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这个词牌名,因范仲淹的一曲“塞下秋来风景异”而为人所熟知,范仲淹的“秋思”词,写得豪放中有柔情,大有唐人边塞绝句的感觉周邦彦。其实《渔家傲》除了表现豪放风格的边塞之情外,还有一些比较优秀的旖旎之作,比如周邦彦的这首《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周邦彦:周邦彦的《渔家傲》只是写一位少女的初恋心情?为何读来很特别?

此词用凝练传神的语言周邦彦,表现出了蕴藉明朗的意境,为我们形象地展现了一位闺中女子初恋时的春日之思,让我们感受到了少女恋爱时那份悸动不安的小美好。上片写景,之后又写到美好的回忆,最后又落脚到现实中,结尾更是余味非常,这在周邦彦的词作中,也是相对比较独特的一首。

周邦彦:周邦彦的《渔家傲》只是写一位少女的初恋心情?为何读来很特别?

渔家傲

周邦彦:周邦彦的《渔家傲》只是写一位少女的初恋心情?为何读来很特别?

周邦彦

灰暖香融销永昼周邦彦。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沉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

上片从室内的现实之景写起,“灰暖香融销永昼”,写这位女主人公面对着香炉,看着香炉中的香料一点点地化为暖灰,袅袅的青烟,盈盈地香气,充满着室内,漫长的白日,在这氤氲的炉香中,满满地流逝着。后来李清照曾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与周邦彦这里的词意,大有相同之感。

接着从室内写到室外,“蒲萄架上春藤秀”,窗前初生的葡萄藤正展开着新叶,有着勃勃的生机,盎然一片。生机通常带来欢乐,词人写这样明亮的景致,足见想突出的是欢乐的心情,春色的秀丽,让人不禁心生美好。

接着写活泼之景,“曲角栏干群雀斗”,栏杆的转角处,正停着几只打闹的鸟雀。词人特意写这些,足见内心是愉快的,同时,也突出了环境的幽静,不然鸟雀怎能如此肆无忌惮?而后面两句,更突出了女主人公的情思之深,“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时当三月,杨柳青青,万条垂绦在春风中摇曳,煞是好看。俗话说,境由心生,这位女主人公为什么这样欢快呢?一般词人写春天,不都是表现春愁吗?

下片开头的回忆,便为我们揭晓了答案,“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妙在词人不用“忆”、“思”之类的词语,却能让人感受到这便是回忆之景。一道阳光照耀在这位女子的金钗上,流光闪烁,将这位女子的美丽,侧面烘托了出来。初见时的别出心裁,比正面描写美目流转更有感染力,更让人印象深刻。

接着写她沿着台阶,迎面走来,衣袖上沾染了不少竹粉,由此可见,其内心的小激动。女子天生爱美,衣服上有东西,怎能不整理好呢?可是由于初见情郎,精神全都放在他身上了,竟然忽略了自己衣袖上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当她意识到的这件事的时候,脸上不禁一红,好像饮了美酒一般。也不知道脸红是因为羞涩还是因为喜悦,这就引人无限遐思了。

末二句从回忆转到了现实,“沉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原来,前面回忆中的美好,只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啊!可是,因为初恋,女主人公这一整天,都沉浸在欢乐的美好之中,足见她对爱情的陶醉,也足见她幸福的感觉。初恋的美好,全都在词人的气氛营造中表现了出来。

周邦彦的这首词,整体而言是欢快愉悦的,这在众多的春愁闺怨词中,可以说相当独特,读这样的诗词,是阳光且积极的,能让人心情变美。

说起周邦彦,我总能联想起那些造型严谨、构图讲究、设色清雅、线条匀称的宋画来(也许提起他就想起赏识他的宋徽宗的缘故吧)。

周邦彦:周邦彦的《渔家傲》只是写一位少女的初恋心情?为何读来很特别?

周邦彦:周邦彦的《渔家傲》只是写一位少女的初恋心情?为何读来很特别?

周邦彦:周邦彦的《渔家傲》只是写一位少女的初恋心情?为何读来很特别?

周邦彦现存词作200多首,比较著名的有这么几首:《瑞龙吟》(章台路)、《满庭芳》(风老莺雏)、《过秦楼》(水浴清蟾)、《苏幕遮》(燎沉香)、《少年游》(并刀如木)、兰陵王(柳荫直)、《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最著名的大概还要属中调(59-90字为中调)《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和很多词一样,本篇上阕写景,下阙抒情,结构清晰,感情明确。上阕末尾八个字,配合巧妙,镜头感极强。到了下阙,直抒胸怀,不加雕饰。“故乡遥,何日去?”开门见山,点明归乡之意。既然是“久作长安旅”当然不如归乡的了。然后神思已然归乡,“鱼郎”是否还思念自己?最后以梦境作结,由虚入实,虚实相生,变化莫测。

陈世焜在《云韶集》中说周邦彦“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这首《苏幕遮》构成的境界“若有意,若无意”,清新俊逸,读来赏心悦目。

作者周邦彦(1057-1121),是北宋词人中的集大成者,同时开南宋词之先声。王国维虽然在《人间词话》对于周邦彦的词表示了一定程度的不满,但到了晚年又在《清真先生遗事》中表现了对于周词的推崇。周邦彦精于音律结构,善于勾勒描绘,正如宋代绘画。风格上则浑成和雅。虽然历来对于他在内容意境上的评价不一而足,但总体上还是比较为后人所肯定和喜爱的。否则,我们今天也就不用在这里花时间讨论他最著名的作品这个问题了。

母亲节的下午,能聊上一会儿宋词和词人周邦彦也算是一件美事。

最后祝所有的母亲和母亲的孩子们,母亲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