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傍晚太平公主怎么死的,一个和尚看到周围没人,就去一座豪宅的门。豪宅的主人问他是谁,他说我是兵部侍郎崔日用派来的,我叫普润。
豪宅的主人就是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他正疑惑一向与韦后等人关系密切的崔日用为什么会找他时,普润又开始说话了,他说太平公主怎么死的:“安乐公主等人想要杀害李旦和太平公主,你们要早做打算。”
作为韦后一伙的崔日用对韦后根本没有信心,还不如卖个人情给李旦和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怎么死的。而李隆基在得知消息后,使命感油然而生,大唐帝国的命运就在他手上了。可是这件事还不能对父亲李旦说,因为他的性格太仁厚了,想来想去,不如去找姑姑太平公主来帮助自己。
姑侄间的合作太平公主也一向不喜欢韦后等人,更重要的是太平公主势力强,城府深,非常适合作为拍档,根据《新唐书》中的记载:
主方额广颐,多阴谋,后常谓"类我"。而主内与谋,外检畏,终后世无它訾。
连武则天都很佩服太平公主的谋略,并时常找她商量对策。那年轻的李隆基自然没有理由不与她合作。
当太平公主看到这位只知道打球的庶出侄子后,心里也非常高兴,他认为没有什么影响力的李隆基一定很好控制。两人一拍即合,太平公主负责幕后工作,李隆基负责组织兵力,然后发动了唐隆之变,杀死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后,成功地让李旦即位了。
之后,李旦为了感谢太平公主,他将太平公主的实封增加到了一万户,并且她的丈夫和孩子都有实封。要知道一个唐朝亲王最多也就一千户。这样一来,太平公主就成为了当时大唐的首富。
然而,随着权力的增长,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姑侄关系出现裂痕本来李旦不愿意即位,以他的性格,做一个王爷就很满足了,据《资治通鉴》记载:
太平公主传少帝命,请让位于相王,相王固辞。
李隆基知道后,心情非常着急,他的野心随即便暴露了出来,《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他对刘幽求说的话:
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虽有天下,犹让于人,况亲兄之子,安肯代之乎!
李隆基这是在向刘幽求暗示,我父亲性格恬淡,他肯定不会即位,那不如让我来。然而可惜的是,刘幽求听不懂李隆基的话外音,最终,李旦还是坐上了皇位。
此时李隆基心想,既然皇位与我暂时无缘,那太子之位总应该是我的吧,毕竟唐隆之变中自己的功劳最大。很快,李隆基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李旦即位后,便要立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谁知李成器知道后吓得赶紧拒绝了,刘幽求等人也提议立李隆基为太子,李旦只得听从民意。
这时有一个人不满意了,这个人就是太平公主,这次合作后,她看清了侄子的真面目,如果李隆基当上了太子,那她的掌权之路一定会受阻,于是她向李隆基发起了挑战,据《资治通鉴》记载:
数为流言,云:“太子非长,不当立。”……太子左右,亦往往为公主耳目,太子深不自安。
还有一件事让李隆基特别不能忍受,那就是他那好脾气的父亲每次听宰相奏事的时候,他都要问一下:“这事儿和太平公主商量了吗?”然后再问:“和太子商量过了吗?”李旦不敢得罪任何人,可李隆基实在不愿意受太平公主的压制。
然后李隆基开始对太平公主进行了反击,姑侄之间的权力斗争越来越激烈。公元712年的一天,信心满满的太平公主决定反戈一击。
太平公主之死
公元712年的一天,一颗彗星出现在了西边的天空。第二天,太平公主便派术士对李旦说,彗星的出现意味着太子将要即位了,陛下应该早做打算。
谁知接下来的举动让太平公主大跌眼镜,因为李旦听完术士的话后,他决定顺应天象,将皇位让给李隆基。
本来太平公主在与李隆基的斗争中一直占上风,但是,忽然之间,一切又都颠倒过来了。
然而让李隆基没想到的是,李旦名义上是退休了,可他还掌握着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权。这样一来,一直觉得对不起妹妹的李旦便继续扶持太平公主,公主的势力权倾朝野。
李隆基的忍耐是有限的,与其受气,不如在发动一次宫廷斗争。本来他是没有胜算的,但是太平公主轻敌了,李旦被控制住后,就交出了所有的权力,太平公主则跑到了终南山上的一所寺庙里呆了三天。
三天后,不愿意当缩头乌龟的太平公主跑回了家,她发现李隆基的人已经等候她多时了,并送上了一条白绫。
就这样,太平公主自尽了,去世时还不到50岁。
结语:武则天去世后,太平公主就没有了束缚,李显与李旦两位皇帝都非常宠爱她。可她并不满足,她想向武则天一样,成为女皇。
但是成为女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有才能,环境因素也是不可少的。如果她能安分地做一名大唐首富,就不会是这个结局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