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是我个人心目中五千年最具智慧的女性孝庄皇后!没有之一!
孝庄太后原名布木布泰(天降贵人的意思)孝庄皇后,出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姓氏远祖出自铁木真黄金家族,蒙古的大汗几乎都出自这个家族,说孝庄是金枝玉叶毫不为过。
天命十年孝庄皇后,十三岁的孝庄以侧福晋的身份嫁给了皇太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是一桩十分搞笑的婚姻,因为孝庄的姑姑哲哲(即后来的孝端文皇后)先嫁给皇太极,也就是说,孝庄嫁给了自己的姑父!
嫁了也就嫁了,由于是姑姑的辈分高,是正房,孝庄只能做小妾,但是后来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皇太极接二连三的做新郎,做一次新郎,孝庄的排名下降一次,虽然生了三女儿,但是在老公眼里,她就是个添头,尤其是后金天聪八年十月,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后,宠冠后宫。
虽说地位不断下降,但是皇太极对孝庄的评价是很高的,不仅让她参与政治,许多疑难问题还主动征求他的意见,大汉奸洪承畴据说就是被孝庄劝降的!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册封五大福晋,孝庄排名第五,也就是从嫁过来时候的第二名变成了倒数第一名。好在崇德三年,孝庄生了一个儿子:福临,为后来的命运埋下伏笔!
1643年皇太极暴毙,死因不明,有阴谋论,有意外论,有疾病论,总之皇太极死了,而且由于死的突然没有指定继承人,大儿子豪格,弟弟多尔衮,哥哥代善等为了大位你争我夺,最后一致决定:由六岁的皇九子福临即位。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决定,历史记载当时僵持不下,最后多尔衮提议立福临,自己做摄政王,多方达成一致。但为什么是福临却没有定论,有说清朝推崇子以母贵,当时五大福晋的儿子中福临年长,所以立他,但是当时满清尚未入关,正处于关键时刻,单以这个原因似乎不充分,至于孝庄,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而知,但她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后世说她下嫁多尔衮多半也与此事蹊跷有关。
但不管怎么样,这事就这么地了,福临即位,满清入关,江山一统,孝庄也功德圆满,儿子一天天长大,俨然一副贤主的样子,上上下下都对孝庄的教育很满意,孝庄也打算把权力平稳过渡,颐养天年,结果飞来横祸,儿子出家了。跟皇太极暴毙一样,来的太突然了,拦都拦不住。历史记载,由于董鄂妃的缘故,孝庄母子关系并不和睦,孝庄本以为一个女人死了就死了,时间长了儿子也就算了,没有想到后果如此严重,权宜之下,立8岁的孙子玄烨登基。
苦心孤诣十几年培养出来的儿子一下子没了,又的重头开始,孝庄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好在康熙争气,在奶奶的教育下,刻苦努力,成为一代雄主。不同于顺治,孝庄康熙祖孙两人感情十分深厚,孝庄病重,康熙亲自给奶奶祈福,自言: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晓庄皇后崩逝,享年七十五岁,死后遗愿不入盛京与皇太极合葬,愿意留在北京陪伴儿孙,这件事情让康熙很为难,所以一直拖延没有下葬,直到雍正三年(1725),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
总体来说:孝庄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在清朝入关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维持了清皇室的团结,而且保护培养了顺治、康熙两位历史名君,造就了满清三百年的江山和大一统的帝国,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像慈禧那样垂帘听政,始终处于幕后,这让他远远超过了吕雉、胡太后、慈禧等贪权误国的蠢货,成为中华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