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出手从义弟段誉、虚竹手中将辽帝耶律洪基救下,实在是他心中执念之下的下意识行为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天龙八部》耶律洪基被义弟活捉,萧峰为何还要出手抢?

我们先看看小说是怎么写的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天龙八部》耶律洪基被义弟活捉,萧峰为何还要出手抢?

《天龙八部》结尾处,说中原豪杰、丐帮、灵鹫峰、大理国一起出动,从辽国大牢中救出萧峰,辽军一路追击到雁门关,大军压境之下,萧峰排众而出,呼唤辽帝耶律洪基对话耶律洪基。辽帝甫一现身,萧峰阵中两大高手段誉、虚竹飞身而出,于万军丛中将辽帝擒下,谁知刚一得手,萧峰突然出手攻击义弟段誉、虚竹,两人大惊之下连忙出掌抵挡,萧峰乘势将辽帝抢下。

读到这里,读者(包括段誉、虚竹)心中难免疑惑,萧峰和段、虚不是一个阵营的吗?段、虚二人擒下辽帝,不就等于是我方阵营擒下了辽帝吗?金庸为何在此处横生枝节,多写一笔萧峰将辽帝抢下的情节呢?

这就是金庸的高明处。

金庸在《天龙八部》的前言部分,曾经解释书名《天龙八部》的含义,天龙八部是指八类常于佛前听法的生物,这八种生物在未修成阿罗汉前,心中都有贪、嗔、痴各种执念,金庸先生借此佛教名词喻指人世间种种现象(具体阐释可参看《天龙八部》前言)。

萧峰在书中乃是天神一般的人物,但他不是阿罗汉,更未成佛,心中仍有执念。这一执念就是他仍勘不破、放不下“汉夷之分”的观念,你看书中多次写道,萧峰在被众人从牢中救出后,一路都在纠结,我是契丹人,我不是汉人,怎能帮助汉人杀契丹人?但是看到契丹人杀汉人,他又不忍,又要出手相助汉人。所以他内心一直处于痛苦矛盾之中。

金庸刻划人物性格一以贯之,豪气干云的萧峰仍有拿不起放不下之处,跳不开当时历史环境下的普通人所具有感情思想。

所以当萧峰看到段誉、虚竹一举将辽帝耶律洪基拿下时,心中第一个念头就是不能让汉人伤了辽帝的性命,这是他做为一个契丹人本能的反应,所以他立刻出手从两位义弟手中将辽帝抢下,控制在自已的可控范围内。当他将辽帝救下后,马上又做出另一个行为,这也完全符合他性格特点:要求辽帝作出承诺,在有生之年不犯宋境。只要辽帝做出承诺,就可以放他回去。

辽帝被迫答应后,我们看萧峰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他说,我身为辽人,逼迫要挟辽帝,是民族罪人,虽万死莫赎。说完,持断箭刺入自己心脏,自杀而亡。

金庸这样写,就将一个视死如归、豪侠仁义的英雄写完整了。即使是萧峰这样的盖世英雄,他仍不是圣人,他仍有执念,只要有执念,就解脱不了痛苦。不仅萧峰如此,《天龙八部》中所有的的人物均是如此(除了已入佛界的扫地僧)……

耶律洪基和完颜洪烈,都是北国强者,聪明过人。

耶律洪基:《天龙八部》耶律洪基被义弟活捉,萧峰为何还要出手抢?

1.军政上:

耶律洪基:《天龙八部》耶律洪基被义弟活捉,萧峰为何还要出手抢?

耶律洪基没有表现出什么,面对楚王叛乱不知所措,全得萧峰替他挽回局面;完颜洪烈对于宋金山川形势人物等了解很多。考虑到大辽千军万马对洪基非常拥护……

政治军事方面完颜洪烈显胜。

2.对于特殊人物的笼络方面:​

耶律洪基的个人风度令大侠萧峰​和毒女阿紫很是佩服;用毒酒让诡计百出的阿紫弄翻萧峰,洪基太厉害了。完颜洪烈却只能半搞定裘千仞,欧阳锋却对他爱理不理的。

洪基强。

3.对于敌人:

耶律洪基的劲敌楚王、完颜阿骨打,如果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楚王反叛不可能成功;完颜阿骨打那时候势力还弱小,整体上打不过耶律洪基。至于大宋军民,一般不会无事找事来惹大辽这个大强。

完颜洪烈的劲敌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郭靖。他的对手太强了,难怪他失败。

这一项洪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