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启新:爱新觉罗氏是宋徽宗的后裔吗?有没有证据?

爱新觉罗启新:爱新觉罗氏是宋徽宗的后裔吗?有没有证据?

爱新觉罗氏是宋徽宗之后的说法流传已久了,这个脑洞的确开的有点大,但是有一定的推理基础的,因为北宋末年靖康之耻后宋徽宗与宋钦宗二帝被金国虏去北方囚禁至死,而他们囚禁的地点与爱新觉罗的祖地有部分重合的,当然光凭这个是不能当做证据的,下面我们来认真推理推理爱新觉罗启新。

爱新觉罗启新:爱新觉罗氏是宋徽宗的后裔吗?有没有证据?

北宋钦宗靖康二年既公元1127年,发生了靖康之耻,北宋遂亡爱新觉罗启新。徽钦二帝被金国虏去北方,连同后宫妃子,徽宗诸子女,宗室人员及其百官等数千人一起被带往北方,像后宫妃子及其公主,这些平日的天之骄女被金兵轮番侮辱,除了少部分不堪受辱自杀以外,这些女子都成为金军的发泄品,徽钦二帝先被关于韩州(今辽宁昌图县),后被迁往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徽钦二帝曾被押往金国都城上京面见金太宗,根据当时记载后宫韦贤妃以下三百余人入洗衣院,其他宗室人员在徽宗死后随着钦宗前往金国上京居住,这些宋朝女子大多成为金国上层贵族的小妾,或与其他汉人金人通婚,留下不少血脉。

爱新觉罗启新:爱新觉罗氏是宋徽宗的后裔吗?有没有证据?

史书记载,宋徽宗的二十多个女儿都被金兵掳到金国,或入宫服侍金国皇帝,或成为金国贵族小妾爱新觉罗启新。

以下是宋徽宗其中几个女儿的遭遇。

洵德帝姬(赵富金)或富金帝姬(1110年—?),宋徽宗第十四女,母为明达皇后,初封衍福公主。 洵德帝姬初嫁田丕。靖康之变后,成为金国国相完颜宗翰之子金珍珠大王完颜设也马的妾。 仪福帝姬(赵圆珠)(1111年—?),宋徽宗第九女,母为懿肃贵妃。 仪福帝姬靖康之变时17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四皇子完颜宗弼所占。荣德帝姬(赵金奴),母显恭皇后王氏。 初封永庆公主,改封荣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荣德。靖康之变时25岁,初嫁左卫将军曹晟。靖康之变后,为金完颜昌之妾,完颜昌为金熙宗诛杀后,荣德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爱新觉罗氏后建立了清朝,而清太祖努尔哈赤出身于建州女真,为女真三大部之一,出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这个史学界公认的,毋庸置疑。

徽钦二帝被囚时期,被俘虏的公主及其宗室之女先在金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生活,后随着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而生活,活动范围比较大,很多公主被嫁给金国贵族,留下的后代可以说敷衍几百年遍及东北女真部是没问题的。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有些人认为爱新觉罗的意思带有赵氏之意,与宋朝皇族赵氏有所联系,但翻阅相关资料,爱新觉罗在满语中就是“黄金”意思,跟赵氏没有关系,这样未免有一些牵强附会之意。而爱新觉罗在努尔哈赤崛起之前也只是个小姓,也就是爱新觉罗的发源地有点意思,发源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一带,而徽钦二帝最后就是被囚禁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宋徽宗在这里渡过人生最后的三年时光,宋钦宗继续被囚禁几年后复迁金都上京。

根据以上资料推理,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爱新觉罗氏为宋徽宗之后,两者之间也就是有一点点联系罢了,也就那么一点微乎其微的可能,爱新觉罗氏为宋徽宗之后的说法不成立。

现实来看,爱新觉罗氏建立的清朝入关以后的剃发易服加之大兴文字狱,改变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发型,将汉族视为异己,提防打压甚重,绝没有这种可能。

个人见解,谢谢观看,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最早的满族显赫的八大姓氏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络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祜禄氏。

爱新觉罗启新:爱新觉罗氏是宋徽宗的后裔吗?有没有证据?

大家看到了,根本没有爱新觉罗氏。也就是说,爱新觉罗并不显赫,出身也毕竟平凡甚至卑微。

爱新觉罗启新:爱新觉罗氏是宋徽宗的后裔吗?有没有证据?

爱新觉罗启新:爱新觉罗氏是宋徽宗的后裔吗?有没有证据?

事实上,爱新觉罗氏是一个人数非常少的家庭,其实就是努尔哈赤一家子,然后上溯到曾祖父,曾祖下面的六位祖先以及后人组成的整个爱新觉罗家族,然后就别无分号了。

只因为后来成为清朝皇家姓氏,才尊贵了起来,人数也渐渐多了起来。

按照努尔哈赤的自述,爱新觉罗氏是从其曾祖父福满才诞生的新姓氏,在此之前是觉罗氏的分支,“爱新”一般被认为是满语“黄金”的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爱新觉罗后人在改汉姓的时候很多使用了“金”作为姓氏。

觉罗姓氏发源于宁古塔旧城附近的觉罗古城,位于今天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南。

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有一处古城,便被清朝皇室视作努尔哈赤先祖的故居。

关于“觉罗氏”的由来,有很多说法。

首先清初的张溍彦的说法是:“交罗,满音赵姓也”,并且进一步认为,觉罗乃是宋朝皇室后裔。

这也是为什么爱新觉罗家族除了改姓金,还有很多改姓赵的原因。

但根据这位老哥身处的年代,我们不禁怀疑他是在为满清皇族入关后为了缓和满汉矛盾而服务的,其实就连他自己都认为自己的这个说法并不可考。

俄罗斯人类学专家史禄国则没那么给面子,认为“觉罗”发音类似“觉克托”,含义是“乞丐”,说明觉罗氏先祖是一贫如洗的苦命人。

还有说法称“觉罗”在满语中有“远方”的意思,暗含觉罗家族来自远方,也可以理解为某个东北政权贵族的远支。既然是远支了,估计也没沾到什么光。

总之无论如何解释,觉罗氏都不是啥显赫的大家族。

所以给“觉罗”前面加上“爱新”很可能就是出自努尔哈赤老先生本人的手笔,和他的先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连清朝皇家自己记载努尔哈赤先祖的时候都是模棱两可,一笔糊涂账。

连后来的乾隆皇帝都在自己写的《盛京赋》说“爱新”是“徽称”,啥叫徽称?就是褒扬赞美的意思,弘历也认为“觉罗”才是他们家族最早的姓氏。

所以“爱新觉罗”和满族的伊尔根觉罗、西林觉罗氏等等早年其实都是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