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三有响当当的名号——“辽西巨匪”、“一号通缉犯”、“包打洋人”。单看这三个绰号,就知道这人非不可小,不是等闲之辈杜立三!那么辽西巨匪杜立三当年做了哪些有违人道的坏事?
杜立三1880年出生于土匪世家,其父杜宝增,叔父杜宝兴、杜宝善和杜宝旺皆为匪,其中杜宝善还是专劫“皇杠”的头号大胡子杜立三。
在这样的世家出身,杜立三从小耳濡目染,十多岁就出道成了绿林大盗,他干过的坏事数不胜数杜立三。
一、劫掠辽河船只,设关卡盘剥百姓
杜立三17岁开始为匪,发家第一步是劫掠辽河上粮船。
据说杜立三第一次打劫时,是自己单枪匹马,用红布缠起木头饭勺子,极像手枪,船工看到一个慓悍的后生,拿着枪,守着码头,只好乖乖听话,要交钱交钱,要货卸货,不敢懈怠。
开张第一天,他竟劫了16只粮船,一出手就尝到了甜头,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带领一批打手,在辽河边私设关卡盘剥过往船只。
他见货下单,无论谁的船只都要收受“买路钱”。不然船只不可以启航。
后来发展到专门设了一个凉棚,派专门人员收捐,下航纳2元,上航船缴5元,和官方收税如出一辙。甚至比官方人员更厉害,没钱休想过去,不然船上的东西就遭了殃。
二、霸占民房田地,修建碉堡。
杜立三知道政府不会放过他的胡作非为,便要把自己做大做强。
于是他派出手下,在自己乡村周围打家劫舍,霸占民房,抢夺人家良田高达800亩,不管老百姓的死活,稍有反抗,就是毒打甚至草菅人命。然后租给老百姓,收取各种租金,层层盘剥,至使当地民不聊生。
为了不让政府军抓住,他们抓壮士修建碉堡,不给工钱,四五重门,碉堡四立,就像是军事工程要塞。
三、杜立三爱枪爱马,试枪法不顾人命,医不好他的马,就杀兽医。
杜立三枪法好,又爱试枪法,他收手下,必用他的枪法试胆,在来人头上放个鸡蛋,他在远处试枪,不怕死的才收下,虽说他枪法好,但也不可能百发百中,不少汉子,就在他试枪法时无辜打死。
另外,杜立三喜欢马,自然要训练骑术,他的马群在青纱帐里纵横驰骋,庄稼地里遭了殃,他练一次马,踩踏的庄稼,到处是倒地的高梁,他是视而不见的,而老百姓一听到马声,只敢躲不敢言。
他有一匹叫“青燕子”,别人驾驭不了,但他爱得要命,这马生病了,找到兽医来治,然而兽医没治好,马死了,他杀了兽医去陪葬那匹马,在他眼里,人命不如他的马。
四、杜立三灭叔父杜宝兴满门为父报仇。
杜家为匪祸害一方百姓,官兵自悬赏捉拿。他的叔父杜宝兴在一次抢劫中被官兵抓住了,官兵给杜宝兴上了刑,各种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杜宝兴酷刑之下,供出杜立三父亲杜宝增藏匿的地方。
很快杜宝增被抓,官兵为杀一儆百,杀了杜宝增枭首示众。
杜立三十多年后得知这件事后,恨透了叔父,把杜宝兴一家人全抓了,拉到河边,杜宝兴一家无论怎样求饶,他坚决不放过一个,最后杀得一个不剩,当时真是血流成河。
一句为父报仇,就六亲不认,杀人全家,诛连制度他也实行了,因为他不为留下仇人后代,以后找自己寻仇。
杜立三还打俄国人,大多是为了一己私利,所以有“包打洋人”之雅号。
但杜立三的恶行人人皆知,强抢良女,杀人如麻,简直罄竹难书,后来张作霖设了鸿门宴,诱杀了他,27岁的杜立三由此结束了罪孽深重的一生,当时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清朝末年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出现了很多的胡子。什么是胡子?说的就是土匪。张作霖当年从甲午战场败退回来,经人介绍之下落草为寇。
土匪这个行业,除了要打家劫舍之外,还得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也是在做土匪的时候,张作霖和很多人都拜了把子。比如说汤玉鳞、张作相,后来也成为了张作霖手下的悍将。
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杜立三,他也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然而张作霖这个人不地道,以诏安的名义请他去吃饭,在饭局上面把他给杀了。实在是不光彩啊。
那么杜立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张作霖又为何要杀他?其实在土匪行业当中,很多人都是子承父业。当年杜立三的父亲是个土匪,结果被杜立三同族的叔叔举报,因此被朝廷砍头。
当时在外闯荡江湖的杜立三,听说消息之后立刻跑回老家。带着自己的几个兄弟,把自己的叔叔杜宝山和他儿子杀了。报了杀父之仇,不仅大快人心,而且也让杜立三迅速积累的名气。
土匪行业很大程度就是靠名气,因为名气高了投奔的人才会多。他把父亲之前的几个兄弟笼络起来,自己成为横霸周围几个乡里的土匪。
他当时立下规矩,每10亩的土地,就需要缴纳两块大洋的保护费。而当时国家的税收,要比这个少得多。而且他还占据河道,每一个路过的船只都要收过道费。
为了能够顺理成章的收过道费,当时有三条支流长年疏于治理,每次发大水都会淹没好大一片地方。后来他把其中的一条河流截断,因此造出了几十公里的肥田。
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好事之一,据说当时乡亲们还给他立了碑。他的名声才算是稍微好了一点。如果什么都是做好事,那么就没有土匪这个说法了。他又是如何欺压百姓的?
