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正常的人事变动重庆大学校长,有什么好奇怪的?
据新闻披露,在最近几天内,还有5所部属高校的主要领导发生了变动,分别是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华中农业大学校长等岗位发生了人员变动重庆大学校长。
对于干部使用,我们党一直坚持五湖四海重庆大学校长、任人唯贤的原则,郝平在担任北大党委书记之前的职务是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而郝平的前任朱善璐,曾经担任江苏省委副书记,所以此次由曾任山西高院院长的邱水平担任北大党委书记,也是一以贯之的事情。
从实际上来说,无论是郝平,还是朱善璐和邱水平,他们都是平级调整工作,仍然是副部长级。不过,按照管理,副部长级领导干部的退休年龄为60岁,而从公开报道来看,朱善璐出生于1953年,他是2016年不在担任北大党委书记的,实际上是63岁退休,林建华也是63岁退休的,比其他副部长级干部延迟了3年退休。
除了高校,此外中央部委的纪检组长和省级纪委书记,虽然也都是副部长级,但是同样也可以延长到63周岁退休。
这个问题应该当年局中人最清楚。多年后一个局外人讲原因,就当隔靴搔痒吧,纯个人看法。
首先当年西政如果并入重庆大学,相当于被重庆大学吃掉,校名不复存在。而当时西政在国内法学界是响当当的存在,所以不甘伏小认命,这是个性与风骨,也是眼光只见自己不见全局的局限。
国内高校一端联结着国家资源,一端向社会输出资源,断了部属的奶,在地方想大发展实在不容易。也许,对于西政,回头看参考同济医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合并模式会更好,就象月亮与地球一样,相对独立又不失其光茫。
时光不回头,世事无如果。多年来西政仍然不失其气质,保持一定水准,值得点赞,如果今年能顺利进入双一流行列,获取更多发展资源,相信会有以后的长足发展。
感谢悟空问答小秘书/头条教育邀请。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双一流高校建设是继211、985之后我过开展的又一大规模的高校建设,一个是一流高校建设,一个是一流学科建设,其中,一流高校建设有42所,原有的39所985高校全部进入,另外,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也进入一流高校建设,不过,一流高校建设分为AB两个层次,原来985中的湖大东大和西北农林及新进入的郑大、云大、新疆大学六所学校为B类。其它学校为A类。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原有的211高校全部进入。
大海航行靠舵手,大学万牛靠校长,没有一个好的领头人,高校很难取得大的发展,而42所一流高校代表着我国高校的最高水平,清北华五人、航开济、中坚九校(现在是中坚十校了,华科大官宣的。不过估计南开不同意?)、四大工学院、电气四虎、建筑老八所中的七所,可以说,这42所高校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
42所双一流高校的校长中,有32所是副部级,全在原有的985高校中,原有的985高校中有七所高校校长不是副部级,它们是中央民族、中国海洋、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电子科大和华南理工。
那么,带领双一流高校前进的舵手,它们的校长都毕业自哪里呢?下面是42所双一流大学的校长。叶秋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下这些大学的校长。
第一,有多少所大学校长是毕业自本校的?答案是13所,将近三分之一,它们是北大、清华、北师大、大连理工、吉大、哈工大、上交、南大、浙大、山大、中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林,还是自己人办事更让人放心,毕竟把自己的母校搞砸了,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
第二,哪个高校毕业的在双一流高校中当校长的最多?当然是清华北大了。清华有四个双一流校长,北大有三个,来自本科毕业于清华的校长有清华大学、西北工大、电子科大、中国海洋,除了中国海洋,其它三个都以工科见长。来自本科毕业于北大的校长有:北大、兰大和华南理工。
第三,最老的校长是谁?最年轻的又是谁?最老的是1957年的复旦交大人大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校长,最年轻的是来自浙大武大和湖大的校长。
在这42所双一流大学校长中,有中科院院士12人,工程院院士14人,此外还有很多是长江学者、杰青,最差的也是教授博导。说实话,校长是大学的门面,真的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虽然校长更注重的应该是管理水平。
42位校长中叶秋只知道清华校长邱勇、复旦校长许宁生和西工大校长汪劲松,其它的全不熟悉。?
大家对这些校长都有什么了解,欢迎留言讨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