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红雨说历史”聂士成,民族英雄聂士成镇压义和团可能是历来大家所认为的聂士成永远洗不掉的污点。屠杀纵然有错,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两面性。
义和团反帝是盲目的聂士成,他不仅反侵略,还反外国的一切包括思想,技术等等,所以他们破坏铁路运输,不管中国自己的,还是外国,使得通讯和运输中断。聂士成进行了镇压。后来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面对大敌当前,也依然计较前仇旧恨,把武器挥向聂士成,聂士成也是做出避让的。
最后,我们来说说聂士成功绩,聂士成是安徽人合肥人,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反抗八国联军侵华,他都参加过,是一名抗战勇士聂士成。1894年,他坚守辽东,击毙日军将领富刚三造,收复连山关,四个月苦战,与士兵同甘共苦,据说他常常不脱铠甲 ,被征调入关时,脱下铠甲,里边生出虱子,可见其辛苦。
聂士成面对外国侵略上,坚决主站,反抗的,他在天津多次与侵略军恶战,连侵略者都称赞说“自与中国交战以来,从未遇到如此强悍之兵”。最后,天津八里台面对数倍联军,聂士成屹立桥头,大声疾呼“报国之日,宁死不退一步”。聂士成最终被敌人炮火击中胸部 战死沙场,壮烈牺牲。八里台石桥改为“聂公桥”,后人对他的感念。
文/红雨说历史
八里桥(台)之战,就是天津保卫战的重要战役。仅就这一战役来说,清朝官兵死伤人数没有超过万人,外国联军(题主称为“英法联军”)在攻击天津和北京的战斗中,死亡400余。
“刀枪不入”的吼声 慈禧被振奋
难忘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端阳节刚过,一觉醒来的北京市民鄂然发现城市里涌现不少头裹红黄两色头巾、腰缠红黄两色板带、打绑腿、紧扎裤口、身背大刀、手执长矛的农民,四处飘荡的旗帜上绣着“义和拳”字样。
这个民间组织最早起源于山东省的西南部。虽然位置偏僻,却是山东、河南、江苏三省交界处。实际上就是贫穷的“黄泛区”,太平天国的北伐部队和后来的捻军叛乱,给这里留下严重的影响。由于甲午海战的地理位置紧邻此处,当地驻军驰援海军,导致地方治安现状恶化,山民们“晓散夜聚。”于是曾经的大刀会死灰复燃。
鲁西北地区受其影响,迷信色彩更加浓厚的“神拳”组织在更多的贫困农民中滋生。由于没有官府的压制,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
他们不可避免的要和同样迅速发展的天主教会组织发生矛盾,可以想像,暴力和冲突犹如家常便饭。于是发生了一些著名的“教案”,比如曹州教案。
两个组织的融合缘于首领朱红灯和本明和尚率领的拳民,“灌进”平原县,这就是著名的“森罗殿”之战,在战斗中,兩个组织互动,于是将名字改成“义和拳”。
从1889年下半年开始,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到直隶,逐渐进入北京。
由于朱红灯在山东肥城干脆把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卜克斯一刀杀了,所以引起西方列强的压力,办理此案的晚清酷吏、极端排外主张者毓贤见识了义和拳的威势,秘密向慈禧太后和大臣们建议,利用义和拳组织,招安后为朝廷所用。
载漪、载澜、裕禄把慈禧太后终于说动心,于是下了谕旨,要求各省巡抚停止镇压义和团,并鼓励他们反对洋教的运动。慈禧太后的推动作用,实际上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密云不雨的平津 战前的胶着
慈禧太后下了懿旨不说,6月9日,从颐和园回京,亲自指挥协调义和团与清军协同作战的事情,就近调甘军董福祥入京,甘军与义和团关系密切,士兵中很多人信奉义和团。
坚决主张排外的端王载漪被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令旗一挥,大批义和团民进入北京。
6月13日,化符烧纸、硃砂伴酒、举刀拍胸的义和团民烧毁了前门大街的“老德记西药房”,引燃几千家商铺化为灰烬......
受到影响,军队也开始不甘落后,京城禁卫军、甘军也开始烧杀,而且彼此火併!这时候的北京城几乎失去控制。
外国公使不顾清廷“限制在每国30人”的规定,而是各国调300人进京。这点兵力,哪里是义和团与清军的对手,反而促使清军与义和团同仇敌愾,所有洋人被堵在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
6月14日,由于德国使馆驻华公使克林德下令使馆卫队开枪,经过使馆区的二十多名义和团民饮弹死亡。随后又和巡逻的清军士官恩海发生枪战,克林德身亡。第二天慈禧太后颁发与全世界为敌的“宣战”诏书。清廷与西方列强全面进入战争状态。
天津八里台战役失败的原因
大沽口是天津的海上门户,战略地位重要,此时清军和义和团的注意力都忙于攻打天津租界,虽然人数众多,却是各自为战,效率低下。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封锁切断大沽口到天津的通道。联军的援军于此到达租界已经有一万七千人。这些部队都是统一指挥调度,而清军和义和团民则损失伤亡众多。
6月15日,号称“天下第一团”的张德成五千多人,从独流(天津静海)赶到天津参战,在老龙头车站配合清军曹福林部,猛攻车站和法租界,清军的火枪配合漫山遍野义和团民悍不畏死的前仆后继,激战两天两夜,此役义和团死伤惨重,具体数字无法查到,但是可以想象,大刀长矛、口喧佛号的团民,能够接近“三个火枪手”的子弹吗?
清军提督聂士成身披戎装,骑在蒙古战马上,刀指紫竹林租界,率领八旗兵于6月21日也加入战团,这是一支拥有炮兵的部队,于7月6日开始炮轰租界,洋人陷入恐慌中,眼看可以得手,却接到飞骑命令:“天津南门防守空虚,限即刻补防。”
聂士成其实全部兵力也仅有4000人,而进攻南门外八里台的外国联军主要是日本军队共6000人,另有俄军等部队侧冀协同,综合双方兵力和作战能力,清军处于下风,但是,聂士成毅然率队扑向阵地,双方甫一接触就是一场血战!
日军主要是骑兵部队,从城南15里处的纪家庄,沿卫津河进攻八里台,另外一支联军从紫竹林出发,同时猛攻八里台,聂士成腹背受敌,形势顿时危急,在失去支援的情况下,聂士成孤军奋战,指挥部队官兵奋勇力战,在战斗中,聂士成颈部、脸部被子弹射中,肚腹裂口,肠子落出,身中七弹后以身殉职。
结语
聂士成军几乎全军覆没,而外国联军的日、俄部队也是死伤狼籍,具体人数肯定不止十几人,至少是二、三百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