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帝的角度来说,末代皇帝溥仪是非常悲催的一个皇帝:妃子文绣和他离婚,嫁给了一个平民为妻爱新觉罗毓嶦;皇后婉容则和两个侍卫私通,给他戴上了大大的两顶绿帽子。

爱新觉罗毓嶦:与皇后婉容私通的侍卫后来怎样了?

爱新觉罗毓嶦:与皇后婉容私通的侍卫后来怎样了?

爱新觉罗毓嶦:与皇后婉容私通的侍卫后来怎样了?

爱新觉罗毓嶦:与皇后婉容私通的侍卫后来怎样了?

皇后婉容,其实也是一个可怜的女子爱新觉罗毓嶦:为丈夫溥仪不待见,却又不能像文绣那样与之离婚,与随身侍卫李体育、祁继忠私通,走上了一条更悲惨的不归路婉容这个名字来源于《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在她被选入宫时,16岁的她确也是生得端庄秀美、高雅清丽,实为一琴棋书画皆为出众的大家闺秀。

在她成为皇后之初,容貌娇艳、举止不凡且有善心的婉容深得溥仪的宠爱,但令人遗憾的事,由于溥仪的身体原因,她就始终没有孩子爱新觉罗毓嶦。

然而,随着清朝的灭亡,我们知道,溥仪的妃子文绣在新时代的影响下,向溥仪提出了离婚。在封建社会,只有男子休女子的,却未有女子主动离开男子的,更别说当溥仪这堂堂皇帝了,所以这对溥仪的打击非常大。

因为一些原因,溥仪把文绣与离婚的原因算在了婉容的身上,开始冷淡对待她,但做为皇后的婉容却又无法像文绣一样与溥仪离婚。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抑,最终让婉容开始吸食鸦片,从中追求暂时的麻痹,同时先后和溥仪的两名随身侍卫李体育、祁继忠通奸,还生下了一个女儿。

在与侍卫通奸的事情败露后,溥仪将她打入冷宫,她的女儿也被溥仪扔入了锅炉当中杀死(有不同说法待考证),受此大刺激的婉容更疯狂的吸食鸦片并患了精神病。

那么,与皇后婉容私通的两名侍卫后来怎么样了呢?与皇后婉容私通的两个侍卫,一个叫李体育,一个叫祁继忠。在事情败露后,溥仪原本想要把这两个人全都处死。

不过,刚好祁继忠当时正在日本的士官学校学习,如果溥仪强行把他从日本调回来,然后杀死,就很容易让外人知道他被戴了绿帽子的事实。于是溥仪放弃了这个想法。

就在溥仪犹豫的时候,那个祁继忠却在日本与士官学校的学生起了冲突,于是,溥仪就让日本人趁这个机会把他给开除了。

等到祁继忠回到满洲,溥仪终于没有杀他,因为他要保住皇家的脸面。后来,溥仪就给这两人一人发了400个大洋,让他们悄悄地离开了满洲。

拿到400大洋后的李体育,回到老家里过上了平平凡凡的娶妻生子的普通人生活。据说,新中国成立后,晚年的溥仪得知李体育的妻子得病后,还给了李体育20元钱接济他。

不过,祁继忠就没那么幸运了。他选择了投靠日本人,做起了汉奸。解放后被人民政府给枪毙了。

我们知道,溥仪不生育,没有后人。但是,他竟然有一个“皇子”,他还把这个“皇子”确立为继承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爱新觉罗毓嶦:与皇后婉容私通的侍卫后来怎样了?

(爱新觉罗·毓喦)

爱新觉罗毓嶦:与皇后婉容私通的侍卫后来怎样了?

这个继承人叫毓喦。毓喦出生的时候,清王朝已经亡国6年了。

爱新觉罗毓嶦:与皇后婉容私通的侍卫后来怎样了?

由毓喦往上数三辈,他的曾祖父是道光皇帝的皇五子奕誴。由于惇亲王绵恺无嗣,奕誴便被过继给了绵恺,得以袭承了爵位。

爱新觉罗毓嶦:与皇后婉容私通的侍卫后来怎样了?

不过,富不过三。这的确不是玩笑话。

由于毓喦的祖父载濂纵容义和团在清华园里设坛,被慈禧革职削爵,在家“闭门思过”。

到了毓喦的父亲溥偁时,便只得了官职而不再有爵位了。

毓喦生于1918年,在他出生不久,他的母亲富察氏因病去世。他的父亲作为满清遗老,眼看复国无望,竟抛下他离家出去。

这样一来,毓喦便成了事实上的孤儿,只能倚托家族中的长亲们,好歹才勉强活了下来。

毓喦得到溥仪关注的时候,已经是溥仪在伪满洲国登基称帝之后的事情了。

当时的溥仪还幻想着能借助日本人势力,光复清王朝。

为了能早日实现复辟,溥仪思来想去,觉得靠日本人不现实,还是得从爱新觉罗家族中培养心腹和人才。

(溥仪在伪满洲国)

