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阿斯伯格综合症,估计是遗传、发育、教育等因素导致脑部连接功能出现缺陷。注意力不集中、无端兴奋、永远多动、话多、课堂纪律差、做事我行我素、极其“以自我为中心”。这类孩子因为这些表现,很可能背上多动症的“罪名”,但其实他们很可能患了与多动症截然不同的病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同自闭症一样,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治愈此病,但是可以通过早期的干预使它好转。
简单来说阿斯伯格综合症,这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普遍被描述为:
(a)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阿斯伯格综合症;
(b)不适当的单方面的社会交往阿斯伯格综合症,缺少建立友谊的能力从而导致社会隔离;
(c)呆板单调的语言阿斯伯格综合症;
(d)非语言交流贫乏;
(e)在某些局限的方面如天气、电视节目表、火车时刻表及地图等表现出极强的接受能力,但只是机械地记忆,却并不能理解给人以古怪的印象;
(f)笨拙不协调的动作(尤其是大动作)及奇怪的姿势;
(g)有非正常发音现象。
阿斯伯格症的诊断是根据以下部分或全部行为症状:
1.缺乏实用非口语沟通能力,如眼神接触,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与别人互动;
2.无法恰当的发展同龄关系;
3.无法自动与别人分享喜悦、兴趣与成就(例如:虽然对某目标有兴趣但却不会主动指出来)。
还有,会呈现固着性/重复性的行为模式,像是:
1.特别对一个/多个目标有固着性,而且超过常人在意的程度;
2.无法弹性接受日常生活中的改变;
3.重复性的动作(例如:玩手、拍手/动手指,扭转身体或是特定姿势);
4.对于物体的某一部分会特别集中注意力;
5.生活情境上的困难,比如:社交、学业或是工作,但是在语言发展上却无迟缓现象(例如:在两岁时使用单词,在三岁时使用短句等等);
6.在认知发展、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以及适应行为(如社交反应)并无明显落后,并且在孩提时代对于周围的环境有好奇心。
尽管最初由阿斯伯格报道这一疾病时全部病例是男孩,可现在也发现有女孩病例的出现,但是男孩明显更易罹患此病。虽然大多数患儿具有正常的智商,但仍有少数出现轻度发育迟滞。该病明显发作或至少被发现时往往比孤独症晚,因此语言及认知能力得以保存这种情况通常都很稳定,而且这种较高的智商提示较孤独症好的长期预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