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有许多交代的比较隐晦的事实,这与作者所处的环境有关朱虚侯刘章。只看“本纪”里和西汉有关几处就可见端倪。

朱虚侯刘章:《史记》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高祖本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朱虚侯刘章。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朱虚侯刘章:《史记》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古时候,圣人出生的往往有神迹,刘邦也不例外朱虚侯刘章。但如果说是刘媪与人野合…

朱虚侯刘章:《史记》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史记》不设《惠帝本纪》,却设立《项羽本纪》和《吕太后本纪》。在位7年的帝王不设本纪,两个没当过帝王却记入帝王之中…

《吕太后本纪》: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看透了当时的事态…

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如《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里关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记述…

#原创#

朱虚侯刘章:《史记》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强调一下,大臣们从未推选刘襄为新帝!只是吕后驾崩后,刘襄的弟弟朱虚侯刘章秘密给齐王刘襄写信:让他起兵,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刘襄、刘章、刘兴居三兄弟都是刘肥的儿子)在京城为内应,如起事成功诛灭诸吕,让刘襄继帝位,刘襄起兵就是冲着帝位去的!刘襄起兵后,吕氏宗族让看似对吕氏一族无抵触的灌婴,领兵去征伐刘襄。但灌婴走到荥阳时不走了,等刘襄的军队来后合兵一处杀回长安,而此时京城长安内,功臣派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联合皇族派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发动政变。与起兵的刘襄里应外合诛灭了吕氏一族。

朱虚侯刘章:《史记》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刘襄、刘章、刘兴居在诛灭吕氏一族中,功不可没,尤其是刘襄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在公元前180年9月,刘邦的第四子,23岁的代王刘恒,却在代国都城接到立即进京,继任大统,登基为帝的消息,此时离吕后去世不到两个月。

朱虚侯刘章:《史记》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也就是说功臣派,从未把立有大功的刘襄列为新帝的人选!

朱虚侯刘章:《史记》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其实当时的后少帝还在帝位,惠帝的四个儿子都在,有人说那不是惠帝刘盈的孩子,其实都是,只是不是张嫣所生,吕后把这些孩子的母亲都杀了,都归为张嫣所生。

朱虚侯刘章:《史记》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现在功臣派要废掉后少帝,另立新君,原因就是:这个孩子是吕后扶持上位的,一旦长大亲政后,必然要找这些诛灭吕氏的大臣算帐。

朱虚侯刘章:《史记》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那就另立新君,谁能参与新帝的选择,进入这个推举新帝委员会的班子呢?根据《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世家、张丞相列传,灌婴列传记载:陈平、周勃,灌婴、张苍,都是诛灭吕氏一族的功臣,陈平是右丞相,太尉周勃,大将军灌婴,御史大夫张苍这四功臣进入推举新帝委员会的班子。

朱虚侯刘章:《史记》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还有一位皇族派成员:琅琊王刘泽,也进入推举新帝的班子,刘泽是刘邦的近亲,还是吕后的外甥女婿,吕后执政时封为琅琊王,割齐王刘襄的一个郡,琅琊郡为他的封地。这样推举新帝班子的成员共五人。

朱虚侯刘章:《史记》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谁可以进入新帝候选的名单?也就是推举委员会选新帝的标准是什么?①血统要纯正,必须是刘邦的子孙。当时与刘邦血缘最近的,有他的兄弟楚王刘交,有他的仅存的两个儿子: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还有就是他的孙子们。②要弱势,当然这个功臣派嘴上不能明说。当时刘邦尚在人世的兄弟只剩楚王刘交,刘交年龄很大了,功臣派也不愿选一位有经验有能的老者为新帝,不好驾驭,这样刘交被排除。

刘邦尚存的两个儿子,代王刘恒与淮南王刘长,功臣派愿意选刘恒:①二人中刘恒居长②刘长是吕后养大,万一哪天刘长翻旧帐,为吕氏出头,功臣派就遭了大殃!

再来说说刘邦的孙子们,刘邦有很多孙子,但当时以庶长子刘肥的三个儿子:刘襄,刘章,刘兴居最优秀,最抢眼,尤其是刘襄!

可是功臣派的这四个人,还有琅琊王刘泽根本就不考虑刘襄!为什么呢?就因为刘襄太优秀了,当时已经是一方诸侯王,齐王。又是刘邦的长孙,在诛灭吕氏一族中奇功居伟,他的才能、眼光、魄力、勇气都太抢眼。在君臣间,本来就是君为强势,臣为弱势,功臣派更不愿意选一位太强势的新君。

还有那个皇族派的刘泽,他恨死了刘襄,为什么呢?刘襄起兵之前,曾派齐国郎中令跑到琅琊国对刘泽说,齐王刘襄要起兵诛吕,但齐王年轻不会带兵,你是有经验的老将,请你去齐国帮齐王出谋划第。谁知刘泽一到齐国就被刘襄扣住,郎中令又去琅琊国把刘泽的军队调到齐国。

刘泽一时政权,军权全失,人又被软禁,刘泽能不恨刘襄吗?刘泽想法子,对刘襄说你放我入京,去游说大臣们助你伐吕,助你早登帝位,你把我扣在这里又不起任何作用。利令智昏的刘襄真的相信刘泽,放刘泽入京。

刘泽非但不会推举刘襄,还会极力阻挠。那么刘邦的兄弟不会选,刘邦的孙子不敢选,那只能从他所剩的两个儿子中选,就只有两个候选人了: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

这两个人中,刘恒居长,母家薄太后家势单力薄,而且刘恒看起来懦弱,当初吕后让他去条件更好的赵国接任赵王,刘恒都几次推辞,表示愿替母后戍边代国,这也是吕后当初放过刘恒,刘恒幸免于难的原因。

而淮南王刘长是由吕后带大的,功臣派们也不敢推举他,怕他向着吕后,为吕氏一族报仇。

刘恒就成了功臣派们选中的新帝。可是,刘恒真的是一位弱势皇子吗?刘恒登基后一系列举措真让功臣派们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