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储君乾隆皇帝的皇后,不管是明立还是暗立,似乎每个皇帝在选择继承人上面都面临这一个难题,乾隆帝也不例外,乾隆做为大清朝巅峰的帝王,自然老婆多,大概有四十多个出身不错并登记在册正式妃子,女人多自然生的娃子也多,乾隆一共生了十七个儿子,女儿也N多。
来咱们先看看有宫廷的画家郎世宁给乾隆绘制的图册,其中围绕在他身边的这些男娃子,就是乾隆的众多儿子的一部分,他的这些众多儿子都是永字辈,有名有姓的有十四个,大排行是永璜乾隆皇帝的皇后、永琏、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永璘,其他三个因为生出来不久还没来得及起名字就死掉了,所以乾隆的任务是在这些儿子们的团体中选一个作为大清的掌门人,由他在乾隆死后统治这万里江山。但选谁是最头疼的问题,毕竟儿子多,如果像咸丰帝一样,就一个儿子单传,那也省事儿了,偏偏这盛世之君的生殖能力也极强。
自古皇位的传承有个传统,便是立嫡子,所谓嫡子便是正妻所生的所有儿子,所以到乾隆这自然是正宫皇后生的男娃了,虽然在清朝不讲究立嫡为太子,而是选贤,但乾隆这个人凡事讲究个完美,他就想着如果正宫皇后有儿子,心里的天平便倾向于这个儿子为太子,然而现实中乾隆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个儿子就是永琏,老妈是正宫皇后孝贤皇后,他身为乾隆喜爱,结果乾隆果断将这个儿子内定成了将来的继承人,并写于密折放置于正大光明匾后面,但造物弄人,这个儿子竟然过了几年便死去了,乾隆伤心欲绝。然而俗语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和皇后在生就是了,结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最爱的这个皇后竟然在乾隆十三年,和乾隆出巡的路上,在山东德州病死了,乾隆几乎奔溃。为她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葬礼,但是在葬礼之上,乾隆震惊的发现,他的两个儿子竟然在丧礼上表情没有哀痛之色,反而竟然有喜悦之情,这2个儿子分别是老大永璜和老三永璋,乾隆此时大怒,对这二子痛骂并进行体罚,怒发冲冠处竟然还扬言乾隆皇帝的皇后:就你们俩这种表现,我绝对不会把皇位传于尔!(至于为什么这2个儿子这么高兴,自然是有巨大利益关系了,因为他们认为嫡长子死了,而皇后也死了,这下就不可能在生儿子和他们竞争了,他们2人有了极大的可能成为皇位的候选人)
哎,真是这皇位面前无父子啊。。。
从乌拉那喇氏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从一开始,她就不是乾隆喜欢的菜,为什么这样说呢?
乌拉那喇氏早在乾隆还是亲王时,便是他的侧福晋。
当时,乾隆正和嫡福晋富察氏你侬我侬情更浓,因此也没时间搭理乌拉那喇氏。
(乌拉那喇氏)
不久后,雍正赐给乾隆一名姓高佳氏的使女,这个使女是汉人包衣出身,身份非常低微,不过她颇有姿容,性情又活泼,所以吸引了乾隆的注意,对她也颇为宠爱。
有富察氏和高佳氏在,乌拉那喇氏的存在感再次被刷低,所以在《清史稿》中,她这段时间没有一件事发生。
雍正去世后,乾隆便将从潜邸便跟着他的女人们分封了位份。
嫡福晋富察氏册立为皇后,使女高佳氏封为贵妃,至于乌拉那喇氏本来没她什么事,不过乌拉那喇氏在潜邸时一直对富察氏恭敬有加,因此看在富察氏的面子上,封她为娴妃。
一个侧福晋居然沦落到还没有一个使女的位份高,也只能说明乾隆对乌拉那喇氏的感情有多么淡薄了。
乌拉那喇氏是个聪明又有野心的人,当然不甘心一辈子就只在后宫做个普通的妃子,但是乾隆对她又相当淡漠,所以她另辟蹊径,巴结皇太后钮祜禄氏。
(崇庆太后八旬万寿图)
