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不强的重庆高教格局重庆大学校长!
“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重庆大学校长。”重庆市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自古以来有着山城,江城等美誉。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重庆市经济实力非常雄厚。尤其近年来,伴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规划,重庆市更是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
重庆市夜景
此外,重庆市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科教重镇。在这其中,既有985院校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校长、法学黄埔西南政法,还有著名的第三军医大学坐落于此。然而相较于其他直辖市,重庆高校的数量质量都逊色不少。尤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重庆高校更是仅有法学一个A级学科。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高教水平大而不强的格局饱受诟病!
颓势尽显亟待重现辉煌的重庆大学!
作为重庆市唯一的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拥有辉煌办学历史的重庆大学,更是已经成为这座西南名城的符号和招牌。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1942年就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综合性大学。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大学被调整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并在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重庆大学
在上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重庆大学与四川大学并驾齐驱,成为西南地区的领军高校。作为全国重点工科类大学,重庆大学的工科实力居于全国高校前列。1998年,重庆大学如愿入选了211工程高校。此后,作为重庆的招牌高校,重庆大学被寄予厚望冲击985院校。当时,重庆政府原本打算将原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和重医大合并办学,组建新重庆大学。然而,这一合并方案却遭到西政,重医等多方反对未能成行。因此,重庆大学退而求其次,合并重庆建大等高校组建了新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新重庆大学成立后,如愿进入985工程成为副部级建制高校,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表面看起来,新重庆大学似乎发展得还不错,然而事实上是怎样的呢?自合并至今,新重庆大学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但是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在各类大学排行榜中,重庆大学稳定在30名左右,基本处在同类院校的吊尾车位置。
尤其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作为直辖市的龙头高校,重庆大学仅有3个学科获评A-,没有A级以上学科,这样的成绩显然难言满意。此外,世界一流学科评选中,重大仅有3个学科入选,而且均为自定。因此,重振这所有着辉煌历史的高校,成为所有重大人的共识。
经济学专家张宗益出任重大校长,是病急乱投医吗?
2017年,周绪红院士卸任重大校长,新校长人选也牵动着多方的关注。最终,原西南财大校长,经济学家张宗益教授接任校长。值得一提的是,张宗益也成为合并办学来第一位经济学者校长。以理工科立足的重庆大学由经济学教授出任掌门人,也被很多人认为是病急乱投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任命呢?
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教授
第一:翻开张校长的履历,我们可以看到:张宗益教授是重庆大学成长起来的知名学者,虽然是著名经济学者,但是却具有深厚的工科和经济学交叉背景。作为重庆大学经济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张教授不仅颇具改革精神,而且学术能力突出。他不仅是国家哲学社会学科的领军人才,也是国家杰青获得者。因此,张宗益教授的学术背景和学术能力不容置疑。
重庆大学校园一景
第二:张宗益教授长期从事高校管理工作,管理经验丰富。在重庆大学,他先后出任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长和副校长职务。2012年开始,他出任西南财大的校长职务,开始了独立执掌高校的生涯。有着长达20余年的管理经验的张宗益教授,对于高校管理有着深刻的认识。
第三:自上世纪80年代考入重大以来,张宗益在此学习工作近三十年,期间除了在西南财大担任五年校长,再未离开过重庆大学。作为重大土生土长的学者,他对学校有着很深的感情和认识,也更容易被重大校友接受和认同。尤其在他担任校级领导以来,先后历经李晓红教授等三任校长,有利于改革政策的延续性。
重庆大学校园一景
在任职以来,针对重大缺乏高峰学科的现状,张宗益校长提出了“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社科、拓展医科、提升信科”的总体思路,推进学科布局调整和优化。为此,他一方面推动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平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另一方面成立了量子材料研究中心等前沿交叉学科中心,以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此外,重庆大学还恢复了医学学科,并推动重庆市肿瘤医院等成为附属医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积极改善科研管理体制等。在张宗益校长的治理下,学校先后取得国家科技一等奖、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获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标志性成果,重新开启了快速发展的新征程。
重庆大学校园一景
结语
“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作为偏安一隅的西南名校,重庆大学有着辉煌的办学历史。新世纪以来,由于管理不善,错失合并大潮等诸多原因,重庆大学发展得不尽如人意。在此背景下,经济学家张宗益校长接过了重振重大的重任,开启了重庆大学的新征程。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呢?
重庆大学校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