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两天刚看了9集,现在说说我的看法毛遂怎么死的。

毛遂怎么死的:电视剧《大秦赋》有哪些槽点?

不可否认,《大秦帝国》系列在当今的古装剧中的确是一股清流,不管是制作还是剧情在国产剧中都是上流毛遂怎么死的。前几部无论是《裂变》还是《纵横》、《崛起》都不错,不过,就目前《大秦赋》的剧情来看,我对它能否延续之前的好评感到怀疑。就目前的集数来看,《大秦赋》有以下几大硬伤。

第一:剧情的穿越在看秦国和赵国的战争场面时,我总是有种看三国演义的感觉,为什么毛遂怎么死的?

马镫! 我去,汉朝前有马镫?你不是在逗我吧。马镫是汉朝发明的好吧,而且马镫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战争的形式。这里我先普及一个知识。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前,中原人是不会骑马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敢,先秦时期,人有一个陋习,那就是不穿裤子,别被影视剧骗了,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来看,赵武灵王前中原人是不穿裤子的,既然不穿裤子,那怎么骑马,想断子绝孙吗?

那马是用来干嘛的?那时候,马不是用来骑的,是用来拉东西的,就跟驴子一样,打仗时,驾车拉人,用战车冲锋。知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人从穿上裤子骑马干匈奴。就算学会骑马了,不代表可以在马上打架,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马镫,没有马镫,你那个戈在马上跟人对下试试?摔不死你。那骑马能干嘛?这还用说,射箭啊。胡服骑射,指的就是穿胡服射箭,而胡服,就是指穿上裤子。《大秦赋》里要是能有马镫,单凭军事,赵国能把秦国打的叫爸爸。要是先秦能有马镫,匈奴早就冲到中原遛马了。

第二:年龄的穿越就拿嬴政来说吧,嬴政13岁即位,小时候一直在赵国做人质。我们再来看看剧中,在邯郸时,他估计10岁的不到,可是呢,身高已经接近一米七了,而且还跟刺客打得有来有回,秦庄襄3年,嬴政13岁,直接就把张鲁一放出来了,你仿佛是在逗我,那叫13岁?你跟我说31岁我都信。

第三:选角一开始,我对段奕宏的吕不韦还是有些期待的,可是,一看剧?我去,那不是韩信么。

《大秦赋》的妆容本就跟《楚汉传奇》有点像,段奕宏又这样搭配,观众不调戏才怪!

还有几个小演员的选择,童年嬴政,蒙恬蒙毅,赵偃等人,我当然不能责怪小演员,但是导演能不能注意点,这不是话剧,太僵硬的表演我看着都尴尬。

第四:逻辑不知道是因为删减了还是什么,我就想问问,吕不韦带嬴政到了一趟老将军蒙骜府上,中间啥都没有直接跳过,第二天,老将军就支持吕不韦出征了?而且从后面的剧情来看,他们关系感觉像忘年交一样,可是,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啊!你可以删减,但是至少给个字幕让我们知道啊,这也太跳了吧。

还有吕不韦派手下去临淄招募人才,啥啊,啥都没有,直接就荀子讲学,诸子辩论,然后就负荆请罪了,请问,前面发生了啥?你是删减了吗?真的,莫名其妙。

还有好多乱七八糟的地方,我都无力吐槽的。后面还有几十集,如果还跟前面一样乱七八糟的,《大秦帝国》系列真的就是虎头蛇尾了。

白起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良好的开端,成为秦国如日中天的武将,在秦国尚武的传统下备受尊重,被称为战神,还因为坑杀了赵国40万军队而被叫做屠夫。那么名利双收的他为何要自杀呢?

毛遂怎么死的:电视剧《大秦赋》有哪些槽点?

毛遂怎么死的:电视剧《大秦赋》有哪些槽点?

原因有四方面。第一,功高震主,被秦昭王必逼死的。战后的白起名声大噪,人人都知道武安君的名头而不知秦王,这个离间计也可能是六国释放出的烟雾弹,这让心眼小的秦昭王天天睡不好觉,终于有人状告白起有谋反的嫌疑而被秦昭王抓住机会,一举拿下,先赶出咸阳,再赐白起自杀。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说的就是这个。

毛遂怎么死的:电视剧《大秦赋》有哪些槽点?

第二,将相不和。白起之所以发迹离不开魏冉的提拔,而秦宣太后一死,秦昭王就驱逐了忠于宣太后的四个权贵,这其中就包括跟宣太后同母异父的魏冉,而启用了自己人范雎。魏冉失势后,范雎和白起在前期还算和睦,但后面不行了,原因是范雎发现有白起在,自己安排不了自己的人进入权力机构,这让喜欢权力游戏的范雎咬牙切齿,所以要找机会拔出白起这个眼中钉。

第三,白起居功自傲。长平之战后白起提议乘势灭了赵国,免得被报复。可秦昭王就是不同意,等赵国缓过劲来之后,秦昭王想明白了,打算灭赵。要知道长平之战后,秦军也是强弩之末,要消灭举国哀兵的赵国,这个胜算很困难。白起自然之道这个厉害,秦王让白起去,白起自然不去。秦王一怒之下派别人去打,结果毫无悬念的输了,这让秦王认为白起在看自己的笑话,于是起了杀心。

第四,白起心里有亏欠。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心不甘情不愿的白起给自己找了一个死亡的理由,很多人为白起自杀找了很多的理由,比如,坑杀赵国士兵是明知选择,要是放回赵国士兵,那么这场战役的意义在哪里?坑杀赵军是替秦昭王背锅。纵然理由再多,但战场杀降,也是一种大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