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是欧阳修写的一篇史论,文章对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用来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并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明白历史的兴衰规律。在《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这样写到:“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欧阳修简介;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从这可知,后唐会亡国是因为宠幸伶人,事实上,李存勖宠信戏子,并安排戏子位居高位,但后唐亡国并不只是戏子造成的,李存勖个人的原因更重要,他的自大与盲目造就了后唐的灭亡。
李存勖取得一系列成果以后,想在政治方面进行改革,而这造成了他的亡国。李存勖从政治上打击功臣,使得功臣们对他怨声载道,加之他削弱藩镇监军,动了藩镇的奶酪,藩镇对其纷纷不满。当时他的地位还没有巩固,就开始削藩,据《资治通鉴》记载欧阳修简介:“国用未充,请量留三省、寺、监官,馀并停,俟见任者满二十五月,以次代之;其西班上将军以下,令枢密院准此。”从之。人颇咨怨。”而且李存勖还采取了唐朝对藩镇控制的手段,派宦官去藩镇监军,以此作为皇帝的眼目,此后,李存勖接连颁布了削藩指令,这使得藩镇对李存勖日益不满。最终,在魏博银枪兵的引领下,李存勖兵变而亡,只有伶人善友将乐器覆盖在李存勖身上,放火焚尸。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欧阳修简介:小木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安永丰人。欧阳修年轻时在文学上的声誉很大,官职不高,但是很关心朝政!当时北宋王朝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趋严重。欧阳修积极支持范仲淹改革新政!后被贬到夷陵(今宜昌)当县令。 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城任职!1043年,欧阳修又参与范仲淹韩琪等人的改革。结果新政又失败了,相关人员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争辩!被贬到安徽滁州!才有了醉翁亭记的名篇出现。后又到扬州,颍州应天府任职。 1049年欧阳修回京任翰林学士,到1054年又被贬同州!告别皇帝时,皇帝说别去了留下来编撰唐史吧!于是又任翰林学士编《新唐书》《新五代史》。1057年,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一批人才!也算是政治上最大的建树了!欧阳修一生刚正不阿见义勇为,政治上明理直谏,三次被贬!也算是不错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