大家都清楚元朝有初夜权,但是杜立三竟然在自己占区内也行使这个权利。她有着九房老婆,全部都是抢过来的。比如说出去收地租的时候,看中哪家女子长得漂亮,就掳回去做压寨夫人。
当然除了这些修河与强抢良家妇女的事情,更加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抗击沙俄的事情。想当年日俄战争期间,沙俄与日本争夺辽东半岛。
沙俄的管理范围一直往东北的南部迁移,正好杜立三的管区有交叉。因此时间长了自然有摩擦,杜立三曾经消灭多股的沙俄势力,前前后后加起来有几百人。
后来日俄战争进一步扩大,日本曾经给杜立三支援过武器装备。经常让沙俄头痛不已,因此杜立三也多了一个包打洋人的绰号。
后来眼看着杜立三的势力越来越大,朝廷有点看不下去了。徐世昌在1907年出任东北总督的时候,准备好好治理该地区的土匪。能够诏安的就诏安,实在不行的直接灭掉。
当时张作霖也是趁着这股诏安的浪潮,摇身一变从土匪成为了官差。再加上徐世昌在东北任职,想要以后混的好,自然要和自己这个顶头上司打好关系。
张作霖做人也不赖,时间长了和徐世昌关系还不错。由于当时东北的土匪比较多,徐世昌一时间也管不过来。所以就打算用招安的土匪来对付土匪,等到准备剿灭杜立三的时候,他就想到了张作霖。
他在这之前给张作霖许以高官厚禄,告诉他只要能够拿下杜立三的人头,以后定然可以平步青云。张作霖本人就有野心,虽然已经和杜立三拜过把子,但是同一个娘胎里面出来的都可能反目为仇,更别说这个时代了。
其实张作霖还是讲点情义的,刚开始也是准备先诏安,来一个先礼后兵再说。但是杜立三不愿意做朝廷的走狗,另外再加上张作霖和日本人关系又比较好。杜立三尽管会接受日本人的武器装备,但是不代表会接受日本人。
在杜立三看来,张作霖就是没骨气,当初和他拜把子也是瞎了眼。然而耐不住张作霖软磨硬泡,没事的时候就会过去和他聊聊天。时间长了杜立三的脾气被磨没了,再加上周围的几个土匪要么被诏安,要不被灭掉,杜立三也开始考虑后路。
最后终于决定下山准备诏安,在这之前张作霖想请他吃顿饭,和以前的老朋友叙叙旧。这其中就包括了汤玉鳞、张作相等人,基本上都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而且杜立三也都认识。
其实刚开始杜立三也有戒备之心,他也担心张作霖来给他一个鸿门宴,所以去的时候带了十几号的兄弟。想当年项羽的鸿门宴,就算刘邦带了半个军营,基本上也打不过。因为在绝对的力量差下,什么东西都没用。
就在饭吃了一半之后,张作霖的府邸上突然传来几声枪响。等到外面侍卫赶过去的时候,发现杜立三和他的几个兄弟都死在了血泊当中。看来张作霖有点不地道,为了升官发财杀兄弟。
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升官发财,当时的杜立三是辽西巨匪,张作霖还称不上巨匪。张作霖属于半路出家做的土匪,一开始还得叫杜立三一声大哥。只可惜杜立三没有张作霖会做人,所以张作霖发展的比他快。
但是就算这样,如果杜立三不死,顺利的被朝廷诏安。最后的东北王,花落谁家还不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