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应该算是英国在二战中最能干的将领吧蒙哥马利,而不是最无能的。

蒙哥马利:蒙哥马利是不是二战英国最无能的将领?

蒙哥马利:蒙哥马利是不是二战英国最无能的将领?

蒙哥马利的风格就是稳扎稳打,充分准备,不做无谓的冒险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蒙哥马利是不是二战英国最无能的将领?

蒙哥马利:蒙哥马利是不是二战英国最无能的将领?

蒙哥马利:蒙哥马利是不是二战英国最无能的将领?

蒙哥马利为人刻薄,比较爱出风头,这个性格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美国人,早年间一部巴顿将军把蒙哥马利丑化的就像个小丑,这一点可以说是影响深远,在整体人设已经被丑化的情况下,蒙哥马利的一些错误被无限放大了蒙哥马利。

在蒙哥马利最大的战绩,阿拉曼战役中,的确是当时英军第7装甲旅在隆美尔已经开始败退的情况下提出,携带3天的油料弹药对隆美尔败退的部队实施远距离纵深包抄,这个意见被蒙哥马利否定了,但是这个否定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现在看到的战史都是作者搜集了交战双方的资料以后撰写的,我们看的都知道隆美尔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而且隆美尔已经是心力交瘁无心恋战了。但是,当时蒙哥马利可是不可能有这个便利条件,他能够知道的只是隆美尔的部队和英军脱离了接触,至于隆美尔在哪?谁也不知道,对于对隆美尔实施深远迂回的建议,的确是会有更大的收获,但是包含的风险也更大。

隆美尔是大胆泼辣,有点富贵险中求的意思。隆美尔和蒙哥马利之间指挥风格的差别,可能和他们两个在一战中的经历有关,隆美尔是一直在意大利的山地作战,是属于比较自由的步兵战斗中,在山地作战中,从敌人的后方悬崖爬上去可以说是经常使用的战术,而蒙哥马利则是在西线的战壕里边度过了整个大战。

隆美尔在之前的几次作战中,经常是佯装撤退,然后设置伏兵专门就是打击追击的英军,这一次阿拉曼大战,已经是重创了隆美尔的主力,可以说是取得了重大胜利,并且粉碎了轴心国攻占开罗,切断苏伊士运河的企图,这样的胜利已经是足够了,如果由于贪功冒进,让隆美尔打了一个埋伏,这样就是得不偿失,而且有可能使已经到手的胜利成果全部丢掉。

电影巴顿将军里边,对于蒙哥马利都有一定的丑化了。不过巴顿还是认为蒙哥马利还是英国将军中最能干的,但是我要比他强的多。

在作战行动中,隆美尔是表现的比较大胆,喜欢冒险,而蒙哥马利则是另一种风格,蒙哥马利属于那种稳扎稳打的,他是喜欢控制战役的规模,做好了准备以后在打,所以给人的形象是一种慢慢腾腾的感觉,但是在蒙哥马利筹划的战役中,大都以胜利告终,可以说蒙哥马利首先就是把自己建立在一个不打败仗的基础上,就算是在市场花园行动中弄得有点灰头土脸,但是蒙哥马利的战绩依旧是胜仗多,几乎没有全败过。

现在黑蒙哥马利的人恐怕是太喜欢隆美尔了,而且蒙哥马利的人缘的确是太差了,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同僚都对他是连骂带损,没有什么好话。不过,英国的另一位陆军元帅亚历山大对于蒙哥马利有过一个挺有意思的评价,就是我们都欠蒙蒂的。

找到了一张有意思的照片,小隆美尔和小蒙哥马利在一起。

图片来自网络。

蒙哥马利将军是在某种程度上像政客超过将领,很多人以苏德的将领来衡量他的表现,认为他过于谨慎,指挥上一味求稳。当然,如果考虑到他指挥的是英联邦军队,并非单纯的英军,这其实也可以算优点。

蒙哥马利:蒙哥马利是不是二战英国最无能的将领?

现在不少人眼里,英国可能就是指大不列颠岛上那个小小的国家,但是在二战时,英国从广义上说却是包括了英国本土、英联邦国家、英国殖民地在内的一个庞大的政治实体。

蒙哥马利:蒙哥马利是不是二战英国最无能的将领?

在二战期间,英联邦国家里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派出了大量的部队参战。比如像澳大利亚,在战争爆发以后就派出了4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赶赴欧洲参战,新西兰也派出了3个旅。

蒙哥马利:蒙哥马利是不是二战英国最无能的将领?

到1941年,在英国本土的180万陆军中,英军有27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师,而英联邦国家、印度军、自由法国和波兰的部队,也多达21个师。这些英联邦国家的军队对于英国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使用时也必须要注意政治上的影响。

毕竟在这些英联邦国家里,也有一些人认为战争只是属于英国人的,和自己无关,对于本国派兵去参加战争并不支持。特别是南非,经历了布尔战争的南非颇有一些人相信这是脱离英国的大好时机,只是南非总理史末资意识到德国并不长久,因此坚决站在英国一边。

所以如果英联邦军队损失太大的话,那么在政治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任何一个英国将领在使用部队时,必须协调好战争需要和不同部队伤亡这个关系。这是美苏德三军将领们根本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蒙哥马利自然要尽量求稳,考虑到他还是能比较好的完成任务,应该还是比较出色的。不过也仅仅是比较出色而已,蒙哥马利指挥的战役,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缺乏亮点。

总的来说,蒙哥马利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很少会犯错,能堆死敌人,不过要是不占优势的话,他也能慢慢的稳步后撤,不至于大崩溃,比如敦刻尔克。在西线,除了背锅的花园行动,他是少数参加撤离战、过阵地战、机动战、防守战、攻坚战、登陆战等各种类型战斗而基本不败的。

所以蒙哥马利挺适合当时的盟军和英军,毕竟美国人也更希望稳稳的取得胜利,别出什么幺蛾子。蒙哥马利放东线绝对会被免职,可是东线那批名将放在西线,估计也是被上面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