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很有希望的,其实当初北宋的整体实力都是要高于辽国的,而且凭借着南征北战的余热,宋军的战斗力也是非常的高(当时西北还在宋朝的控制下,有战马有骑兵),最主要的一点,太祖既有将才,也有帅才耶律喜隐。
其实看看宋辽早年的战争耶律喜隐,就发现双方的军事实力几乎相当。宋军在面对辽军时,并没有处于劣势,而且在正面战场上也是胜负相当,基本上每次失败,都要归结于宋太宗的指挥不当上。说白了,北宋皇帝的瞎指挥都起自于赵光义的揽军队指挥权上,这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所谓术业有专攻,你不懂兵,最好就不要去用兵。很显然,太宗犯了这个忌讳。就比如高梁河之战,东路辽军已经被宋军杀得大败随后一路高歌,已经将战线推到北京城下。之后双方互有胜负,足以说明宋军辽军战力相当。接着就是宋太宗的瓜皮指挥了,光顾着攻城,全然没有考虑到辽军主力在城外准备打野战这点。而且让曹翰和马军屯兵东南,随时准备战事不利就撤退,这是在不是大帅应该有的态度。
再看看太祖皇帝的武功,赵匡胤是从低级军官一步一步爬到了殿前司的位置,就不说太祖作为后周大将威震南方诸侯的战绩了。在和周世宗北征大辽的时候,太祖所带的禁卫军从宁州一路收降益津关耶律喜隐、瓦桥关、莫州、瀛洲等地,已经剑指幽州,奈何世宗大病,才不得已而撤军。再后来北宋初年北宋和北汉激战,辽军来支援北汉,也是被太祖一一化解。这些战绩足以说明,太祖有实力和能力干的过大辽。
也就是说凭借太祖的能力和宋军的战力,收复燕云十六州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不知道宋太祖是否有开疆拓土之志,会继续一鼓作气灭掉辽国,这就不好说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