为此,溥仪在新京设立了私塾。他又设法笼络了几个爱新觉罗家年轻子侄们,让他们在私塾里学习数理化等科目。而历史则由溥仪亲自教授,为的是让这些子弟们不忘清王朝辉煌,以光复清王朝为己任。

在这几个子侄中,毓喦年纪最长。由于一直少有机会读书,所以才学浅陋,并不招溥仪的喜欢。

倒是恭亲王溥伟的儿子毓嶦机敏伶俐,最得溥仪的欢心。

溥仪做惯了皇帝,他对待这几个同宗同族的子侄,一向不以长辈自居,而以君臣相待。并且要求这几个子侄们对他要无限忠诚,任何事情都绝不许说假话。

除此外,溥仪又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

比如汪精卫病死在日本,他就会想到日本人给祥贵人谭玉龄治病的事情。并由此及彼,总觉得日本人在他身边安装了窃听器,并随时都想加害于他。

天长日久,溥仪的性格变得喜怒无常。他看到子侄们三两成群时,便指责他们结党营私。要求他们互相监视,并要求他们在监视的过程中,多打小报告。

对于溥仪的要求,毓喦做得最好。凡是只要涉及到溥仪的话题和事情,毓喦都会一五一十密告给他。所以,溥仪觉得毓喦虽然资质愚钝,但忠心可嘉。不过,尽管如此,溥仪还是更看重毓嶦一点。

谁知不久后,发生了一件事,彻底让毓嶦失去了在溥仪心中的地位。

(成为苏联俘虏的溥仪)

原来,溥仪犯了痔疮,他买了很多药。

毓嶦看到其中一种塞剂的形状很有意思,于是随口说了句:“这药像子弹。”

溥仪当时脸就黑了,他觉得毓嶦这分明是诅咒他吃枪子,所以当时就赏毓嶦吃了一顿板子。

自那之后,溥仪对毓嶦就再也没有好脸色了。

1945年,随着日本战败,伪满洲国也随之灭亡。

溥仪及毓喦等人在沈阳机场等待出逃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关押在苏联收容所里。

由于溥仪曾做过皇帝,苏联政府对他非常客气。不仅不安排他劳动,还在生活等方面给予优待。

在收容所里,是4个人一间牢房。

和溥仪住在一起的,除了毓喦,还有毓嶦和张景惠的儿子张绍纪。

经过思想改造,毓嶦和张绍纪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忠君”了。倒是毓喦不仅处处细心照料溥仪的生活起居,还对他忠心如旧。

毓喦的行为让溥仪感动不已,再加上当时溥仪听说苏联已经和中国达成共识,准备遣返日本战犯了。

溥仪生性胆小,他担心被遣返回国后,会被处以死罪。所以他屡次上书苏联政府,请求永远留居苏联。

但是,苏联政府虽然对他客气如旧,却迟迟不予回复。

心神慌乱的溥仪再次陷入惊惧不安中。为了能活命,他每天都要在饭后诵经,占卜打卦也成了他每日的必修课。

(受到优待的溥仪)

不过,诵经也好,算命也好,都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溥仪总觉得自己命不久矣。所以他不得不考虑谁来继承他的“帝位”,以及谁又能扛起复辟重任的问题。

能给溥仪挑选的人寥寥无几。毓嶦自从接受思想改造后,不仅不听溥仪的命令,还好几次公然违抗他。所以溥仪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毓喦更加可靠。

1950年6月的一天傍晚,毓嶦和张绍纪都还没有回来,房中只有毓喦和溥仪。

溥仪觉得机不可失,他严肃地对毓喦说,他决定立毓喦为皇子。

溥仪的话让毓喦目瞪口呆。他明白溥仪这是要收他为儿子,也就是说,溥仪是决定在百年之后,让他继承“皇位”。

本来,立嗣在封建王朝一直是关系国本的大事,可是此时封建王朝早已被推翻了,溥仪也早不是皇帝了,又哪来的皇位给毓喦来继承呢?

但是,毓喦没有多想,他心里还是把溥仪当作皇帝来看。再加上他从没有违拗过溥仪的意志,所以尽管惶惑不安,他还是听从溥仪的安排,先给象征“列祖列宗”的黑皮箱三叩九拜,再给溥仪行了大礼。

虽然“立嗣”的过程,因为环境的原因让仪式变得非常简单。但溥仪很高兴,所以在毓喦行过礼后,他给毓喦赐了个坐,并对毓喦交待,以后毓喦对他必须尽忠尽孝,另外,毓喦还得想尽办法“光复祖宗家业”。

就这样,毓喦成了能继承皇位的皇子。

可惜这重身份,并不能给他带来一毫实惠。就因为曾经作为“末代皇帝”的继承人,后来他的人生历经艰辛,最后在1999年凄然去世。这是后话。

(参考资料:《末代皇帝立嗣纪实——宣统皇帝有否龙种传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