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曾有一人,靠一连串溜的老铁都能把键盘摁穿的骚操作,活活把自己给玩死了陈公博的一生。此人思路之清奇、关键选择之精准,至今仍为世人津津乐道,堪称花式作死之王,前后五百年内估计没人能超越。废话少说,直接上资料。
此公生于1892年10月19日,官宦家庭出身,老爹靠镇压太平天国混了个广西提督,还赏了黄马褂,妥妥的官二代子弟陈公博的一生。自幼学武,枪棒娴熟,曾经痛打过欺负自己的八旗子弟,又在1917年入北京大学专研哲学,又是妥妥的文武双全。
他老爹政治眼光超凡,在1907年就开始从事反清活动,民国建立后非但没受株连,反而弄了个革命志士当陈公博的一生。他也跟着老爹做点跑腿工作,一个进步青年又妥妥的落在身上。有如上这三大高起点,只要不是头猪就能做一番大事业。事实上这老兄确实做了,而且做的很绝。
1921年7月23日,他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参加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如果他照这条路走下去,一个建党伟人是妥妥的。即使不能像润公一样拨动世界风云数十年,最次也能像刘仁静当个国务院参事,然而这老兄在1922年退党了。
1922年他远赴美国留学,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并于三年后拿到硕士学位。如果按这条路走,他可以远离政治,专心学术,妥妥的又是一个民国大师,人生轨迹可以参考经济学家何廉。
然而1925年这老兄选择加入了国民党,当年就任党部书记,次年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好吧,我们知道这不是个最好的选择。但按这条路走起码是个封疆大吏,49年估计是得跑路,不过起码也能引领潮流几十年。
1940年这傻货作死作大了,汪伪南京政府立法院长加上海市长,一个汉奸的帽子肯定是跑不了了。但也不是没有救,完全可以和重庆暗通曲款,两面下注。抗战胜利后虽然名声不好,小命还保得住,这条路可以参考周佛海。
但这位臭棋篓子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多臭,1944年11月,他顶替汪精卫成了伪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MDZZ吧?那是1944年末啊!连丁默邨这种铁杆汉奸都开始找后路了,他当起伪政府元首?这操作可以,真的可以,这次连佛祖都就不了他。1946年6月3日,这混蛋顶着汉奸卖国贼的帽子吃了一发子弹,在史书上遗臭万年,为后世所戒。
这位叫陈公博的傻X就这么从最高成就被冠以伟大的建党者,步步走错,一直沦落成被万世唾骂的汉奸。结果连汉奸都当不明白,直接变成了死汉奸。能把一盘好棋下的这么臭,他也算空前绝后了。
1.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坚定的革命党人
汪精卫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革命,曾因为谋杀清廷摄政王载沣而被判处终身监禁,武昌起义后,清廷被迫释放政治犯,汪精卫也在获释的名单上。
2.曾是一个坚定的抗日分子
九一八事变后,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同,汪精卫是主张抵抗的主战派,甚至当时有不少爱国学生把汪精卫当成爱国领袖。
1931年12月5日,全国爱国学生到南京请愿时,请当时正下野的汪精卫还政,他们还打出了很多标语,如:“欢迎护党救国的汪先生”“欢迎主张实现民主政治的汪先生”“欢迎反对不抵抗主义的汪先生”“欢迎主张即日收复东北失地的汪先生”等。
12月6日,汪精卫在回复学生代表时说,应付目前的局势,要“一面抵抗,一面交涉”。
3.汪精卫和陈璧君
为了追汪精卫,陈璧君从马来西亚一直追到了日本,再追到了北京,一直追到清廷刑部大牢里。
汪精卫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美男子。
他经常在同盟会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如《民族的国民》等,已是同盟会成员的陈璧君就很敬佩作者的学识,萌生了想见一见作者的念头。她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同盟分会会长吴世荣。
在吴世荣家,陈璧君见到了慕名已久的汪精卫,汪精卫个子不高,浓黑的眉毛下,一双大眼炯炯有神,“中华民国第一美男子”果然不是浪得虚名,陈璧君一见倾心。
不过,当时在家里已经订过婚,不过他反对这门婚事,就和家里人闹掰了,再加上干革命是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事儿,所以汪精卫也就没考虑婚姻之事。
而陈璧君则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他听闻汪精卫被孙中山派到日本去了,就以留学的名义追到了日本。到日本后,陈璧君慷慨地帮助同盟会解决了经费问题。
后来,汪精卫参与了暗杀团,准备刺杀清政大员,陈璧君知道后,坚决要参加,汪精卫一开始不同意,不过在陈璧君软磨硬泡下,就勉强答应收了她。
于是,陈璧君不仅到处拜师学习武术和枪法,而且还学了炸药的制作。
1909年冬,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失败后被捕,陈璧君也是不离不弃,她四处筹钱,想要把汪精卫弄出来。
有了钱后,陈璧君就买通了狱卒,送给汪精卫10多枚鸡蛋,其中一枚鸡蛋藏着一封信,在信中,陈璧君表达了对汪精卫的关心和无比思恋之情。
在监狱备受煎熬的汪精卫看见这封信,精神为之一振,陈璧君一往情深,使得他非常感动,除了在信的背面写下“信到平安”的字样,还填词一首赠予陈璧君,即流传甚广的《金缕曲》。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却头颅如旧。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金缕曲》此后,陈璧君还经常给汪精卫送来衣物,表示“不能同生在人间,但求同死在一穴”,当时汪精卫被判终身监禁,可陈璧君还要求和他订立书面婚姻。
辛亥革命爆发后,汪精卫被释放。1912年4月,两人在上海结婚。
这也算是一段颇具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
“主战”向“主和”的转变1938年6月,武汉陷落后,国民政府退守重庆,这时,汪精卫开始公开批评抗日派,他说抗日派是“不说老实话,不负责任”。
此后,汪精卫还为自己的投敌行为找了一系列的理由,如什么“曲线救国”,公开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改变不了他为抗日战争第一汉奸的事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