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为人很低调了曹魏五谋臣,平时嘴严不说,他的十二奇策也没能流传下来,在此鄙视钟繇的拖延症,而且小说《三国演义》里也没有怎么着重描写荀攸,游戏三国杀里面也不如荀彧的“苟或”有名。

而郭嘉有某位太祖和易中天吹着捧着曹魏五谋臣,而且近些年一直有把郭嘉塑造成“宇宙战神”的潮流,比如“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不死,三国不存”这样的脑残言论一直广为流传。

程昱不管怎么说曹魏五谋臣,用人肉当军粮可是留下了赫赫威名,而且程昱一直是个容易突出的人物,早年守三城,然后又是带着七百兵守鄄城,袁绍楞是被唬住了,他老了都能和中尉邢贞争威仪。

贾诩就更不用多说了,不知道谁给起的“鬼才”郭嘉、“毒士”贾诩,虽然没有郭嘉火,但是比程昱、荀攸一类火多了。

相比之下,荀攸在大众眼里就很没戏份了。而且我一直不喜欢曹魏五谋臣这种概括说法。

程昱的功绩是他跻身五大谋士的根本先回答问题,如鹰般阴沉又难揣定其心思的程昱,为何能跻身曹魏五大谋士是因为他的实力在哪里摆在呢。

曹魏五谋臣:曹操谋主荀攸,在曹魏五谋臣中为何是个“小透明”?

程昱,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

曹魏五谋臣:曹操谋主荀攸,在曹魏五谋臣中为何是个“小透明”?

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后,任命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讨平袁谭、袁尚后,拜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黄初元年,曹丕代汉称帝,拜程昱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同年逝世,享年八十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曹魏五谋臣:曹操谋主荀攸,在曹魏五谋臣中为何是个“小透明”?

在《三国演义》中,程昱每次出场,都是重头戏,屡出奇计,往往有惊人之论,在曹操集团中绝对是第一流的智囊人物。按照《三国演义》,程昱对曹操的功绩:

曹魏五谋臣:曹操谋主荀攸,在曹魏五谋臣中为何是个“小透明”?

一、推荐郭嘉。在第十回中,曹操受朝廷命平定了青州黄巾,在兖州招贤纳士,首先来投的是荀彧叔侄,荀彧来到后马上推荐了程昱。这是程昱第一次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程昱来到后,立即推荐了郭嘉。郭嘉后来在曹操集团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甚至可以说超过了推荐他的程昱。程昱推荐郭嘉,是进入曹操集团的第一大功,同时也说明程昱心胸开阔,不是妒贤忌能之辈。

曹魏五谋臣:曹操谋主荀攸,在曹魏五谋臣中为何是个“小透明”?

二、保全三县。第十一回中,曹操出动大军攻打徐州,吕布乘机偷袭兖州,占据濮阳,只有甄城、东阿、范县为荀彧、程昱两人设计相连,固守得免。查考《三国志》,可知保全三县,皆为程昱之功,三县的保全,为曹操保住了反攻的军事资本,对曹操来说,这是程昱的天字第一号大功。可以想见,如果三县失守,整个兖州落入吕布之手,曹军前临徐州、后无退路,很可能立即崩溃,以后的一切事业都将无从说起。

曹魏五谋臣:曹操谋主荀攸,在曹魏五谋臣中为何是个“小透明”?

三、谏阻废帝。第二十四回,“衣带诏事件”被发觉,曹操很生气,立即开会商议废黜献帝、另立新君,这时程昱站了出来,他说:“明公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必起兵端矣。”曹操听了觉得有理,就不再提此事。“衣带诏事件”案发,曹操集团自然是群情激愤,欲废帝者,当不在少数,但是,形势不容许曹操为所欲为,当时,袁绍、袁术各据一方,刘备、马腾近在肘侧,董承、王子服等人的出现也表明曹操还没有完全控制朝廷局面,曹操在内部外部都有强敌环伺,如果擅行废帝,曹操将会丧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陷入董卓的境地。程昱审时度势,阐明利弊,稳定了曹操集团的集体情绪,无疑是一大功。

曹魏五谋臣:曹操谋主荀攸,在曹魏五谋臣中为何是个“小透明”?

