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宋案”真正的幕后真凶至今为止还没有定论陈其美,所以你问为什么凶手一定要致宋教仁于死地真的没办法回答。

陈其美:为什么暗杀的人针对宋教仁,而且让子弹带毒?

不同的幕后真凶肯定有不同的杀人理由。比如说有人认为是袁世凯怕宋教仁施行责任内阁制而派人刺杀他陈其美;有人认为是赵秉钧怕宋教仁抢了他的总理位子而派人刺杀他;甚至还有人认为是孙中山或陈其美等革命党人因为国民党内部矛盾派人刺杀他。

陈其美:为什么暗杀的人针对宋教仁,而且让子弹带毒?

在幕后真凶没有定论之前陈其美,谈论杀人原因是没有意义的。

陈其美:为什么暗杀的人针对宋教仁,而且让子弹带毒?

不过宋教仁的死改变了中国近代史进程,使中国失去了一次走向民主共和的好机会,实在让人遗憾。

具体可以看下我的头条文章:一场改变中国近代史历程的谋杀案。

陈仪在国民党人当中,资历匪浅,他的年龄大蒋介石4岁,却与蒋介石在日本的士官学校有同学关系,陈仪是5期学员,蒋介石则为10期学员。

陈其美:为什么暗杀的人针对宋教仁,而且让子弹带毒?

陈其美:为什么暗杀的人针对宋教仁,而且让子弹带毒?

陈仪与蒋介石、宋美龄

陈其美:为什么暗杀的人针对宋教仁,而且让子弹带毒?

辛亥革命枪声一响,陈仪就参加了浙江独立运动,并担任浙江都督府军政司司长。

陈其美:为什么暗杀的人针对宋教仁,而且让子弹带毒?

近代史学家都知道,蒋介石惯于标榜自己的一个主要学历为具有日本陆军大学学籍,当然,这是一个编造、勉强的假学历。

可是,陈仪却在1916年入日本陆军大学学习,而且还是这个陆大1期的优秀毕业生,非但如此,陈仪在就学期间,还深得日本教官赏识,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陈仪,其风头大健,一时无两!

带着日本妻子回国的陈仪当时也想富贵随人,怡然自得,遂与人在上海开垦殖公司,可是,天下并不太平,而陈仪的经历、学历也被当时的孙传芳所欣赏,所以,在1926年,出任浙江省长。

陈毕竟是辛亥元老,也做过民元革命的先锋,所以,北伐战争乍起,陈仪就鼓动军队起事,策应北伐军。

为此事,陈仪被恼怒的孙传芳逮捕,几乎丢了性命,只是因为北伐军迅速的击溃了孙传芳的军队,陈仪才脱出囹圄。

由于孙传芳待陈仪可谓之不薄,由此,这件事,也被一些人说成陈仪背主的一宗公案。

陈仪虽然有几任妻子,但一生无子,只有一个继女,再就是被陈仪视为亦徒亦子的汤恩伯了。

汤恩伯原名汤克勤,小陈仪15岁,清光绪二十四年生于浙江武义,当时的汤克勤家穷身困,下定决心来到杭州,就奔着投考浙江陆军小学,可是,人穷智短,雪上加霜,没有钱坐车去考场,错过了考试时间,在杭州延捱多日,吃饭钱都掏不出来了!

估计是急眼了,汤克勤拼着脸面,上书当时的浙江都督府军政司长陈仪,哀哀求告,陈仪恰好又兼职浙江陆小的校长,就破例收留了汤克勤。

一直穷困无路的唐克勤自从得遇陈仪这个生命当中的贵人之后,真是一路青云直上,再无蹭蹬之苦!浙江陆小毕业之后,陈仪直接出钱资助他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8期步兵科就学,1927年毕业之后,恰值蒋介石北伐军用人之际,陈仪把他推荐给了蒋介石,使得汤克勤直接进入北伐军南京总司令部,参谋军事并任作战科长,重要的是,直接接触了蒋介石。

而到了1932年,陈仪还是觉得要把自己这个义子更快的提拔到军事实权岗位上,他又大力活动,使得汤升任国民革命军第89师师长。

汤为了对陈仪的恩情永志不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恩伯”,以此表示不忘陈仪对自己的提携、照顾之恩情,并且经常信誓旦旦的说,生我者父母,再生之父即陈仪也!

陈仪其人,虽然军事名校出身,日本陆大的老资格,但是,于军事素养确乎一般,身为国府二级陆军上将,没有亲自指挥一次大的战役或军事行动,而在现实政治上,他的嗅觉却很灵敏。

他早年做过清王朝的官,也在袁世凯手下混过,军阀孙传芳一度又很赏识他,但是,这些都没能羁绊住陈仪,他斩关夺隘,随着潮流起伏,没有被时代所抛弃!

