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阿房宫这一中国建筑史上浩大的工程阿房女,是为了自己的初恋阿房女修建,这个说法是否准确,笔者觉得不能一下子否定,值得推敲。
此事没有历史记载的只言片语,没有历史记载可以证明为伪阿房女。那这件事就是真的吗?
下面,主要从秦始皇的成长经历和心理,以及行为学原理进行分析阿房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多民族的统一的帝国。帝国建立后,秦始皇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等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以实现“二世三世,乃至子孙无穷匮也”的梦想。
成长经历谁是父亲?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是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是谁呢?庄襄王是孝文王之中子,名子楚。本名子异,后又改名子楚。庄襄王作为人质抵押于赵国。其地位、生活甚是不堪。后来,吕不韦有意接近。
司马迁说:“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索隐】按:这名“姬”是邯郸豪家女,善歌舞,有娠而献於子楚。生始皇。因为是正月出生,所以名政。
秦始皇十三岁,庄襄王死,立为秦王。
现代教育科学证明,0--3岁是成长的关键期,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秦始皇的童年和少年前期是在异国他乡长大的。即使有吕不韦的财力支持,成长环境也是恶劣的。这一定对秦始皇的心理造成重大影响。对人对事缺乏信任感、同情心。
同时,谁是自己的父亲?这个问题,他肯定能听到片言只语,心里肯定也有嘀咕。
母亲行为不洁。秦始皇听说母亲与吕不韦有染,他不相信,尽管心里不舒服,再说吕不韦的势力还没有剪除。首当其冲的是嫪毐。秦始皇是这么做的:先封其为长信侯,
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於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于是,嫪毐起兵反叛,正中秦始皇下怀。平叛后,把母亲迁出城外,(后来把母亲接到后宫)。也顺势把吕不韦降罪免职,被赐死。后宫稳定了。
这一系列的事情,严重影响了秦始皇的感情生活。
秦始皇提醒自己决不能让女子坏了自己的帝国,这也许就是始终没有皇后的原因罢。
初恋阿房女我们相信,在赵国的岁月,秦始皇的童年、少年前期,过得并不幸福。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玩伴,特别是女玩伴。
自己的出生、母亲的不检点,使秦始皇完全对女性,没有正常人的思维了。统一六国后,他还能记得起自己的初恋阿房女吗?
历史记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把六国的美女全部运到咸阳。记载戛然而止,再也没有下文了。
如果真有初恋阿房女,他会去找寻吗?
修建阿房宫这一浩大工程,我想最大的可能是作为治国的政治中心。是否是故宫的雏形?这个猜测不是没有可能。史载:
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集解】:徐广曰:“在长安西北,汉武时别名渭城。”【正义】:今咸阳县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集解】:徐广曰:“在高陵县。”【正义】:今岐州雍县东。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正义】:属,之欲反。庙记云:“北至九颙、甘泉,南至长杨、五柞,东至河,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离宫别馆相望属也。木衣綈绣,土被硃紫,宫人不徙。穷年忘归,犹不能遍也。”所得诸侯美人锺鼓,以充入之。【正义】:三辅旧事云:“始皇表河以为秦东门,表汧以为秦西门,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後宫列女万馀人,气上冲于天。”作为千古一帝,本身很难存在丰富的感情生活,加上特殊的生活成长坏境,为自己的初恋修建一浩大宫殿,无论理性,还是感性,都非常困难。
本文的结论是,很难否定,但是,经过分析,可能性不大,也许存在,这对丰富这位千古一帝的形象大有帮助,真可谓是有色彩的皇帝了。
秦始皇作为第一位统一了天下的千古一帝,为后世494位后来者开创了皇帝制度,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实至名归的先祖,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史书上却没有提到其皇后的只言片语。
联姻制度蔡姬:蔡国人,齐桓公之妻。
芈月:楚国人,秦惠文王之妻。
赵姬:赵国人,秦庄襄王之妻。
庄姜:齐国人,卫庄公之妻。
南子:宋国人,卫灵公之妻。
许穆:卫国人,许穆公之妻。
………
以上列举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有名的妃子甚至是太后,但从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他们的出身,都并非本国人。
熟读历史的朋友应该清楚,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所盛行的联姻制度,而通过联姻,两个国家之间的利益可以相关联,合作可以更紧密,所以每个国家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世代联姻的利益共同体。
而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自然不会免俗,它又有哪些世代姻亲呢?