四、迫降关羽。在第二十四回和第二十五回中,刘备被曹操打败,弃徐州北投袁绍,张飞遁入芒砀山,关羽则被围在下邳城内。曹操爱惜关羽,张辽自告奋勇请求说降,这时程昱提出:“文远虽与云长有旧,吾观此人,非可以言词说也。某有一计,使此人进退无路,然后用文远说之,彼必归丞相矣。”原来,程昱的计策是让徐州降兵作混入城内作内应,然后引关羽出战,诈败诱至远处,以精兵切断其归路,使关羽陷入绝境,心理防线崩溃,再行说降。这是很经典的“调虎离山之计”。

曹魏五谋臣:曹操谋主荀攸,在曹魏五谋臣中为何是个“小透明”?

五、十面埋伏。第三十一回,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胜,追击袁绍到河北,在军事会议上,程昱献“十面埋伏”之策,劝曹操伏兵十队,引诱袁绍追至河上,因无退路,激励诸军死战,袁绍一退,便埋伏迭起,令其防不胜防。结果,正如程昱所料,袁绍大败,舍命奔走,始脱重围,但从青、幽等州纠集来的三十万大军,经过十面埋伏的打击,已死伤殆尽,再也没有和曹操决战的本钱了。袁绍回到冀州,立即吐血昏迷,不久就病死了,从此,袁氏陷入内讧,曹操只须追亡逐北,一一击破,就大体上征服河北了。所以,这个“十面埋伏”,不能不说是极其厉害的一着棋。

六、请下江南。第三十三回,曹操平定冀州,北征乌桓,辽东降伏,已经抵定北方。此时程昱向曹操建议“早建下江南之策”,得到曹操的欣然赞同。不失时机地向曹操提出他想要的建议,这也是很有眼光的。

七、计赚徐庶。第三十六回,徐庶假名“单福”投奔刘备,设计屡破曹军,引起曹操疑惑,程昱揭破了徐庶的老底,并将徐母骗来,以其笔迹赚徐庶离开刘备,来投曹操。这条计策很卑劣,害得徐庶家破母亡,但适值乱世,当时的人大概不很重视道德规范。结果,虽然徐庶不能为曹操所用,但使刘备失去了一位出色的参谋长,也是一种打击。

八、识破黄盖。第四十九回,诸葛亮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东风,周瑜下令出击,黄盖以火船顺风开向曹军,曹操以为黄盖前来投降,十分得意,但程昱在黄盖船近的时候向曹操指出:“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其理由是:黄盖称船是粮船,若船上有粮,行水必然稳重,但黄盖之船轻而且浮,吃水甚浅,再加上东南风紧,极为可疑。曹操猛然醒悟,急令文聘阻挡来船。虽然最后黄盖还是得手了,但程昱的提醒无疑给了曹操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最后关头为曹操的逃脱赢得了一些时间,如果没有程昱的提醒,曹操将会更加仓促和窘迫,能否及时撤出战场,可能亦在未定之天。

九、华容避战。第五十回,曹操在华容道遇上关羽,自感大限将至,他对众将说:“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打算破罐子破摔,但程昱阻止了他,程昱说:“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果然,在曹操的哀告之下,具有骑士道式侠义精神的关羽,念及旧恩,放走了曹操。

十、离间孙刘。第五十六回,刘备娶了孙权之妹,领有汉上九郡,孙权派华歆为使,表奏刘备为荆州牧,曹操对此十分忧虑,程昱为曹操分析:“孙权本忌刘备,欲以兵攻之;但恐丞相乘虚而击,故令华歆为使,表荐刘备,乃安备之心,以塞丞相之望耳。”并提出了对策:“东吴所倚者,周瑜也。丞相今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留华歆在朝重用之;瑜必自与刘备为仇敌矣。我乘其相并而图之,不亦善乎?”原来,在赤壁之战后,周瑜与留守南郡的曹仁交战,将曹军引出城外,却被诸葛亮派赵云乘机占领,导致周瑜第一次被气。现在,程昱劝曹操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就是要揭这个伤疤,激周瑜去争夺南郡,否则就只能空有一个“南郡太守”的头衔。最终正如程昱所料,“周瑜既领南郡,愈思报仇”,结果第三次被气致死。周瑜之死,对曹操当然是有利无害的,其中程昱亦有功焉。

俗话说,有为才有位,程昱有这么多功劳,跻身五大谋士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