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的确如此何香儗是什么人!

何香儗是什么人:为什么有人说广东是中国近代出人才最多的省份?

在中国近代,广东的先贤们是涵盖各个领域的,他们对中国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身为广东人,每次想到这些,心中都有满满的自豪感何香儗是什么人!

何香儗是什么人:为什么有人说广东是中国近代出人才最多的省份?

何香儗是什么人:为什么有人说广东是中国近代出人才最多的省份?

广东近代名人,最著名的就是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先生了何香儗是什么人。此外,还有思想先贤康有为、梁启超、廖仲恺、彭湃等;

何香儗是什么人:为什么有人说广东是中国近代出人才最多的省份?

何香儗是什么人:为什么有人说广东是中国近代出人才最多的省份?

爱国将领邓世昌、蔡铤锴、蒋光鼐、谢晋元;音乐艺术方面,有肖友梅、冼星海,国学大师饶宗颐;武术上还有广东十虎、叶问、李小龙......

而在科学界,广东的科学大咖更是中国近代科学界的一股泥石流!有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地理学家——黄秉维、建筑学家——梁思成......

广东之所以能在近代诞生如此多人才,跟近代广东的对外贸易是密切相关的。广东在清代一直是中国与外界交往最密集的地区,在清朝的“一口通商”政策下,广州城成了中国唯一的对外窗口。因此,对外界了解最多,最先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的,也正是广东人。

当时的广东,就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成为了中国近代进步的摇篮!而许多广东先贤也就是这样,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胆识,成就了广东近代的辉煌,推动了中国的进步!

何香儗是什么人:为什么有人说广东是中国近代出人才最多的省份?

何香儗是什么人:为什么有人说广东是中国近代出人才最多的省份?

国民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分量显然不言而喻,是北洋体系崩溃后主政中国几十年的政党。国民党最开始创立时是几个没有共同理念的派系改组成立,所以它的创立过程充满了勾心斗角,充满了尔虞我诈。

何香儗是什么人:为什么有人说广东是中国近代出人才最多的省份?

国民党的创立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何香儗是什么人:为什么有人说广东是中国近代出人才最多的省份?

第一阶段:1905年于东京成立同盟会。同盟会是国民党的前身,说到同盟会,当然要说兴中会和华兴会这两个同盟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后,痛心疾首的孙中山认为清政府已经没救了,产生了推翻清政府的想法。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成立了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政治口号。事实上,直到1900年杨衢云辞去兴中会会长职务后孙中山才当上了会长。

1903年11月黄兴借自己生日宴会与宋教仁等人商议决定成立华兴会,1904年2月华兴会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由黄兴任会长,宋教仁任副会长。

1905年7月,孙中山到日本后即与各革命团体商议组成联盟的事。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召开会议,联合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主的各革命团体改组成立中国同盟会。对于同盟会的总理人选,其实孙中山和黄兴两个人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但是当时黄兴很厚道地拍着桌子说不用选了,让孙中山当,所以孙中山顺利当了总理,黄兴自己当了执行部庶务长,宋教仁任其司法部检事长。

第二阶段:1912年宋教仁改组国民党。辛亥革命成功后,袁世凯当上了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但是因为袁世凯手里握着军权,同盟会那帮人投鼠忌器,最终决定通过政治手段来抗衡袁世凯。1912年8月,宋教仁主持同盟会及其他政党联合改组成立国民党,宋教仁为党魁带领国民党参与国会选举。我们不禁在想,当时的领袖孙中山在哪,为何党魁不是他?1913年3月国民党以最高票数竞选成功,宋教仁欲北上筹备内阁改组事宜时在上海火车站遭人暗杀。

听到宋教仁遇刺身亡的消息后,孙中山急匆匆回国不顾黄兴等人的反对毅然发动“二次革命”,最终被打得遍体鳞伤地跑去日本,袁世凯亦趁机强行解散国民党。对于宋教仁案,有人说袁世凯是主谋,有人说孙中山是主谋,但是此案至今悬而未决。

第三阶段:1914年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在“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到日本的孙中山开始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最终认为是此前组织过于散乱,尤其是黄兴等人太不听话,最终导致了二次革命的失败。事实上,当时黄兴虽然不同意孙中山兵讨袁世凯,但是在行动上仍然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华革命党,班底基本上仍然是之前的班底,但是孙中山要求加入中华革命党的人必须服从领导,即必须服从于孙中山的领导。中华革命党的成立成为黄兴与孙中山彻底决裂的导火索,黄不肯支持孙在党内的“独裁”,所以不愿意加入,最终黯然出走。

第四阶段:1919年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1913年袁世凯强行解散国民党6年后,孙中山为何敢于讲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呢?1915年袁世凯称帝,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在段祺瑞接手北洋政府后与黎元洪发生了“府院之争”,自府院之争后,北洋体系开始进入实际分裂状态,皖系和直系争得你死我活,后来更是爆发了直皖战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带着革命党在南方苦心经营,逐渐发展壮大,最后在1919年10月壮着胆子将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部又逐渐分成了以汪精卫为首和以蒋介石为首的两个阵营,不过最后汪精卫投敌卖国当了汉奸,蒋介石大获全胜。

蒋介石当家后,崇尚古代皇帝的帝王心术,于是从内部分化成不同的派系,如黄埔系、CC系等,让他们互相争斗,然后自己居中调配,平衡各派系的权力,让他们不致于会威胁到自己的独裁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