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文治武功,却不免穷兵黩武,骄奢淫逸,后期更是无意政事,致使农民起义不断,隋朝灭亡,做了亡国之君隋炀帝的女儿。
他揽镜自照,对着萧皇后说:“这么美的皮囊,会死在谁的手里呢?”关于杨广的儿女,有史可查的只有四子二女。其中萧皇后连续三年生三胎:杨昭隋炀帝的女儿、杨暕、南阳公主。萧嫔生杨杲,杨妃母不可考,还有一个儿子早夭。
杨昭杨广长子隋炀帝的女儿,生于584年,杨昭天生神力,仁而爱人,朴素节俭,又极为孝顺。
604年,杨坚去世,杨广继位,巡游洛阳,杨昭留守长安,并在第二年被立为太子。606年,杨昭到洛阳朝见隋炀帝,杨昭身体肥胖,可能是预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妥,遂要求在洛阳多住几个月,被隋炀帝拒绝,结果返回长安后,不久便去世。
时年23岁,留有三子,杨倓、杨侗、杨侑,其中杨侑被李渊拥立为隋恭帝,旋即废黜。
杨暕
杨广次子,生于585年,杨暕长相俊美,但是蛮横骄纵,亲近小人,幼时很得祖父杨坚的疼爱,但长大后渐渐和父亲离了心。起初,乐平公主想将貌美的柳氏女子进献给杨广,乐平公主给隋炀帝提起,隋炀帝虽不置可否,但没有拒绝,只是不久后柳氏女子成了杨暕的妃子,隋炀帝知道后心里很不舒服。
杨暕的王妃是韦妃,韦妃去世的很早,杨暕就同大姨子元氏妇通奸,并生下一女,杨暕和元氏妇狼狈为奸,行厌胜之术欲对杨昭不利,隋炀帝知道后赐死了元氏妇,疏远了杨暕,并派人严密监视杨暕的府邸。
618年,宇文化及作乱,杀死了杨暕,时年34岁。
南阳公主南阳公主生于586年,是一位纯孝刚烈的女子。颇得杨广的宠爱。599年,南阳公主下嫁宇文士及,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出生。
南阳公主对公婆很孝顺,公公生病,南阳公主亲自侍奉。杨广登基后,南阳公主常常伴驾巡游。后来宇文化及造反,杀死了隋炀帝,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并没有参与,为了保命舍弃妻儿去投靠了唐朝,后来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打败,准备清理余党,南阳公主大义灭亲,将儿子宇文禅师交出被一起杀掉。
国破家亡,南阳公主心灰意冷,遁入空门,后来,宇文士及请求复婚,被南阳公主严词拒绝。
杨妃只知道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至于母亲是何人,不得而知,杨妃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妃子,是四妃之一。生子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
杨杲杨杲出生于607年,当时杨广已经登基,杨杲姿容俊美,天资聪颖,年仅七岁就被封为赵王。
618年,年仅12岁的杨杲随杨广一起被宇文化及所杀。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风流好色、后宫如云,唐朝后宫的标准配置是一百二十人,他的后宫达到了数百人,超标数倍。在这些后宫中,吴王李恪的生母杨妃是比较出名的一位。杨妃是隋朝公主、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她的儿子李恪文武双全,李世民特别喜爱,甚至想废了嫡子李治立李恪为太子。杨妃也因为特殊的出身和优秀的儿子而广为人知,在电视剧中,她往往和李世民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虐恋。
不过我们如果细阅史料,就可以惊讶的发现,李唐王朝对杨氏女可谓特别青眼,唐高祖李渊后宫就有四位杨氏妃嫔,唐太宗后宫中的杨氏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杨公主是杨妃一号的话,后面还有二号、三号……不仅如此,这些杨妃(嫔)们同出大族弘农杨氏,都和隋朝皇室有非常亲密的关系。此外,太宗后宫中还有不少和杨氏关系密切的诸妃,比如燕德妃和未来的女帝武才人,她们的母亲都是出自隋杨宗室。
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杨妃到底有多少呢?我们可以根据史料一一分析:
杨妃一号:杨妃为隋炀帝之公主,太宗四妃之一,生育有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第六子蜀王李愔。在历史上,杨妃的大儿子李恪性格果敢、文武双全,尤其精通骑马射箭,颇有其父之风,因此很受唐太宗喜爱和看重,常说这个孩子“英果类我”。李世民曾嫌弃幼子李治性格软弱柔懦,一度甚至打算用庶出的李恪取而代之,终因阻力太大而作罢。不过李治舅舅长孙无忌从此深恨李恪,在唐高宗年间构陷害死了李恪。由于此事,身为太宗头号功臣的长孙无忌后来被弄权的武后逼死后,史书却没有给与同情,反而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是该有此报。杨妃的生卒年以及葬地在史料上没有记载,不过李恪的后代在唐宗室中颇有作为,曾出过贤相李岘。
杨妃二号:齐王妃杨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太宗后宫编制队伍,因为她的身份一直是李世民胞弟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源自隋朝宗室,为隋观王杨雄之侄孙女、杨雄之子杨师道的从侄女,出身可谓高贵。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由于齐王妃杨氏天姿美貌风采过人,李世民大概早就觊觎弟媳的美貌,总之不久之他就强行占有了杨氏。风流好色后宫如云的李世民却也真的对弟媳妇动了几份真心,齐王妃一直宠眷不衰,她后来还生育了李世民的幼子曹王李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曾打算把宠爱多年的弟媳杨氏扶上皇后宝座,后被魏征劝谏。齐王妃杨氏的生卒年亦不详,她的儿子曹王李明后来被高宗李治诏令出继李元吉为后,永淳年间,因李明和皇太子李贤有所来往,在武后的授意下,李明被逼自杀。
杨妃三号:赵国太妃杨氏是唐太宗第十三子赵王李福的母亲,李福的墓志铭中称生母为“杨贵妃”,可见杨氏在太宗时期当位列四妃之一。赵国太妃的家世和生卒年亦是不详,不过她能位列后宫一品四妃之高位,出身弘农杨氏当无疑问,而且极有可能也是出自隋朝宗室。唐太宗去世后,杨妃母以子贵,被尊崇为赵国太妃,出宫随儿子赵王李福就藩颐享天年。
杨妃四号:唐太宗杨婕妤出身隋朝宗室,为隋观王杨雄的孙女,观王之子杨恭道的第三女。她出身名门,因此在贞观某年被唐太宗册封为正三品的婕妤,属于内命妇里的高位品级。由于史料匮乏,杨婕妤的生平暂时不为人所知,仅有婕妤册文收录于《全唐文》。
杨妃五号:后宫杨氏不见于史册,仅出现在其弟杨台的墓志铭中。这位杨氏是隋朝著名权臣越国公杨素的孙女,其子杨玄奖之女。隋炀帝大业中,杨素嫡长子杨玄感趁炀帝亲征高句丽之际,于洛阳起兵造反,其弟杨玄奖意欲响应却先被郡丞所杀。隋炀帝平叛后,杨玄奖家眷按例被籍没入掖庭,杨氏女可能入宫后为宫婢。李唐取代隋杨后,杨氏在某年被李世民看中,成为了他后宫中的一员。贞观七年,杨氏的弟弟杨台因“姊在后庭、编名戚里”,得以因“妃嫔之亲”的缘故被封为正七品上的尚食直长,其后她的经历就不为人所知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