抗日战争期间,因为陈仪的妻子是日本人,加之自己日本陆大一期的资历,对于日本问题,陈仪有很新锐的认知力。早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陈仪赴台湾参加日本人的“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当时就对日本人统治台湾其间经济迅速增长感触颇深,之后,陈仪不断派人去台湾考察,并且详细的写出了《台湾考察报告》,上呈国府,希望距离台湾最近的福建先学习台湾的经济制度。

陈仪代表盟军与国民政府接受日寇投降

正因为陈仪对台湾、日本问题的熟悉,所以抗战刚一胜利,陈仪就被任命为台湾行政长官,随美军将领迅速抵台,代表中华民国政府及同盟国,接受台湾日本总督兼司令安藤利吉的投降。

在陈仪的一生当中,“二二八事件”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应该都是他军政生涯当中重重的一笔。

1947年4月28日,陈仪治下的台湾爆发了后来史称为“二二八事件”的大事,由台北市的一件私烟查缉引发的血案,触发2月28日台北市民的请愿、示威、罢工和罢市,抗争与冲突在数日内蔓延台湾全岛。

大量的台湾籍日本复员军人首当其冲,他们抢夺武器,占领军事要地,攻击政府机关,甚至由日本海军自杀艇队员组成的“若樱敢死队”参与其中,高举日本战刀,高唱日军战歌,打出口号,杀尽外省人!

当时的国民党中统局台北站吓得急电南京;

“此次参加台湾暴动者多属前日军征用之海外回来浪人(海南岛回者为甚),全省约计12万人。”

几天之内,大陆赴台的公职人员竟然被打死打伤近千人。

对于台岛形势,陈仪力主严办,他上陈蒋介石,请求援军上岛。

陈仪主政台湾

在镇压“二二八事变”这件事情上,陈仪一直是被人诟病,以至于陈仪即将被蒋介石处死的时候,很多台湾人弹冠相庆,竟然等在刑场路上一小天,准备下臭鸡蛋等污秽之物,要在陈仪生命的最后一刻,羞辱于他。

但是,陈对这样事件的处置,虽然铁血过甚,也彰显出他勘透问题实质,雷厉风行的手段和政治敏锐度。

陈仪的一生,擅长于政治博弈,喜欢运筹帷幄,对于政治机缘的把握也是恰到好处,可是,也许正因为如此,最后数年之间,就有些颇为自负,比如,蒋介石表面上宣布下野,回到老家浙江,与当时的浙江省府主席陈仪晤见之际,这陈仪竟然鬼使神差的给老蒋上起课来,让蒋介石拿得起,放得下!

蒋介石是什么人啊?他自诩为孙中山的继承人,集中华民国党政于一身的人,即使不干这个总统,还有国民党总裁的名号和实力呢,环顾国民党内,谁敢说希望蒋介石息影山林,脱离政治?

而陈仪正是因为这样的自负,竟然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蒋介石对于陈仪一直是很器重和重用的,1948年6月的时候,再次任命陈仪为浙江省主席。

已经65岁的陈仪于政治上绝对是明光敏锐,他已经料定蒋家王朝即将土崩瓦解,这是他的过人之处,当他决计筹划以江浙之地,投向中共的时候,也是开明练达,正确而明智的选择。

可是,正因为自负,过于相信自己的义子汤恩伯,以为自己筹划于内,以义子汤恩伯上海警备司令的身份响应在外,即可“开放长江若干渡口,迎接解放军过江”,甚至替汤恩伯拟定好了汤要做的具体“八条主旨”和“五项条件”。

汤恩伯当时的具体想法笔者难以尽知,可是,当蒋介石派蒋经国来至在上海,将上海120万两黄金和巨量的战略物资交给汤全权处理之后,汤恩伯旋即出首了,什么父子之情、师生之谊,当年的唐克勤都把这些全抛却到九天之外了!

即便如此,陈仪尚且还有一线生路,当此之时,为了稳住陈仪,汤恩伯依计仍然与陈仪虚与委蛇,这期间,陈仪也感觉到危险在身边,甚至当被诱骗去台湾之时,他也可以不去,中共情报人员两次急电报警,陈仪犹然以为自己可以应付,直到上了飞机,才感觉大势已去,公然在飞机上鼓动飞行员反正,和他一起起义,送他去当时的北平,这已经无济于事,徒增笑柄。

羁押期间,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林蔚曾经劝他向蒋介石认错,写个悔过书,蒋允许恢复其自由,但遭到陈仪拒绝。

由于陈仪的资历与历史,张群、顾祝同等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也向蒋介石求情,但均被蒋介石拒绝。

陈仪最后的遗嘱至为简单,要求身后火化处置。据此有人认为,这是痛恨汤恩伯出卖自己,不给逆子叛徒以吊唁忏悔的机会!

陈仪从容赴死

陈仪的一生,虽然投奔光明的最后一搏由于处置适当而身死,但是,他的选择是正确的,特别是在最后主政浙江其间,力主释放了100多名中共政治犯。

当解放军抵近长江时,蒋介石曾经提出了“京、沪、杭三角地带大决战”的军事计划,陈仪竟然以“保护西湖风景名胜”为由,在杭州地区布置了“不设防”,进行抵制。

在“二二八事件”之后,陈仪有感于自己的际遇与性格,曾经写到:

“事业平生悲剧多,循环历史竟如何,痴心爱国浑忘老,爱到痴心即是魔!”

最后的陈仪,坚持正义,选择了光明,得到了人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