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位科学家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大科学家钱三强,都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不能遗忘他们的功勋!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2009年3月28日,他被授予“世界因你而美丽——2008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之“终身成就最高荣誉大奖”。
钱三强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他师从吴有训教授,大学毕业后又师从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教授,在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学习期间,师从居里夫人女儿伊莱纳·约里奥—居里夫人,在法国,他亲眼目睹了人类一次伟大的科学发现——核裂变钱三强。回国后,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在苏联专家离开后,他迅速汇聚了一大批中国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何泽慧),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在原子弹的整个研制过程中,浸透了钱三强的智慧与心血。
钱伟长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28岁时,钱伟长的一篇论文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他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为了报效祖国,1946年他毅然回国。 1951年,钱伟长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1956年他和钱学森合作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在教育事业方面,钱伟长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力学工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的时候,钱伟长、钱学森、郭永怀经常聚在一起,他们希望在中国办一个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还要好的大学,让美国人到中国来留学,这个一直是缠绕在他心中的一个梦想。后来钱伟长出任了上海大学校长,把很多教育思想融入到了上海大学的建设中去。
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对我国有什么贡献?
这不是一点两点能说明白的,今天挑硬核的讲,都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这成就可想而知,今天一个一个的讲。
钱学森:
作为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
说到钱学森为中国做出的贡献,那是只言片语无法概括的。
就学术上来说,他的代表作品《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等等著作至今依然闻名于世,钱学森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余篇。
在实践上,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
钱学森亦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泰斗钱学森大师,在科学上的贡献是世界级的,更是世界一流水平的。
钱学森大师不仅仅是中国的火箭和航天之父而且是美国的火箭研发小组成员,是为美国火箭研发建立了理论基础的人。他提出的火箭理论对于美国火箭的成功发射,进而推动美国航天事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火箭理论甚至被当时的敌对国家德国的火箭研制小组所利用。 钱大师在火箭理论领域的研究的是原创性和开创性的工作。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事业至少向前推进20年
感动中国评委曾经这样评论他:他的一生,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钱三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
看到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新中国尚未建立时就有这种发展科学事业的远见,钱三强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国外归来后,他于开国大典当天还应邀登上了天安门.
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1992年6月28日钱老与世长逝
邓稼先:
著名核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以上谨代表我个人观点,大家有什么异议,欢迎下方留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