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从昆曲和京剧的历史上来讲讲两者的区别昆剧的特点。

昆剧的特点:京剧和昆曲的区别在哪里?

昆曲的历史说起来要比京剧更加的久远,从明朝到清朝的前期,昆曲都是不折不扣的正音雅乐额,因此也曾经被誉为“百戏之祖”。由明至清,正音雅乐都非昆曲莫属,被誉为“百戏之祖”。明代的文人士大夫流行蓄养家班,雕饰曲辞,要说最著名的昆曲之戏要数汤显祖的《牡丹亭》。要知道明朝的时候,这些文人墨客都曾经广泛的参与道昆曲的创作中去,家班供养又给昆曲艺人提供了精打细磨的条件,使得昆曲曲词典雅昆剧的特点、行腔宛转、表演细腻,唱腔纯净,少人间烟火气。入清后,昆曲仍然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都是流传后世的经典佳作。

京剧的发展与满清入关又很大的关系昆剧的特点。因为对于满族人来讲,理解昆曲是在不是很容易。但是天下戏曲又不止京剧一家,当时还有很多的地方剧在民间十分的流行。这些地方剧最大的特点就是雅俗共赏,也有文词,但是又不乏方言俚语,因此也有很广泛的受众。并且往往这些地方戏剧加大了武术、杂技以及方言唱词在整个剧目中的比例,相比昆曲而言也是十分的热闹,因此当时也被称之为花部。乾隆喜欢戏曲,并且听音乐也是雅俗皆赏,因此地方官员都纷纷从自己的地盘里找寻唱得好的人到京城,所以一时之间南腔北调、八方之乐齐聚京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四大徽班陆续入京。而当时的秦腔魏长生,一开嗓惊为天人,在京城引发一场“魏旋风”。同时在京师形成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鼎立的局面。在不断的相互博采众长,保留精华的过程中,逐渐徽剧与昆曲、秦腔等等相结合,形成了京剧。

昆曲。是以昆山腔演唱南北曲剧本,发源于元代末年的昆山地区。昆曲服装称“行头“。包括有戏衣、盔头、头面等。从色彩上分为“上五色”:红、绿、黄、白、黑。“下五色":紫、粉、蓝、湖、秋香。面料以丝绸品为主。款式分为莽、帔、批、靠、褶、衣五大类。款式体现人物的身份。昆曲传统服装的色彩鲜明、悦目、活泼,色彩运用讲究对比,色彩的装饰性很强。服装的色彩象征性显著。比如:戏衣红蟒象征身份地位高,绿蟒象征性格刚毅,黄蟒象征帝王等等。

昆剧的特点:京剧和昆曲的区别在哪里?

总之昆曲行当与其服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行当的分类促进了服装的发展。服装诠释角色引导了观众认识及本质。

昆剧的特点:京剧和昆曲的区别在哪里?

昆剧的特点:京剧和昆曲的区别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