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萁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煮豆燃萁。相煎何急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煮豆燃萁:“煮豆燃萁”和“相煎何急”这两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

【成语故事】煮豆燃萁:

魏武帝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植煮豆燃萁,和曹丕是同母兄弟,从小聪明,深受得曹操的宠爱。曹操的次子曹丕做了皇帝后,常想借口除掉曹植。一次,他为难曹植,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并要以兄弟为题,但诗内不许出现兄弟二字,不然就要被处死。曹植被迫答应。七步还没走完,曹植的诗已吟出来了: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又惭愧叉心酸,只得罢休。后来,曹丕对曹植的监视迫害并未减少,曾经六次变更其爵位,使其三次迁徒封地。这个成语比喻骨肉间自相残害。

这句话的意思是: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煮豆燃萁:“煮豆燃萁”和“相煎何急”这两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

出自曹植的《七步诗》。

原文: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扩展资料: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

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