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上,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作为主帅应该有五次交手,其中五虎上将战绩占优五子良将。
第一战:徐晃对关羽五子良将,关羽小胜
赤壁之战以后五子良将,周瑜乘胜追击,率领孙刘联军进攻南郡,和曹仁展开激战。其中关羽负责断绝南郡北部的交通,期间徐晃曾经多次和关羽交战。正史上没有提到关羽和徐晃的交战结果,不过最后打通交通线的是李通,可见徐晃没有完成任务,所以是关羽小胜。
第二战:乐进对关羽,乐进小胜
乐进和关羽之战没有具体提到是什么时候,只知道是在乐进驻防襄阳的时候,曾经击退关羽,“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这一战没有提到乐进的战果,不过按照记载仅仅是击退来看,关羽所部损失不会太大,所以乐进是小胜。
第三战:张飞对张郃,张飞大胜。
曹操夺取汉中以后,命夏侯渊、张郃留守汉中。随后张郃率兵进攻巴郡,进军到宕渠、蒙头、荡石一线以后,和张飞遭遇。两军对峙五十多天,张飞率精兵万余从小路发起突击,张郃所部首尾不能相顾,因此大败。张郃弃马爬山而逃,只有十几个亲随和他一起逃走。
张郃主动进攻巴郡,那么他的兵力应该不会太少,却被张飞打得全军覆没,因此这一战是张飞大胜。
第四战:关羽对于禁,关羽大胜
这一战就是大家熟悉的水淹七军。关羽北伐襄樊,曹仁向曹操求救。曹操命于禁统帅七军增援樊城。结果秋雨连绵,汉水暴涨,关羽水淹七军,于禁大败,全军覆没。关羽仅俘虏就抓了三万多人,这在三国时期都是少有的胜仗,因此可以算关羽大胜。
第五战,徐晃对关羽,徐晃小胜
于禁战败以后,曹操又派出徐晃前往樊城。徐晃率军在樊城之下击败关羽,成功解了樊城之围。不过此战关羽兵败以后主力尚存,撤过汉水以后继续维持了对襄阳的包围。直到得知东吴袭取了荆州,关羽才不得不撤军。从这点来说,徐晃只能算是小胜。
由上可知,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共交战五次,其中五虎上将大胜两次,小胜一次,小败两次,战绩占优。
说起三国的名将,大家肯定会想起蜀汉的五虎上将,而说起曹魏名将,大家就会想到五子良将,这些人都是当时的人杰,在那个乱世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在三国24名将的排名中,五子良将中却只有三人入选,而落选的那两个才是真正的“良将”,这是怎么回事呢?
五子良将
我们所说的五子良将其实指的是曹操手下的五位名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其中于禁、乐进最先加入曹操,几乎参加了军旅生涯的多次大战。
三国24名将其实是来源于一首打油诗,史书上并无记载,但是在民间流传甚广。诗为:
一吕(吕布)二赵(赵云)三典韦,四关(关羽)五马(马超)六张飞,黄(黄忠)许(许褚)孙(孙策)太(太史慈)两夏侯(夏侯惇,夏侯渊),二张(张辽,张郃)徐(徐晃)庞(庞德)甘(甘宁)周(周泰)魏(魏延),神枪张绣与文(文丑)颜(颜良),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五子良将中只有张辽、张郃、徐晃三人入选了三国24名将,而于禁和却进却落选了。这就奇怪了,他二人可是被人称为当时的良将啊!
于禁
于禁是比较早加入曹操的,一路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197年,于禁跟随曹操征讨张绣,张绣投降。然而不久后,张绣又重新叛变,攻击曹操大营,曹军没有防备,被张绣打的大败,纷纷溃退,非常混乱。整个曹军中,只有于禁的部队保持了冷静,没有出现慌乱,他们且战且退,最终成功突围。
在撤退的路上,他们发现一些青州兵在趁机打家劫舍,便大声呵斥这些人,结果这些人不服,跑到曹操那里去打于禁的小报告,说于禁造反。然而于禁并没有急于去申辩,而是快速的回营做战争准备,迎接张绣的冲击。做好这些战斗准备后,于禁才派人去向曹操解释,结果获得曹操的赞赏。
《三国志》原文:徐凿堑安营讫,乃入谒,具陈其状。太祖悦,谓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於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侯。
假节钺
之后,于禁多次跟随曹操出战,大破张绣,击败吕布。官渡之战中,于禁跟随曹操击败袁绍,因屡立大功被封为偏将军。公元216年,曹操被封为魏王,十分开心,于是大封属下,升于禁为左将军,假节钺。于禁成为曹营中第一个假节钺的人,威势达到了巅峰。
在演义中,于禁也是多次跟随曹操出战,但是个人的武力表现并不如其他几人,而三国24名将主要是以武力来评判的,演义中未将于禁描写成一个武功高手,自然他也排不进24名将中了,不过他在真实的历史中,却是曹操十分看重的良将!
乐进
虽然在演义中,乐进的武力不咋样,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乐进绝对是一个武功高手。在最初跟随曹操时,乐进的官职并不是特别高,所以他常常身先士卒,每战先登。大家应该知道先登是什么意思吧,先登的危险性、死亡率可是非常高的,乐进每次打仗都这么卖命地冲在前面,然而却还能够活下来,说他武功不高,我想谁也不信吧。后来,因为屡立战功,乐进被提拔为折冲将军。
青泥之战
公元213年,曹操率军进攻东吴,命乐进进攻关羽,以牵制刘备的兵力。两军相持一段时间后,乐进击退了关羽,原本跟随刘备的诸郡夷人都转而投降了乐进。关羽被击退后,向寻口撤退,不久文聘率军赶到,乐进和文聘联手,再次击败关羽。乐进乘胜追击,又进攻刘备辖下的临沮、旌阳,大破两地守军。在三国时期,乐进的统兵能力绝对是排得上号的,曹操对他也十分看重。
而在演义中,乐进曾与吕布部将臧霸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后又加入围攻吕布的序列,并射杀了吕军八大健将之一的成廉,实力还算是不错的。不过最后,他因中了甘宁的冷箭便退出了舞台。整体来说,乐进在演义中的战力属于弱一流,和那些一流超一流武将交手不多,他和于禁有点类似,属于那种擅长带兵打仗,并不擅长战场单挑的,所以大家也没有把他排进三国24名将中。
总结
五子良将中,只有张辽、张郃、徐晃他们三个名列三国24名将,于禁和乐进双双落选。这是因为演义作者为了书本效果故意忽略了他们二人的战绩,降低了二人的武力,实际上,落选的他们两个才是真正的“良将”。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