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以来有大批白俄残军及难民陆续进入新疆马仲英,三十年代被新疆地方当局取名“归化族”,取古代外国或外族人归化中原王朝之意,解放后“归化族”一名取消,正名为俄罗斯族。
“归化军”顾名思义,就是由归化族(俄罗斯人)组成的军队,最早是由新疆主政者金树仁组织,先后组成了三个骑兵团,由巴平古特任总指挥,协助省军剿匪与进行内战马仲英。
1933年归化军参加了新疆的四一二政变,赶跑了金树人,盛世才上台马仲英。不久爆发了“盛马大战”,归化军作为盛世才一方的主力之一,为打败马仲英立下了汗马功劳,兵力扩充至两个骑兵旅和一个炮兵团,约三四千之众。但盛世才打败马仲英后,对归化军进行了限制,归化军有联合撤入新疆的东北义勇军倒盛的意图。结果在1933年底,盛世才将巴平古特及归化军的几个团长统统逮捕。
盛世才之所以清洗归化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苏俄的影响,因为归化军将领主要是前白俄军官,被苏俄视为“反动分子”。盛世才这时已与苏俄达成秘密协议,取得了苏俄的支持,苏方的一个要求就是要清除归化军中的仇苏分子。这批被捕的归化军将领之后大多被秘密处决,归化军大部遣散,一部分保留,编入新疆省军的骑兵第六团。
之后苏俄派出一部分红军,以“归化军”的名义进入新疆,帮助盛世才打仗,不过这些“归化军”已不是盛所能指挥得了的,听命于苏俄
中国大地上,如果从有确切文字可考的商代记起,三千多年来,其实绝大多数时期都存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政权并存”的情形,有的时候,甚至许多个政权并存。
政权并存是数千年漫长岁月里经常的现象,至于并存数量,则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时而异。
政权并存数量很多的时代,大致有以下时期(只列举时代,暂不作精确的数量排序):
——西周时期。
周朝中央政权。诸侯国以及方国(最多时,同时有至少一百个以上的政权并存):齐,鲁,燕,晋,卫,郑,宋,楚,吴,曾……
——春秋时期。
名义上的周朝中央政权,晋,楚,齐,燕,秦,吴,越,鲁,卫,郑,宋,陈,蔡,鲁,邹,曾,徐,蜀,巴……
西周及春秋前期,应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并列最多的时期,最多时有百个以上,最少时也有数十个。
——战国前期。
名义上的周朝中央政权,东周国,西周国,韩,赵,魏,齐,楚,燕,秦,鲁,中山,曾,越,蜀……
——战国中期。
名义上的周朝中央政权,东周国,西周国,韩,赵,魏,齐,楚,燕,秦,鲁,中山,曾……
——战国后期。
韩,赵,魏,齐,楚,燕,秦…… 匈奴
——秦汉之际。
群雄并起。匈奴。
——东汉末期。
群雄并起,不胜枚举。
——东晋十六国时期。
最多时,至少十个以上的政权并存。
——隋唐之际。
群雄并起,不胜枚举。
——唐末。
群雄并起,不胜枚举。
——五代十国时期。
最多时,至少十个以上政权并存。
——北宋前期。
宋,辽,大理,吐蕃诸政权。
——北宋中期。
宋,辽,西夏,大理,吐蕃诸政权。
——北宋末。
宋,辽,金,西夏,大理,吐蕃诸政权。
——南宋前期。
宋,金,西夏,大理,吐蕃诸政权。
——元末。
元朝,红巾军,天完政权,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
——明末。
明,清,李自成,张献忠,蒙古诸部,西藏诸部。
——清初。
南明,清,蒙古诸部,西藏诸部。
——民国十五年(1926年)。
吴佩孚,孙传芳,奉系(张作霖),国民党政权,四川各路军阀。此外,有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政权。
——民国十六年中期。
张作霖,国民党武汉政权,国民党南京政权,四川各路军阀。此外,有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政权。
——民国十七年。
奉系政权,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四川军阀。此外,有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政权。
——民国十九年。
蒋介石南京政权,阎锡山,冯玉祥,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四川军阀。此外,有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政权。
——民国二十一年。
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四川各路军阀,龙云。伪“满洲国”政权。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政权。
——民国二十七年。
国民政府(实际的大本营先后在武汉、重庆),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政府。此外,还有:以北平为中心的日伪政权,德王为首的伪“蒙疆”政权,以南京为中心的伪政权(梁鸿志等汉奸牵头),伪“满洲国”。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政权。
(民国时期,新疆、西藏地方势力各自长时间呈现半独立姿态,与中央政府之间若即若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