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董永董永七仙女:“穷二代”的逆袭
董永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的,后世学者们认为“七仙女”故事中董永的原型是“高昌侯”董永董永七仙女。
传说中,董永命运的转折是遇到了七仙女,她替董永还清了债务,从此董永过上了“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幸福生活。但真实历史中的董永董永七仙女,并没有和七仙女相遇。
如果非要说董永逆袭是因为有神仙相助,那么他的“七仙女”其实是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
公元前68年,权臣霍光逝世,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开始削夺霍氏家族的权力。
霍氏家族心有不甘,计划除掉汉宣帝。此事被侍卫董忠得知,迅速向自己的上级左曹汇报。左曹和两位侍中查证后认定此消息可靠,向皇帝揭发了霍家的阴谋...因为告密有功,董忠被汉宣帝封为“高昌侯”,赐食邑1000户。或许幸福来得太快了,董忠和很多暴发户一样开始违法犯罪,从食邑1000户被削减到79户。还好他的爵位没有被剥夺,儿子和孙子也相继为侯。
公元前1年,王莽回到京城长安再次控制朝廷,“站错队”的大臣们被一一清算,其中就有董忠的孙子,不但被定“佞邪”罪削夺“高昌侯”爵位、查抄家产,而且整个董氏家族都被赶出长安,回到了祖籍千乘县(今山东博兴一带)。“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董忠的孙子虽是“富三代”,从小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贬后没有任何求生技能,很快就沦落到了挨门乞讨的地步。所以董忠的曾孙董永,一生下来就成了“穷二代”,而且很小就没了母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董永和许多“穷二代”一样,在贫困艰难的环境里,成为一个坚强勤快、善良孝顺的小伙子,充满了正能量。
▲董永墓.河南省武陟县小董村
董永命运转折的过程充满了黑色幽默。“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离世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如果说非要在这悲痛里找出更让人难以承受的事,莫过于像董永这样,连安葬父亲的钱都拿不出来。董永只得卖身为奴,以供父丧。此事很快传遍了全国,更关键的是传到了“仁孝治国”的皇帝刘秀耳中,董永侍亲至孝、卖身葬父的事迹正符合主旋律!刘秀立马“拨乱反正”,恢复了董永“高昌侯”爵位,从此,“根正苗红”的董永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学者纪永贵认为“高昌侯”董永和传说中的董永,有5个吻合之处:
1. 姓名;
二人都叫董永。
2.时间;
“高昌候”董永与与武梁祠壁画 、 曹植 、 干宝等记载的董永所处的朝代均不矛盾。
3.地点;
“高昌候”董永与武梁祠画像题记、干宝《搜神记》所记的董永都是“千乘人”。
4.孝行;
“高昌候”董永家以“孝”为传家宝,这是史实;而董永娶到七仙女,是因为他具备“孝”这一品行:“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灵芝篇》三国.曹植)。
5.家境.
“高昌侯”董永在父亲被废之后、自己未封之前,家境一直贫寒;传说中董永家境本来似乎不贫,后来才“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
综上所述,“董永七仙女”的故事极有可能是以“高昌侯”董永行孝、封侯的史实为基础,杂糅“牛郎织女”与其相关的传说衍生与整合发展而来的。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讲述了背着王母娘娘偷偷下凡间的七仙女,与凡间放牛娃董永之间的爱情故事,不想被王母娘娘发现后大怒,责令天将抓七仙女回天庭受罚。
董永发觉后,想要去追,苦于是凡人无法腾云,此时,家中老牛献出牛角,董永挑着一双儿女踩着牛角去追赶七仙女。
王母娘娘在天庭看得明白,从头上拨下一支簪子往下一投,顿时一条大河拦住了董永的去路。
从此,董永与七仙女便隔河相望,每年的七月初七,成群的喜鹊飞来搭起一座桥,二人才能相会。
这便是如今七夕节的来历。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具有神话色彩,反映了人们勇于冲破封建束缚,追求幸福美好的爱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