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白起简介,陕西眉县人,兵家代表人物之一,战国四名将之一。如果其他人还有争议的话,白起没有争议。白起一生未尝一败,攻必克、战必胜,一个人就消灭了战国几百万的军队,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万,几乎一个人完成灭国之战成就战神之名。
如果不是说客苏代的口吐莲花和秦相范睢的嫉贤妒能,恐怕就没有王翦白起简介、李信什么事了,一统天下的不是始皇帝嬴政,而是他的先人秦昭襄王。但是秦昭王自断一臂,断送了秦灭赵而提前一统天下的可能。
白起之墓位于咸阳城东郊渭河北岸,战国时称此地为杜邮白起简介。该墓于1970年被发现,当时随墓出土了大量文物,都可以证明历史上的白起确有其人。
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也将白起王翦合并列入列传,对于白起波澜壮阔的一生,有详尽的介绍。在《战国策》中对于白起也有相关记载,白起的存在有史书记载,有考古发掘的实据,因此白起其人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剑指处百万雄兵灰飞烟灭,攻必克战必胜战神之名,蒙不白遭妒忌自刎杜邮,立伟业后世人不必疑心。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谢邀。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以下简称《史记》)
一、白起生平简介
白起(?~前257年)。秦昭王(亦称昭襄王)时,受穰侯魏冉推荐为将,屡立战功,由左庶长连升左更、国尉、大良造等。
他是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兵家代表人物之一。善于用兵,百战不殆,没有败绩,是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杰出军事家。还有史家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被誉为一代战神。
他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斩首二十四万。杀的两国肝胆俱裂。(赵文博《中国通史》以下简称《中国通史》);
前279~278年,发兵攻楚,拔鄢(今湖北宜城南)、邓(今河南邓县),长驱破郢(今湖北江陵北)攻陷楚国都郢城,打得楚人丧魂落魄。《中国通史》
前271年(昭王三十四),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二万于河中。
前264年(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斩首五万。《史记》
前260年,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之战,大破赵军,坑杀降卒四十余万。
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以功被封为武安君。 因长平一役坑杀40万赵军,又号“人屠”,杀星。
后人对其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白起这个战国时期杀人如麻最狠的屠夫、嗜杀成性的魔头也未得善终,后因与范睢政见不合,激怒昭襄王,被逼自杀。
二、从患病至死的过程
题主问白起手握重兵为何不反戈一击。那你要熟悉一下这段历史。
长平之战,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史记》。
公元前259年(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以后,秦军兵分两路,王齕攻下皮牢,司马梗平定了太原。韩赵两国十分害怕,就派苏代携带重金去游说秦丞相应侯。在其挑拨离间下,应侯便向昭王进言,同意割地罢兵。于是白起与丞相应侯有了嫌隙。
同年九月,秦国再次发兵,派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邯郸。这时白起患病不能出征。王陵部队损失了五个营。这时白起病愈,秦王想让白起代替王陵,统帅部队。白起进言,邯郸实在不易攻下,况且各诸侯国的援军马上到了,这样里应外合,秦军必败。秦王亲自下令,白起也不赴任,于是派应侯去请他,白起仍称病不起。
秦王使王齕代陵将,八九月围邯郸,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武安君病未能行。居三月,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秦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阳中。
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史记》。其意是秦昭王“让白起迁出咸阳,他流露出不服气的样子,有怨言。”秦王就派遣人赐给他一把剑,让他自杀。
秦王令其自裁,亦无形中存续了白起一大家族的血脉。
白起自杀前曾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史记》
白起“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史记》。
这段历史清楚的说明了一是白起因患病,二是与应侯有隙,拒不赴任,被昭王免为士伍,军权具失,手无一兵一卒,哪里还手握重兵?还敢反戈一击?
就算退一步讲,白起还手握重兵,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所谓反戈一击,你统帅将士攻城拔寨行,你想反戈一击,干祸灭九族和连坐之大罪,谁还敢跟你白起一起造反不成!
其实白起只是秦王手下的一个战将而已,秦国最高军事统帅是秦王,在秦国还有诸如王翦等战将如云,虎狼之师如雨,最后秦倾全国之兵60万于王翦统一六国,素性多疑之秦始皇也未怕其反戈一击啊!
最后用《史记》里的最后一段话结束本文:“太史公曰: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应侯。…彼各有所短也。”《史记》
其意是白起预料敌情能随机应变,妙计层出不穷,名震天下,然而却不能解除应侯给他制造的祸患。…他们各有自己的短处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