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物取外号,主要是作者艺术上的考量病关索杨雄。它可以使人物更加丰满,故事更加丰富有趣,内容向外无限延展。这是《水浒传》的一大亮色。
我们就来粗略的谈谈(我们是普通烟火生活人,不是院科生,不深究?)病关索杨雄。
一病关索杨雄,以外貌特征取外号,凸显形象。如豹子头林冲,脸圆而目光有力度。金钱豹子汤隆,满脸疤痕,凶恶。赤发鬼刘唐,红毛角色,阴险可怕。
二,以兵器取外号的,凸显十八般武器的拿手功夫。如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都是世家独门武艺。双枪将董平,打石将张青,都是绝活。
三,以性格取外号的,人物性情更加鲜活丰满。如霹雳火秦明,挥舞狼牙棒,总是抢先斗阵。急先锋索超,玩命往前。黑旋风李逵,打架杀人管闲事旋风般快、恶、狠。
四,以职业取外号的,定型人物。如神医安道全,梁山的“人民医院”。神行太保戴宗,梁山的“信鸽”、“快递”。轰天雷凌振,梁山的“火炮部队”。
五,以三教九流取外号的,说明身世。如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浪子燕青。
其它类型还有若干,日后再谈。因为题主讲的是病关索杨雄,愚某人就重点谈谈以历史掌故人物衬托人物的类型。如赛仁贵郭盛,小李广花荣,小温侯吕方。
病关索杨雄。关索与杨雄,他们的类同其实只有两点:一是杨雄面色暗黄显病容(身体是健康的),关索多病;二是都用大刀。
读者看到“病关索”三个字,就会想到关索是关云长的第三个儿子,曾名花关索。身世离奇曲折。故事一串串。让人回味无穷。
在《三国演义》中,关索出场的次数不多。一是荆州认父,二是随诸葛亮七擒七纵收服孟获平定南蛮。
但是,关索的名字会把读者的兴味引进带出三国故事,无形中拓展了《水浒传》的内容、意境和读者的感知兴趣。丰满了出场不多的杨雄。
“病关索”杨雄,原是河南人。流落到蓟州,做了蓟州押狱兼行刑刽子手。押狱,就是看管犯人小吏。在《水浒传》里,像蔡福,蔡庆,包括戴宗都是押狱出身。杨雄还有个身份就是行刑刽子手,等于是杀犯人的。这个职位够狠的。
事实上,押狱的职位,根本不像《水浒传》里描写的那样潇洒。像戴宗,杨雄那样的低级小吏,原本也是生活艰难的。
说杨雄的武艺如何?看他的绰号“病关索”。关索,传说是三国时期关羽的三子,武艺超群。那么“病关索”,古代人把病放在人名的前边,并不是指疾病,而是有超过,强似的意思。杨雄脸面略黄,加上武功不错,人称“病关索”。
只是,杨雄名字倒是挺好的,人却是有点窝囊。他等于是被石秀逼着上的梁山。
《水浒传》里梁山108将中称号以病开头的有这么三位,病关索杨雄、病尉迟孙立、病大虫薛永。“病”这个字自古都有好多种意思,最常见的就是名词“疾病”,远一点的解释有“赛过…”、“使…得病”,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绝对不会随随便便起个让后人不理解的称号,那么这样的话,咱们就直接从小说里探究吧~
首先先看病关索杨雄出场的描写:
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以此人都称他做病关索杨雄。再看病尉迟孙立的描写:
孙提辖下了马,入门来,端的好条大汉!淡黄面皮,落腮胡须,八尺以上身材,姓孙,名立,绰号病尉迟。最后看病大虫薛永的描写:
河南洛阳人,靠卖药使枪棒度日,江湖人称“病大虫”。三位病字号的好汉一出场施公就先为大家展示了一下他们的外貌(除了薛永),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前两位有一个共同的外貌特征,就是俊俏的五官下长着一张黄色的脸庞。有读者可能要问,咱们本来不就是黄种人吗为什么小说中还要再次强调他们的肤色呢?车逻辑分析这里的黄脸应该是咱们黄种人正常的肤色有一些差别,或许在宋朝(或许是在元末明初)就被称为“病”,因此我们管他们叫“黄尉迟”、“黄关索”、“黄大虫”都没有问题,但当时为了和“皇”避讳,因此就把“黄”称为“病”了。
历史上杨雄的称号本来叫“赛关索”,称赞他有着比关索还勇猛的武艺,小说中变成了长着“大黄脸的花关索”,就变成病关索了。由于孙立的装扮和装备都和尉迟恭相似,只不过黄黄的脸蛋不符合黑脸尉迟恭的形象,因此他就被称作“病尉迟”(快看,那个黄脸尉迟恭又来了)了。而薛永的祖夫是军官,后来因得罪同僚,不得升迁,到了薛永这一代也没什么出息了,只得靠使枪棒卖药度日,大虫指的是薛永武功不差,犹如猛虎,按照我前面对病的解释可以延伸为薛永皮肤也是发黄的,于是人称“病大虫”。当然还有一种解释为薛永本该入朝为官,无奈流落江湖,无法建功立业,犹如猛虎生病,难以发威,因此绰号“病大虫”。
《水浒传》中好汉们的绰号可谓千奇百怪,其大致有这么几个分类,一是拿动物命名的:如玉麒麟;二是描述相貌的:如青面兽;三是表示性格的:如智多星;四是体现职业的:如行者; 五是直接以兵器命名:如大刀、双鞭;六是展示技能的:如神行太保;七是直接吹的:如及时雨;八是以做英雄做比较的的:如小李广;九是吹牛皮的:如打虎将。施耐庵能为这么多好汉都起合适的外号,不得不说明施老文字功底深厚啊。
文/车逻辑的逻辑
一个潜伏在文史圈的化妆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