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的皇帝夫妇吐槽机干脆说一个匪夷所思的时代算了,这样看着比较过瘾点昆仑关大捷。大约在公元535年左右,匪夷所思的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派出了匪夷所思的名将贝利撒留去打东哥特王国,他还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理由。
说查士丁尼一世匪夷所思是因为这哥们娶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皇后,他媳妇叫狄奥多拉,早年是个滑稽剧女演员,更多的资料显示她做过妓女昆仑关大捷。之后还做过高官的情妇,还给人家生了个儿子。最终这姑娘凭着过人的技术征服了未来的皇帝,成为皇后。
更匪夷所思的是查士丁尼这家伙居然还怕老婆,作为个性优柔寡断的人,那个辉煌时代的很多成就是皇后替他完成的昆仑关大捷。最后夫妻二人双双被东正教封为圣人,成了帝国乃至整个东欧地区的万世垂范。
匪夷所思的名将夫妇至于名将贝利撒留就更匪夷所思,相传这哥们高大英俊,还才华横溢。16岁开始从军就是当上皇帝的保镖,20岁就开始单独领兵作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拥有除了搞基外一切罗马人的美德。
那个时代他几乎就是东罗马帝国的全民偶像,让皇帝查士丁尼都心存嫉妒。当然一个完美的人虽然罕见,但不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更重要的是他对婚姻无比忠诚,深爱着妻子安东尼娜。
好吧,这或许也不够匪夷所思,但如果他的妻子和皇后曾是同行呢?婚后还继续保持着奔放的生活呢?被丈夫发现还能取得原谅呢?原谅完了继续浪呢?总之头顶大草原的贝利撒留确实非常能打。
匪夷所思的太监查士丁尼大帝给出兵找的理由是东哥特居然敢不让自己支持的死人当国王,是的,他发动战争的时候那个人已经死掉了。一头雾水的东哥特人迎来了超级名将贝利撒留的进攻,可是这次战争并不顺利。
那帮哥特蛮子也不是吃素的,几番拉锯争夺,罗马城都易手几次了,折腾到551年依然没有被击垮。仗打了十几年,皇帝实在没了信心,这么拖下去帝国的财政也受不鸟啊!于是他决定换个人去打,那是也是一个匪夷所思的人。
他派出的家伙叫纳尔赛斯,是个太监,江湖传说这可怜孩子并非主动当太监的,而是在一次惨烈的车祸中变成碎蛋者。更匪夷所思的是当时这货已经73岁高龄,之前从来没有单独统帅过军队......
匪夷所思的结果反正这个又老又瘦又矮的太监就这么从君士坦丁堡出发了,要说太监也有太监的好处,他在宫里是管钱的,人缘非常好,匈人、伦巴德人、赫鲁利人都给他面子。一路上他磨磨唧唧的的归拢军队,足足一年才走到意大利战场,结果发现足足有2万多军队。
然后整个战争就朝着极其扯淡的方向迈进,大抵可以形容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成功。在塔吉纳战役中连东哥特的国王都被他整死了,第三年这个老太监居然直接攻陷东哥特首都,别人家给灭国了。
这个老太监从此也成了帝国名将,在法国一代开始大杀特杀,更匪夷所思的是有资料显示,在那个生存环境恶劣的年代,他足足活了95岁!有时候真觉得历史这东西挺扯淡的....
无疑是武汉会战了!
从1938年6月至10月,武汉会战历时达4个半月,由大小数百场战役组成,是抗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中国军队前后共投入130个师110万人,而日军也投入了30万人,战斗空前惨烈。虽然中国军队最终丢失了武汉,可是却没有放弃抵抗。而日军旨在迫使中国屈服以快速结束在中国的战事的企图也宣告彻底失败!
看似1938年的中日战争与随后的二战全面爆发并无多大关联,其实不然。在日本的战略考虑中,其潜在的对手一直都是苏联和美国,而中国只不过是日本为了取得可能的对苏战争的前进基地,所以在日本的最初设想中只是想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而中国政府的坚决抵抗彻底打乱日本的全盘部署,使其数十万陆军难以从中国战场抽身,最终导致日本在“南进”和“北上”两个战略目标中选择了“南进”以对付美国。
事实上日本占领中国无论对于北上进攻苏联还是南进进攻美国都是利大于弊,浪费大量的资源和兵力,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在太平洋战场中陆军部队在数量庞大的岛屿中始终防御不足,而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防御苏联的关东军也只是徒有其表,结果在苏军的凌厉攻势下全军覆没。
反过来假使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没有进一步进攻中国,而是选择了北上进攻苏联,那么无论胜负如何,都将极大的刺激到斯大林。使得他迫于日本和德国的两面威胁而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而不是之前在外交上对德国的“强硬”和“贪婪”。如此极有可能真正实现“德、苏、日、意”四国同盟,这对于二战的局势将有着致命的影响!
所以中国战场不仅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而且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任何低估中国战场对二战胜利的巨大贡献的观点都是片面而狭隘的。中国人民的抵抗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