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是蜀汉政权大人物中的小人物

三国马忠:三国马忠是什么样的人物?

"三国迷"们对马忠可能熟悉的不多三国马忠,昨天个别网友甚至认为把马超错写成马忠了。

三国马忠:三国马忠是什么样的人物?

无论有多少马忠,在下只谈蜀汉马忠三国马忠。

马忠三国马忠,表字德信,巴西郡阆中人。就是当地干部。

刚开始步入仕途是担仼巴西郡(郡政府所在地阆中县城关镇)的小史。建安未年(220)被举荐为孝廉(广东东莞一带称为㑁备干部)终于实授汉昌县长(不是百度上的河北汉昌)

人事人事,人永远比事重要,因为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耳垂至肩的刘备因为猇亭失利,却及时收到马忠由阆中解来的5000壮丁和粮草,因此战失去马忠乡党黄权、这是一位颇有远见的重要官员,刘备很伤心,却十分欣慰的看到蜀中未来的干部人才队伍后继有人,他颇欣赏马忠。

刘备去世后,蜀中第二梯队干部队伍开始崭露头角,如马忠、姜维。

当诸葛亮处理完因刘备去世后的事务后,决定按照"既定方针"办。他开始信任马忠,在云贵川交界处的南中少数民族叛乱,诸葛丞相親自剿抚,并将这片广袤地方牂牁郡交由马忠打理,郡太守应该是现在的一方大员了。

上仼伊始,郡政府下属一个朱褒的想趁马忠立足未稳,打个下马威而叛乱,马忠点齐郡属警备部队,一举剿灭平定,为诸葛亮的北伐起了维稳后方的巨大作用。对于这一带的安定团结,马忠仍然使用剿抚并举,恩威齐下的老办法。深得诸葛丞相赏识一一这样的军地两用人才,少之又少哟!

好的印象是成功的一半,建兴八年(230)诸葛丞相上调地方大员马忠为自己的幕僚之一,协助留守后方的长史蒋琬,处理丞相府事务。第二年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干脆带在身边协助管理军务。回到成都马忠又指挥张嶷等讨伐汶山郡叛乱。

建兴十一年,南中少数民族又复叛,看来马忠是平叛老司机,于是调走平叛不力的后蜀大将张翼,马忠升官为都督去南中平叛。

平叛胜利结束,朝庭加授马忠为监军、奋威将军⋯

马忠以一乡孝廉而跃为朝庭栋樑,出将入相,的确是实力使然。

延熙七年春,军事总长费祎北上抗曹魏,马忠在成都留守,任尚书台要务,相当于军委秘书长了吧!直到费总长回成都,马忠离开,不带走一丝利益。

延熙十二年去世。儿子马脩继承爵位。

马忠不但忠于朝庭,而且忠厚,脸上始终平静如水,无论在阆中乡下还是在弦歌锦城,蛮夷人对他感情复杂一一畏惧又爱载!

去世时,当地人都到灵堂吊唁,跺脚相送!

(完了)

三国时期被马忠射杀的武将是黄忠,其他死于马忠手下还有的有于禁、许诸、毛介、曹仁、张辽、文鸳。在三国演义里黄忠是于公元222年跟随刘备征讨孙吴,因刘备言老将无用,黄忠不服老,于是单枪匹马出战。

三国马忠:三国马忠是什么样的人物?

遇到吴将潘璋使关羽所用青龙偃月刀,急于给关羽报仇,中了吴军的埋伏,被吴国将领马忠一箭射中肩窝,被流箭射中肩窝,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而逝,时年75岁。

扩展资料:三国时期名将介绍:1、太史慈

太史慈是三国时期东吴实至名归的第一大将,太史慈除了武功高强之外,箭术也十分的出神入化,在三国中绝对是前五的存在。

2、甘宁

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甘宁虽然武力值不如太史慈,但在谋略方面却比太史慈更胜一筹,所以甘宁在东吴的地位比太史慈还高。

3、周泰

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很多人都说周泰是东吴版的典韦,因为二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自己的主公忠心耿耿。

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对蜀汉名将马中有如下的记载:马忠其人不仅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而且能恩威并用,赏罚分明,有恩有威,让南国少数民族对其又畏又爱。其才能得到了被刘备、诸葛亮、蒋琬、费祎的认同。

三国马忠:三国马忠是什么样的人物?

先主赏识,黄权之能马忠字德信,是巴西阆中人。从小被寄养在母亲家,姓狐,命笃,后来才恢复原姓,改名马忠。任郡吏,建安末年被举为孝廉,任汉昌县长。先主刘备东征孙权,在猇亭兵败,巴西太守阎芝争发各县兵马五千人为前线补充兵力,派马忠带队前往。

三国马忠:三国马忠是什么样的人物?

三国马忠:三国马忠是什么样的人物?

三国马忠:三国马忠是什么样的人物?

刘备已经回到永安,见到马忠与他谈话后,对尚书令刘巴说:“我虽然失去黄权,但又得到马忠,真是世间不缺乏贤才呀!”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开府,以马忠为门下督。

平乱维稳,有能有为建兴三年,诸葛亮入南中,任马忠为郡太守,马忠平定了当时郡内的叛乱,抚恤治理百姓特别有威信和恩惠。建兴八年,诸葛亮召马忠为丞相参军,帮助留府长史蒋琬处理丞相府事务,以后又兼任益州治中从事。第二年,诸葛亮出兵祁山,马忠到诸葛亮的驻地,管理军务。退兵后,马忠又指挥将军张嶷等讨伐汶山郡叛变的羌人。

建兴十一年,南中少数民族首领刘胄反叛,骚扰各郡。朝廷征召征伐不利的张翼回朝,以马忠代替张翼的职务。马忠最后斩杀了刘胄,平定了南中。朝廷加授马忠监军奋威将军职务,封爵博阳亭侯。当初,建宁郡叛军杀害太守正昂,把继任的太守张裔捆绑送到孙吴,所以都督常驻扎在平夷县。到马忠上任时,才把治所移到味县,处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

有恩有威,文武全才蒋琬和费祎对马忠都极为信任,蒋琬曾升迁马忠为镇南大将军。费祎在北上抵抗曹魏敌军时,把马忠留在成都,总管尚书台机要事务。建熙十二年,马忠去世,其子承袭了爵位。

马忠为人宽厚通达有度量,只是诙谐幽默或开怀大笑,愤怒不表现在脸上。然而处事果断,能恩威并用,所以南中少数民族对他既畏又爱。到他去世时,没有人不是自己主动来到举办丧事的地方,流泪致哀,又为他立庙祭祀,庙宇至今还存在。

张表,是当时的名士,清高的声望超过马忠。阎宇一向有办事的才干,办事精细勤勉。他们都继马忠之后任职,但威信风范、评价政绩,都比不上马忠。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