弱,他榜上了大个头“李克用”。
大家都是军爷,谁怕谁,开干!一场群殴,田令孜、朱玫、李昌符败了,李克用兵逼长安。
二次逃往这时候,李儇吃屎回过味来了,这个“阿父”才是他的灾星。不过,有点晚了,田令孜准备再次逃离长安,李儇虽不情愿,但田令孜由不得他了,直接裹挟着他逃往凤翔。
临逃前,田令孜干了一件缺大德的事,他一把火,把长安城烧了一大半!这件事发生在光启元年十二月,离唐僖宗回京仅仅九个月。
失败的朱玫和李昌符见势不妙,立刻调转船头,投靠了李克用,想从田令孜手上抢回李儇,却没成功。朱玫心一横,干脆抓过没来及逃跑的襄王李煴,立为皇帝,直接把李儇改造成“太上皇”!
田令孜见自己成了过街老鼠,索性逃往西川,投奔自家兄弟陈敬瑄去了。没了田令孜掣肘的李儇,倒是做了件实实在在的事,在他的号召下,王重荣和李克用表示了对他的拥护,并捕杀了李煴。
光启三年三月,又流亡了十五个月的李儇,准备起驾凤翔。结果他还没动身,李昌符又给他的行程增加了点乐趣——他想劫持李儇!这一场兵变闹了好几个月。光启四年二月,离京二十五个月的李儇,又回到京城。
两次逃往加起来六年多!三月三日,回京不到一个月的李儇病了。在位十五年,流亡六年多,这日子对养尊处优的李儇来说,确实不是滋味。大概害怕第三次“长征”,三天后,他就匆匆忙忙开小差跑了,终年26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