皇太后是乾隆的亲娘,乾隆又是个大孝子,搞定了婆婆,儿子不还得听亲娘的嘛。
所以,乌拉那喇氏每天早早起床,到皇太后的宫中问安侍奉,周到细致,时间长了,皇太后觉得她敦厚娴淑,愈发喜欢这个儿媳妇了。
乾隆十年,在皇太后的建议下,乌拉那喇氏被封为了娴贵妃,不过,受封的不止她一个,高佳氏也在这次被册封为皇贵妃,地位始终在她之上。
想要混上人生巅峰,先得有个好身体,高佳氏就差这个,所以在她做皇贵妃没多久,就病逝了。
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由于受不了丧子之痛,在随同乾隆东巡时撒手而去。
两个乾隆最宠爱的女人接连死去,让乾隆倍感悲痛。
就在此时,皇太后提出:六宫不能无主,乌拉那喇氏娴良淑德,有母仪天下之风,当立为皇后。
乾隆也深知后宫需要人掌管,乌拉那喇氏一直帮助富察皇后协理后宫,可以说对管理事务驾轻就熟,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将乌拉那喇氏封为皇贵妃,命她统管六官事务。
次年,乌拉那喇氏被册封为皇后。
乌拉那喇氏凭着努力,终于走上了人生巅峰,可喜的是,此时乾隆对她态度有所缓和,两人的关系也渐渐融洽,因此在乾隆十六年,乌拉那喇氏诞下了皇十二子永璂,次年又诞下皇十三子永璟,由于连育两位皇子,乾隆对她也颇多赏赐,乌拉那喇氏的人生终于迎来了春天。
(乾隆像)
但是,皇帝毕竟不是哪一个人的?
不久,乾隆便迷恋上了年轻貌美的令妃、芳妃,再加上他又常常对死去的富察皇后念念不忘,乌拉那喇氏对乾隆渐生怨言,两人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感情顿时又恢复如初。
紧接着,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乾隆对乌拉那喇氏的憎恨到了极至,不仅收回了她的册宝,还将她打入冷宫。
乌拉那喇氏在羞愤中去世后,乾隆命按皇贵妃的葬礼规格下葬,并不许她入裕陵,也不单独给她建陵寝,只草草地塞在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一角,不光如此,在她死后,乾隆还命将她的画像悉数烧毁。
乾隆为何对乌拉那喇氏讨厌成这样呢?
据《清史稿》记载:乾隆三十年,乾隆由于连失两子,心情非常低落,决定再下江南散心。和往常一样,他恳请皇太后同往,皇太后很高兴,想到乌拉那喇氏操持后宫多年,还从没有跟随乾隆出巡过,于是带上了乌拉那喇氏。就这样一群人浩浩荡荡出发了,一路上景色怡人,众人都很高兴。
(乾隆南巡)
可走到济南的时候,乾隆想到这是富察皇后去世的地方,顿时难过之极,连写两首诗表达自己的对富察皇后的深情,乾隆是够深情了,乌拉那喇氏可不高兴了,毕竟富察皇后都死了那么多年了,乾隆对她还念念不忘,自己活得好好的,却倍受冷落。
等到了杭州,便发生了“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的事情。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乌拉那喇氏剪头发呢?
在这里先要解释一下,满清一直有奴隶殉葬的习俗,有一种折衷的方法就是剪发代头。这也是为何乌拉那喇氏剪头发会遭到乾隆大发脾气的缘故。
乌拉那喇氏为何要剪头发呢?
据严譄的文字狱案中提到,乾隆想将一名风尘女子带回宫中封为妃,乌拉那喇氏苦劝无效后,为了皇家的颜面,怒而剪发。
当然,由于史书并无记载,究竟是因何事而起,乾隆又讳莫如深,因此直到现在这仍是个谜,但不管怎么说,乌拉那喇氏并没有失德的行为,被乾隆逼到剪发,也只能说是乾隆一定是欺人太甚了。
总之一句话,乾隆绝不是深情之人,这在他对待乌拉那喇氏的点滴之中,完全感受得出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