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世宗本纪》有载,“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康熙皇帝晚年标榜“任政”,施政宽仁陈辉祖、心慈手软,使得官员贪腐成风、国库亏空严重。也就是说,雍正皇帝接过来的只是一个虚晃的盛世而已。为了大清王朝的稳步发展,更为了雍正皇权的稳固,雍正皇帝自然不能延续“仁政”,只能刚毅明察、以严治国。

陈辉祖:在清朝社会中,雍正是怎样反腐的?

“整顿吏治”,就是雍正皇帝“以严明继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治国方针陈辉祖。

陈辉祖:在清朝社会中,雍正是怎样反腐的?

在治理官员贪污的领域内陈辉祖,雍正皇帝绝对属于业界翘楚,其继位之初就开始的“治贪三把火”,直到现在仍为人叹服。

陈辉祖:在清朝社会中,雍正是怎样反腐的?

除了成立“会考府”这等专门的审计部门,严格审核官员任期内的财政流水账,掌握官员贪腐与否的绝对证据;创设“养廉银”制度,以“高薪养廉”的办法有效杜绝了那些“不想贪,但因俸禄太低而不得不贪”的贪腐案例。

陈辉祖:在清朝社会中,雍正是怎样反腐的?

仅就这两项举措,就足以证明雍正皇帝绝非坊间传闻,乃系“弑君篡位”或者抢夺了本属于皇十四子胤禵的皇位。康熙皇帝晚年虽然对官员多为放纵之举,但其十分清楚大清国的痹症所在,也只有雍正皇帝这样心狠甚至阴骘的帝王才能予以根本上的治理,才能推动“康熙盛世”的重新发展。

陈辉祖:在清朝社会中,雍正是怎样反腐的?

除了“会考府”和“养廉银”外,雍正皇帝对于贪官向来持有“零容忍”态度,“革职抄家”只是基本操作;举家流放,或者变卖家眷为奴;甚至处以极刑,株连亲眷等严厉惩治手段,也让雍正朝时期的官场风气迅速得到治理。

陈辉祖:在清朝社会中,雍正是怎样反腐的?

但还些手段还不是雍正皇帝惩治叹服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办法,“即时候补”才是其整顿吏治的最有效武器。

何为“即时候补”所谓“候补”,即“没有授予实缺,在吏部等候任职的官员”。说白了,朝廷上有资格当官的人很多,但具体的官职有限,所以就有了“候补”一说。命好的,可能等个三年五年就能等到实缺,赴任具体官职;如果命不好,可能要等上十年八年,甚至会出现“候补于家,卒”的极端情况。

所以,对于这些“候补”官员而言,能够迅速得到实缺官员,就是最大的梦想。“即时候补”,就是雍正皇帝抓住“候补”官员这个心理后,采取的有效治贪办法。

所谓“即时”,即“立马上任,不必等待”。很明显,“即时候补”就是一个激励“候补”官员实心任事的有效办法。

“即时候补”的巨大作用在“会考府”审计官员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会考府”的官员是不是也贪,会不会和被审计的官员沆瀣一气、首鼠两端?于是,雍正皇帝便令一干“候补”官员跟随“会考府”官员一块操办具体的审计工作,一旦被审计官员的贪污罪行坐实,这些“候补”官员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立马实补,取而代之。

如此激励,这些“候补”官员们势必个个尽职尽责、用心办事,别说是“大贪”、“巨贪”,就连“小苍蝇”也必定逃不掉。

后记作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勤政帝王,雍正皇帝在位十三载,宵衣旰食、殚精竭虑,绝对程度上恢复并推动了“康熙盛世”的继续发展,为“乾隆鼎盛”的到来奠定了绝对基础。正如清史专家杨启樵先生所言,“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满清恐怕早已衰亡”,历史的发展造就了雍正皇帝的“以严治国”,更让其背负了太多太多的骂名。

诚然,为了稳固皇权,为了大清江山,雍正皇帝有过辣手无情的无奈,更有过雄猜阴鸷的表现。但恐怕也只有雍正皇帝这样的严主,才能震慑腐败的清朝官场,才能让贪腐官员们“伸手必被抓”。

参考文献:《清实录·世宗实录》、《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