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日本的细菌战和化学战吧棠德保卫战。

棠德保卫战:在二战中,最反人类的作战形式是怎样的?

从1932年开始棠德保卫战,日本军方就批准了石井四郎的细菌战计划。1936年,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成立,开始使用人体进行细菌武器的实验和生产。

棠德保卫战:在二战中,最反人类的作战形式是怎样的?

经过大量的活体解剖和细菌实验棠德保卫战,日军成功的使鼠疫、伤寒、霍乱等致命细菌可以大规模生产。而且,日军以鼠疫和霍乱为最主要的武器,直接投入实战。

棠德保卫战:在二战中,最反人类的作战形式是怎样的?

在诺门罕战役当中,日军和苏军之间的战争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于是,他们开始使用细菌武器。

1939年6月,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命令石井四郎带领“关东军防疫给水部”赶赴诺门罕,直接参与作战。

日军偷偷潜入苏军战区的哈拉哈河上游,投放了含有伤寒、霍乱、鼠疫等致命细菌的溶液22.5公斤,以此污染水源。而且,日军还多次朝苏军发射细菌弹。

但是,苏军情报部门提前知道了这一消息,所以专门铺设了供水管道,保证了部队的饮水安全。

日军反而没有做好相关的防疫工作。一些饥渴难耐的士兵不顾禁令,饮用了河里的水感染了病菌。整个战役下来,日军中患伤寒、霍乱、痢疾的人就有1300多人……自食恶果。

在1940年至1944年期间,日军开始在我国浙江地区发动细菌战。

(1942年日军细菌部队在浙江义乌)

731部队和1644部队(另一支非常活跃的日军细菌战部队),在浙江衢州、金华、宁波和赣东地区多次投放感染鼠疫的跳蚤和谷物,同时也到处散播霍乱伤寒等病菌。

因此而产生的大瘟疫,一直持续到1948年才被扑灭。整个细菌战的过程,给浙江江西等地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有资料统计,死亡人数至少在3万人以上。

长沙会战期间,日军遭遇了顽强的抵抗,损失惨重。为了摧毁常德地区,日军731部队和1644部队专门进行了细菌作战。

1941年11月,日军用飞机空投鼠疫病菌,但是因为气候寒冷,疫情没有大规模扩散。到了1942年春天,鼠疫开始大规模爆发,以常德市为中心,迅速蔓延到周围县乡。到了1942年8月,国民政府才控制了鼠疫的蔓延。

之后的常德保卫战,战火把市区化为一片废墟,鼠疫也跟着消失了。但是,周围农村地区的疫情依然存在。因为战乱无法统计当时的死亡人数,相信当地的老人依然会记得当时的惨状。

除此之外,日军还在中国各地实施细菌战,20多个省市遭遇过攻击,至少造成200万以上的患病者,死亡人数也至少达到65万人。(数据来自《日本侵华细菌战研究报告》一书。)

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是惨无人道的无差别攻击的武器,而且平民的伤亡更为严重。这是最为反人类的作战方式,被全世界所声讨。

勿忘国耻,方能前进。

自古就有“洞庭明珠”美誉的湖南省常德市,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山川秀丽,名胜古迹遍布,如果您打算前往常德旅游,以下景点最值得推荐:

棠德保卫战:在二战中,最反人类的作战形式是怎样的?

棠德保卫战:在二战中,最反人类的作战形式是怎样的?

柳叶湖:坐落在常德市区东北部的柳叶湖,东临洞庭湖,西依武陵山,是刘海砍樵传说的发生地。景区山环水绕,水域辽阔,是一处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水上赛场,被誉为“世界最佳天然水上运动场所之一”。每年5月至9月,会有成千上万只白鹤与白鹭在此栖息,是最佳的旅游季节。

棠德保卫战:在二战中,最反人类的作战形式是怎样的?

棠德保卫战:在二战中,最反人类的作战形式是怎样的?

桃花源:位于桃源县的常德桃花源,始建于晋代,是我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也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景区南临沅江,北倚武陵群峰,千百年来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等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了众多诗篇和墨迹。到达方式:常德火车站有直达景区的大巴。

棠德保卫战:在二战中,最反人类的作战形式是怎样的?

夷望溪:素有“沅江小桂林”之称的夷望溪,是桃花源景区周边最美的景点。全长70公里的山间流水清澈透明,两岸青山如屏,翠竹成荫,至今没有重点开发,被誉为“常德十景”之一。到达方式:常德乘车先到桃源县,然后转车到兴隆街乡,下车后打摩的到达景区。

诗墙公园:素有“三绝诗书画,一墙天地人”之誉的诗墙公园,位于常德沅江北岸的防洪大堤上。公园镌刻了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530首,是世界上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被誉为“诗国长城”。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距今约4800至6000年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坐落在常德澧县车溪乡境内,是迄今中国最早的古城遗址,并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到达方式:澧县汽车北站内乘坐大坪方向的客车可到,自驾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