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陈独秀多次入狱,但都成功出狱李大钊被捕。而李大钊一次被捕,就被果断杀害,是为什么?

李大钊被捕:《觉醒年代》没交代,军阀为什么敢杀李大钊,却放跑了陈独秀?

一是李大钊的知名度还是低于陈独秀的李大钊被捕。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官,是《新青年》的创刊人,是北京大学文学长,名气之大可以说名冠一时。虽然军阀知道陈独秀有共产主义倾向,甚至是共产党创始人,但碍于他的名气,是不敢太秘密杀害的。而李大钊的名气虽然在党内有“南陈北李”的说法,但毕竟他是北大图书馆的馆长,是《新青年》的一个编辑,是由一定社会知名度的教授,军阀认为杀他不足以造成太大影响。

二是陈独秀和张作霖有关系。据传李大钊被捕,陈独秀的父亲在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当官时,张作霖是他的干儿子,陈独秀小的时候是和张作霖有交集的。而当时的北洋军阀中,奉系军阀的实力是很强的,有一定的话语权。张作霖不一定愿意难为陈独秀。

三是军阀中江南陈氏家族是忌惮的。陈独秀出生安徽陈氏家族,是江南的望族。子弟门生遍布官场,势力还是很强大的。陈独秀作为家族中出名的才俊,是受到家族保护的。

大家好我是@朔漠风尘。让我们借《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共同来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李大钊被捕:《觉醒年代》没交代,军阀为什么敢杀李大钊,却放跑了陈独秀?

一、文章简介《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回忆录。文章以女儿的视角,向我们还原了李大钊同志在危难时刻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光辉形象。作者李星华通过回忆表达了对父亲李大钊为理想献身的理解和敬佩,表达了对反动派的仇恨,以及对父亲敬仰与怀念。

李大钊被捕:《觉醒年代》没交代,军阀为什么敢杀李大钊,却放跑了陈独秀?

二、历史背景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李星华和妹妹及母亲一起被捕。李大钊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时年38岁。

李大钊被捕:《觉醒年代》没交代,军阀为什么敢杀李大钊,却放跑了陈独秀?

三、主要内容(回忆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是采用倒叙的手法,按时间顺序分别回忆了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

1.被捕前

李大钊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捕,形势恶劣,但李大钊依然坚持留在北京主持革命工作。

2.被捕时

反动派到李大钊家搜捕,面对凶狠的敌人,李大钊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3.被审时

李大钊虽然在狱中遭受了酷刑,依然镇定、沉着,在与敌人周旋的同时还表现出对家人的关爱、保护。

4.被害后

当全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反映了李大钊遇难给家人带来的沉重打击,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李大钊深切的怀念。

整篇文章,以“忆”为统领,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