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有因,并非突然李叔同简介。
试分析李叔同简介,大概有以下原因:1.父亲的影响。李叔同父亲乐善好施,信佛,言传身教,文化信仰的遗传。
2.母亲的影响李叔同简介。李叔同事母至孝。母亲死后,痛哭至极,心头忧愁伤痛久久不能去。
除去母亲,红尘再无牵挂人。母亲去世后,他曾改名李哀,可见一斑。
3.成长经历。李叔同曾经在虎跑寺辟谷二十几天,不仅没有出问题感到不适,而且多年的神经衰弱也好了。这种方式和苦行僧修真炼性很有相通之处。从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为日后出家埋下伏笔。
4.灵魂需求。李家家大业大,衣食无忧。李叔同天生奇才,而且样样精通。诗文,绘画,书法无所不精。而且学贯中西,话剧钢琴也不含糊。“二十文章惊海内”之时便是著名的风流才子。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世人对李叔同的出家原因有各种猜测:事业破产,消极遁世,政界失意等等。不管哪种说法,有一点是肯定的,至少佛家的生活很适合他。
首先,咱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此问题的主人公: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教育,音乐,美术,戏剧,书法,篆刻,文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奇才。
那么,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如何?风格咋样呢?浅见如下:
一,成就弘一法师早期时候,也醉心书法,但好像名气不大,没有像他的文章,歌曲那样深入人心。但是,凡事贵在坚持。特别是剃度出家后,他放弃了诸多艺术和所有的身外之物,但唯有书法,他还在坚持,勤习不辍,心得颇多,成就也颇大,渐入佳境,自成一体:他的书法,融入了谦恭,自然,静穆;他的书法,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别致的淡雅;他用书法书写佛语,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心存仁厚;他的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语),把我国的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遗憾的是,弘一法师的墨宝存世量很少。但并不能因此,就说他的书法成就低,这是没有道理的。
二,风格弘一法师的书法,早期脱胎于魏碑体,笔势开张,飘逸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朴质,温婉;出家后,他更是得书法之精髓,平淡,文静,拙朴,犹如浑金璞玉,拙朴中见风骨,富有乐感和美感。这是一种升华,一种超脱。
艺术本无止境,对于这样一位僧俗两界都建树颇丰的大家,我们都该心怀景仰,去怀念他,学习他,以此来促进我们自身的进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