从后代挖掘出的碑文记载来看,秦楚之间是有一段相当长的联姻关系存在的,时间至少300年。
这说来也并不奇怪,毕竟秦国和楚国在当时的中原国家看来,那就是一个南蛮一个西蛮,所以两个野蛮人之间也只能互相抱团取暖了。
证明秦楚联姻的“诅楚文”
而秦国历史上也确实有许多名人出自楚国,包括上文所说的芈月芈太后,还包括一位涉及秦始皇皇后的关键人物,华阳夫人。
皇后之谜华阳夫人是何许人也?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在赵国当人质的时候,吕不韦曾经和他说:现在的太子安国君最宠爱的夫人华阳没有子嗣,先生若是能认其为母,则大势可借!
是的,华阳夫人就是秦始皇父亲秦庄襄王的义母!
后来,秦庄襄王即位,尊华阳夫人为太后。
而华阳夫人是楚国人,沿袭秦楚交好的历史,一位楚女嫁到了秦国,相对应的,一位秦女也会嫁到楚国。
这位嫁给楚国楚考烈王的女子就是华阳夫人老公的妹妹(或姐姐)。
这个女人叫什么已不可考究,但她却是给楚考烈王生了一个儿子,昌平君。
而这个昌平君,就成了秦庄襄王的表弟,秦始皇的表叔,后来,他还在秦国做了丞相。
而他能当成这个丞相,也与华阳夫人有脱不开的关系。
因为华阳夫人就算辈分再高,能力再强,她也还是一个女人,一个楚人,对于秦国而言是半个外人,所以她也需要扩充自己的势力,而扶持自己老家的侄子上位,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了。
除此之外,我相信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还会干出一件事来。
那就是给她的干孙子,秦始皇嬴政找一位合格的皇后,至于皇后的人选,那也是现成的,就是昌平君的女儿之一!
消失的皇后不要惊讶,这是完全有理有据的推测!
首先,嬴政即位时仅13岁,朝政被吕不韦和华阳夫人把持了8年,直到21岁才亲政。
战国时,男子15、6岁就可以成亲了,所以缺少自主权的嬴政不可能直到21岁还没有成婚!
而成婚的对象无非三类,一,秦国女人;二,以赵姬为代表选定的赵国女人;三,以华阳夫人为代表选定的楚国女人。
这三类哪种最有可能呢?
首先,吕不韦是商人,赵姬是舞女,他们在赵国的地位都不高,不太可能选择一位赵国的宗师女来与嬴政成婚,这对他们没有好处。
其次,秦国女人,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对几大巨头而言,这个选择都没有好处。
最后,只剩下了楚国女人。
而且,后来还有一项证据能证明,秦始皇的皇后就是楚国女人,是昌平君的女儿!
这个重要的人证,就是秦始皇的儿子,公子扶苏。
当我们读史书的时候,读到赵高用一纸伪造的诏书逼迫公子扶苏自尽的时候,难道就不觉得奇怪吗?
公子扶苏不是一个迂腐的人,而且他为什么就肯定自己的父亲要杀自己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始皇早先就或多或少的表露出了要杀他的念头!所以扶苏才会相信诏书!
那秦始皇又为什么想杀扶苏呢?
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公元前209年,那一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的起义中,有一件特别奇特的事情,那就是他们高举着复兴楚国的大旗,却打着项燕和扶苏的头衔!
项燕是楚国最后一位反秦的大将,推举他情有可原,可扶苏呢?他又与楚国有何关系?
这就像反清复明的天地会要借用顺治的头衔一样可笑!
可是他们这么做确实是有解释的,公元前225年,昌平君在郢陈反秦,后于前223年被项燕推举为楚王,后被王翦所灭!
这下……证据链完美了,扶苏是昌平君的外孙,也是大楚的继承人之一,所以陈胜吴广起义才会借助于他的名义,毕竟反的不是他爹,是他弟弟,伦理上解释的通!
至于秦始皇的皇后,则就是昌平君的女儿!
被尘封的历史终于,为了秦朝的统一大业,皇后和老丈人昌平君都被秦始皇埋葬在了历史深处,他不想在后世背负上杀妻弑父的罪名。
因为春秋战国的战争,很多都是被女人们或者她们的亲戚所制止的,例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触龙说赵太后。
为什么信陵君这个魏国人要救赵呢,就是因为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信陵君怕战火烧到自己姐姐身上,仅此而已!
既然这种状况在战国各国很普遍,那秦国又岂能免俗?
对于这些身在异乡的“外国”女人来说,自己所在的国家要灭亡她们的娘家,她们会答应吗??
所以,与楚国有关的皇后、华阳夫人、昌平君,与韩国有关的秦始皇的弟弟成驕,与赵国有关的吕不韦、赵姬等人,要么死有么囚!
只有这样,才使得秦国能够坚定不移,毫无阻隔的发动灭国战争,白起才能坑杀四十万赵军,扭转战国局势!
至于阿房女…如此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千古一帝会为了她而倾倒?
别做梦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