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湖南怀化市沅陵县;那里三年一度传统赛龙舟的形成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沅陵龙舟赛,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早在屈原投沉汨罗江之后,沅陵一带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划龙舟的习俗,到后来变成了一种传统,发展到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参加比赛,有时候还有外国朋友参加比赛,另外在沅江边还专门建了龙舟大看台,供市民观看龙舟赛,比赛其间乡亲们成群结队看龙舟,人挤人,热闹非凡,可以说是风雨无阻,不惧日晒,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比赛当天还会派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每次都会在比赛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筛选一些有经验的且游泳技能强的壮汉,然后安排训练,参赛者服装统一,精神抖擞,就是为了在比赛时取得优异成绩,其实不管比赛输赢,我觉得为了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无论用哪种方式过节,只要目的达到了,就是很好地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有趣了……
今年的端午节来得要晚一些沅陵龙舟赛。因为闰月了。6月25日是端午节。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话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了汩罗江沅陵龙舟赛。他死后被蛟龙所困,人们就用五色丝线包好粽子投进江中,来驱赶蛟龙。还有的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就划动船来捞救。一直划到洞庭湖。天这时下起了雨,人们扔冒雨打捞。
更多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纷纷出动,划着船,寻找屈原。
后来人们为了寄托哀思,每到端午时就划船,慢慢的发展,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这个习俗。
我的家乡也有赛龙舟的习俗。每到端午,大家免费吃粽子,然后赛龙舟。
在胜芳,在中亭河上,人们赛龙舟,你追我赶,分外热闹。给节日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吃粽子,赛龙舟,为的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的楚国人,也就是说赛龙舟这个习俗是从那时开始的,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端午节是阴历的5月初5日。是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龙图腾的祭祀,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龙舟节、正阳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天象崇拜,是龙飞天的日子;也是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抱石跳入汨罗江自尽的日子,人民为了记念屈原,将糯米等食材用苇叶包裹投入江中喂鱼虾,以保屈原全尸。从而保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这天好多地方还有龙舟赛。
北方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天气转热蚊蝇乱飞,毒虫岀没,所以这天不但要吃粽子还要喝少量的雄黄酒,以防毒虫叮咬,门上还要上插艾叶,祈祷平安。
至于端午节到那旅游,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我的端午节准备自包粽子,买上碧绿的苇叶,晶莹的糯米,甜甜的红枣,红红的相思豆,泡好米枣豆,煮好苇叶,用长长的相思线缠裹,煮闷一夜,所有味道尽在其中,家人团聚,共同参加制作享用,炒几样小菜,品杯甘甜的葡萄酒,吃几个时令水果,听悠扬的乐曲,美哉悠哉乐哉。下午带上粽子和烤炉帐篷全家岀行,自驾到山水秀美之地野炊野营,感受青山碧水,云卷云舒的惬意,静看山花两三朵,细听鸟鸣四五声,将平时的辛苦不快抛到九宵云外,让心情畅扬,让烦恼流浪,让大自然治愈心灵之殇,让儿女看看大自然的美妙,鬼斧神功的创造,懂得感恩,学会努力,牵手爱人将美好摄心。回时将好心情打包,将垃圾火种处理好,再以饱满的热情将美好创造。想想都觉得美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