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变后南宫复辟,英宗被俘,代宗即位。起初是立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景泰三年(1452)易储,代宗之子朱见济为太子。次年,太子朱见济夭折。围绕着皇储人选,文官分裂为两大派系,一派主张立旧太子,另一派主张迎立襄王之子为太子。两派在争论不休的时候,景泰朝部分不得势时武将、宦官,与部分失落的文官,出于建功夺权的考虑,趁景泰帝生病之时,抢先发动宫廷政变,将英宗从南宫中抢出,复登皇位,史称“夺门之变”。

南宫复辟:石亨为什么支持英宗复辟?

史料记载,夺门之变发生之前五日,石亨诸人已与英宗事先联系。英宗为了慎重起见,最初并未表态。两天后,英宗表示同意,石亨遂与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徐有贞策划。石亨是夺门之变的首谋,之所以如此,是出于报复景泰朝被于谦完全压制的愤恨。《国朝典故》中记载南宫复辟:“亨辈不过因于谦平日为总督军务,一切兵政专而行之,亨不得遂其所私,而乘此机而图之。”而石亨之所以为首谋,在于他是官僚集团中为数甚少得知道景帝病重、皇位将发生更迭的人。《复辟录》中记载:“初,景皇帝有病,群臣不知其危剧。本月十三日夜,石亨独蒙宣,到郊坛斋宫榻前,面受命,代行礼。亲见,知必难起,于是时有南城之谋。

南宫复辟:石亨为什么支持英宗复辟?

南宫复辟:石亨为什么支持英宗复辟?

石亨发动夺门之变,于谦也应负有一定责任南宫复辟。于谦是御史出身,或许是职业惯性使然吧,嫉恶如仇,在景泰时期北京保卫战中,虽然提拔石亨,后者也心存感激,但对于石亨荐举侄子石彪等一些行为,丝毫不留情面的加以拒绝,并且对武将群体的势力加以限制,导致与石亨的关系迅速恶化,但同时又疏于防范。

南宫复辟:石亨为什么支持英宗复辟?

英宗即位后,对夺门集团进行了集体大规模升迁。石亨封忠国公,位极人臣,居夺门新贵之首;徐有贞进入内阁;曹吉祥迁司礼太监,总督三大营。

夺门之变发生之时,于谦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是他根本制止不了。他没有制止的条件,没有制止的能力,更没有制止的名义。

南宫复辟:石亨为什么支持英宗复辟?

南宫复辟:石亨为什么支持英宗复辟?

南宫复辟:石亨为什么支持英宗复辟?

首先说条件。事变是在1457年的正月16日晚上,从谋划到发生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并没有经过很复杂的流程。就是几十个人撞开南宫门,抬上朱祁镇闯进紫禁城,就完事了。于谦即便知道了这件事情,也没有时间去应对,他在这边还没召集齐人手,那边太上皇就已经登基并获得群臣认可,就剩几个大臣再反对也无济于事。

南宫复辟:石亨为什么支持英宗复辟?

其次是能力问题。兵部尚书,给人感觉是能掌管天下兵马的大元帅,实际上绝对不可能。明朝时期,兵部尚书只是负责堪合将领晋升,提供后勤装备,制定国家战略。如果只有兵部的大印,没有内阁,司礼监的批准,没用兵符统兵将领们是不会擅自调兵的,否则就是谋反叛乱。所以,于谦调动不了军队,唯一能用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家丁,但是作为一个文官,家丁的战斗力能有几成呢?

南宫复辟:石亨为什么支持英宗复辟?

最后是名义问题。假设于谦提前知道了这次宫变,并且召集了一些人马。那么有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要举什么名义的旗帜?人家朱祁镇是复位,不是篡位!于谦会下命令让士兵上去袭击太上皇?他即便下了命令,会有人去执行吗。军队私自进京已经是灭族的大罪,再去袭击太上皇(很可能是未来皇帝的父亲),士兵们不会那么愚蠢的。朱祁镇只喊一句“只诛首恶,其余不问”士兵绝对会调转矛头先把于谦给绑了。

所以,对于此次事变,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于谦他自己清楚,没有任何办法,他只能等待着事情的最后结果。对于大明来说,于谦的死是冤枉,但是对朱祁镇来讲,于谦在有些事情上确实犯了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