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陈炯明,我来回答。
不懂就不要乱说历史,惹人笑话陈炯明。
宋教仁和陈炯明是有根本性不同的陈炯明。
而且,宋教仁是异类,但是宋很伟大,至少他出发点是好的。
陈炯明则算什么异类,普通一个自私自利的军阀而已,不是什么好东西。
宋教仁的异类,在于太过于理想主义,比孙中山还夸张。
在一个武夫当道的时代,袁世凯坐拥北洋大军,实力远远强于南方革命军。
这种情况下,宋教仁竟然认为能够通过《临时约法》的实权内阁制度,把袁世凯这个总统架空,从而合法的夺取全国大权,实现中国真正的民主和法制,走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
相比起来,毛泽东就要理性的多。毛泽东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才是至理名言。
最后宋教仁认为和平可以实现的内阁、国会民主制度,成什么样?
先是宋教仁吃了一颗子弹,自己送了命。
然后袁世凯直接出兵扫荡了南方革命军,打赢了以后临时约法被废除,国会被取消,连内阁都成为袁世凯内阁,最后干脆称帝了。
和平民主手段实现改革,在军阀面前简直就是笑话。
不过,宋教仁虽天真,但毕竟没有私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民族,而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虽然他失败了,还失去了生命,仍然是万众敬仰的革命英雄。
至于陈炯明是什么东西?
陈炯明之所以能够成为粤军的领袖,完全是孙中山的栽培和任命。他也是利用孙中山的大名,成为“援闽”粤军总司令,建立了自己的军阀力量。
1920年陈也是利用孙中山的威望,占领广东,成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
既然是孙中山一手扶持的,就算是走江湖的小混混,也得将一些义气吧?
但陈炯明成为广东王,也就是兼有军政实权的土皇帝以后,立即不买孙中山的账,成为一个地道的军阀。
从抵制、反对、公开逼宫,最终发展到炮轰总统府的武力驱赶。
如果当时陈炯明愿意和孙中山合作,也就没有后来什么联俄联共这回事了。
可以说,陈炯明是各种事件的始作俑者,对于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
自然,如果把陈炯明定位为段祺瑞、冯国璋、吴佩孚甚至冯玉祥这类军阀,那么他的举动没什么稀奇的,实属正常。
但陈炯明自己标榜为革命家,这就是扯淡了。
远的不说,大家知道李国辉在金三角建立的孤军吗?
当时李国辉带着两个团国军残部,在金三角经过两次激战,击溃缅甸政府军,建立有3万多人的强大部队,还割据了比台湾还大的地盘。
这样一个身为缅北王的土皇帝李国辉,却因为自认为是黄埔生,是蒋介石的学生,一心为了革命。光杆司令李弥带着蒋介石手令去了金三角,李国辉完全可以不理他。李国辉立即交出兵权,回到台湾,开了一个小饭馆为生。
这就是真正革命军人同军阀的区别。
至于陈炯明鼓吹的什么联省自治,什么和平统一,都是北方军阀玩剩下的,都是掩饰割据一方做土皇帝的无稽之谈。
现在有人捧陈炯明,不是他们对陈有什么好感,根本目的在于黑孙中山。
有句话是“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蔡崇信,当年加入阿里巴巴的时候,没有自己投资马云团队而是选择撮合孙正义投资,虽然不是“十八罗汉”之一,但在阿里巴巴的位置,能排号第二,甚至从某方面来讲,排号第一。
蚂蚁集团的股份,说来简单,但详细查看也很复杂。蔡崇信不是没有一点蚂蚁的股份,而是间接持股。蚂蚁集团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阿里巴巴、杭州君瀚股权、杭州君澳股权,分别持有33%、28.45%、21.53%。而蔡崇信持股阿里巴巴1.6%的股份,这部分持股,算是间接持股蚂蚁集团的股份。
那么,蚂蚁集团的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两大股权公司,代表的是蚂蚁员工的持股部分。君瀚股权的最大股东是君洁股权,君洁股权的实控人是云铂投资。君澳股权的最大股东是君济股权,君济股权的实控人是云铂投资。其中穿插股份的,基本都是阿里巴巴以及蚂蚁集团的高管。可,唯独没有蔡崇信。
既然是员工持股的部分,个人认为,蔡崇信作为2号人物,股份数量应当不少。而为何没有任何数据显示,应当存在代持关系,或者是内部员工股没有得到显示。
没有数据显示,自然也就感觉蔡崇信一点股份都没有了。这也可能是蔡崇信的有意为之。近些年,蔡崇信卸任了很多要职,但作为永久合伙人,也并没有离开阿里巴巴。从这种情况来看,可能是蔡崇信有意淡出市场,已经将阿里巴巴带领至世界最大科技公司之一,已经迈过55岁的他,或许有新的安排。
其实,客观来说,蔡崇信也并非没有任何数据显示没有蚂蚁集团的股份,从阿里巴巴的持股来看,就显示出了间接持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