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平壤之约。壬辰倭乱即明朝万历21年(公元1593年),明军援朝之战。韩国和朝鲜称为壬辰之乱,日本称为文祿之役,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

平壤之约: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日本“关白”(官衔)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于万历20年(1592年)发动侵朝战争平壤之约。意在占领和统治朝鲜后,以此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日军很快攻陷王京,占平壤,朝鲜八个道几乎尽失。朝鲜国王遣使向明朝求援,明即发兵援朝。

平壤之约: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明朝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率兵大举援朝,并与朝鲜军合力作战平壤之约。于万历21年(1593年)二月围攻平壤,打垮日军精锐小西行长部,收复平壤,继而又克服开城。日军放弃王京,退据釜山,汉江以南千里江山复归朝鲜。平壤之捷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士气为之大振。

平壤之约: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当然,此战后,日军诱使明朝议和,后撕毁和议,重起战端平壤之约。万历25年(1597年),日军又入侵朝鲜,明军再次援朝,重创日军。万历26年(1598年),丰臣秀吉死,经朝鲜南海之战,几乎全歼日军,日军侵朝失败。

平壤之约: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志愿军的遗骸是怎么去辨别是不是我国的?判断找到的遗骸是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平壤之约,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方法:

平壤之约: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第一种:是根据遗骸身上的物品判断。

平壤之约: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例如:

平壤之约: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1、肯定性判断:

平壤之约: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穿有中国军服(扣子)、腰带(带扣)、鞋帽等;当时的军服鞋帽都是棉布制品,这么多年过去,多数已经腐烂了,但是军服的扣子、金属腰带扣、鞋子胶底一般还在,多数可以判断其主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是美韩军人。

平壤之约: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随身物品系中国军队特有的,例如各种中国武器弹药(武器弹药多是苏式,与美韩军队有明显区别,例如波波沙冲锋枪等),冲锋号,水壶、钢笔等;

有中国军队的标志,例如茶缸、徽章、纪念章、印章、旱烟袋、照片等。

在中国军队特有的车辆、飞机残骸内部的遗体,或中国军队阵地内部的遗骸。

2、否定性判断:

穿有外国军队特有的服装鞋帽;

随身物品系外国军队特有的,例如洋文字符、名牌、武器弹药等。

第二种:根据历史文献、当事人回忆、群众记忆等途径判断。

例如,某某军史记载,在某某高地发生激战,我方阵亡五百多人,敌方阵亡四百多人,清理战场的时候,我方烈士分三个坑掩埋在阵地中部小高地上,后来这几个掩埋坑被找到了。

例如,当地群众记忆,战斗结束后,村民帮助收敛我方烈士遗体四十多具,集中掩埋在村后的山坡上,并留有标记,后来这些地方也找到了。

例如,当地工程施工挖出多具遗骸,遗骸中有一块砖,上边简单刻着烈士部队和日期。显然砖块上的字系当时部队撤防匆忙留下的。

当然,一般来讲判断是否中国士兵,需要尽可能多的凭据。

下边的附图是志愿军遗骸附近的物品,很显然凭这些物品足以认定就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