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给人最大的印象徐恩曾,这几年发展速度蛮快。以前安徽条件很差,其实安徽经济不是太好,安徽在江浙沪的眼里就是特别穷的地方,好多安徽人在南方的城市不说自己是安徽人,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随着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我个人觉得安徽有很多地方发展还是不错的,今年融入了长三角的发展战略,相信安徽以后会越来越好的,随着长三角的战略转移至安徽,安徽会有很多的地级市迅速的发展。

其实安徽的旅游也不错的徐恩曾,名人也比较多,如胡适、胡锦涛、江泽民,李克强都是安徽人,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很多来过安徽的朋友肯定对安徽的发展还是点赞?的,我相信在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安徽人就像黄山上面的那颗迎客松一样,不管是在风里、雨里、雪里都一样的坚挺,发扬迎客松精神,欢迎大家来安徽做客,安徽欢迎您,欢迎您来安徽参观考察。

以上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军统和中统是国民党两大特工情报组织徐恩曾,中统源于1920年代末期成立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军统源于1930年代初期成立的力行社特务处。

徐恩曾:安徽给世人最大的印象有哪些,说到安徽你会想到什么?

军统戴笠

徐恩曾:安徽给世人最大的印象有哪些,说到安徽你会想到什么?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为整合情报力量,国民党中央将党务调查科和力行社特务处合并组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下设第一处和第二处,第一处以原党务调查科为基础组成,处长徐恩曾;第二处以力行社特务处为基础组成,处长戴笠。1938年初,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和第二处分家,以第一处为基础成立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徐恩曾以副局长身份主持工作;以第二处为基础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戴笠以副局长身份主持工作。

徐恩曾:安徽给世人最大的印象有哪些,说到安徽你会想到什么?

中统徐恩曾

军统和中统延续了原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和力行社特务处的大体工作范围,原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主要对付共产党,1930年代初中期全国各地的中共地下组织主要是调查科破获的,中统成立后,继续负责党派工作和各种反对派政治势力。因为抗战期间国民党与中共及各民主党派结成抗日统一战线,中统的工作量减少了许多,规模、人员和权力也被军统远远抛下。 戴笠(前左一)陪同蒋介石视察军统局工作

军统主要负责军队监督、帮会联络、警务稽查、邮电航空交通检查、缉私等工作,还有就是负责对沦陷区敌伪势力的制裁以及对日情报搜集和电文破译等工作,这在当时都是重中之重。军统的势力在抗战期间得到大规模膨胀,不仅拥有数万名内外勤人员,还有直属特务部队和中美合作所等中外情报合作机构,戴笠也成为蒋介石身边的红人。

当然会安插眼线,而且斗争惨烈,互相揭短。

徐恩曾:安徽给世人最大的印象有哪些,说到安徽你会想到什么?

中统和军统既是合作关系,也有竞争关系。特别是戴笠为人谨慎心机,自然会与徐恩曾等人暗中斗法,培植私人势力,为组织服务。

徐恩曾:安徽给世人最大的印象有哪些,说到安徽你会想到什么?

实际上,抗战时期是中统,军统的发迹期,业务虽然各有负责,但是却难免重合,情报是稀缺的,功劳却有限。中统的背后是cc二陈支持,军统是蒋介石一手扶持组建,故而军统的势力一度盖过中统,戴笠受宠而徐恩曾屡屡碰壁,也可以理解了。

不过在基层的力量,中统大于军统,军统的特长是特工,暗杀和军队监视。 徐恩曾的倒台,就和戴笠打小报告有关。军统对中统头脑暗中观察,自然少不了安插眼线。

官场上的事,尔虞我诈,宦海浮沉。双方偶尔还进行美人计,牺牲色相,互相掌握对方的动态信息。

抗战胜利后,中统、军统由于势力庞大,尾大不掉,行动诡秘,组织枝叶丛生,特工和外围人员近百万,几乎是独立王国,超出了职责和权力范围,成为组织旁生的毒瘤。

特务是上不了台面的,谍报工作也属于秘密进行。

可以想见,蒋介石是不允许游离于自身权威之外的组织出现,从而威胁掣肘自己的。老蒋本来就是以组织约束组织,失去作用后,编制自然要取消。中统军统的命运类似,最终都成为派系斗争的牺牲品。戴笠摔死,徐恩曾退出政界经商,继任者无法发挥扩展,逐步被纳入政府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