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袁术失败后,不止是想投靠袁绍,甚至要把“帝号”让给袁绍,这证明给袁术确实穷途末路了袁术和袁绍。以袁术的野心和尿性,但凡还保留一些实力,是不可能完全投靠一个势力的,哪怕找个小地方继续享受当皇帝的美梦,或者投靠个小势力再找机会吞并,不可能连帝号让给别人。实际上,袁术被曹操,刘备打和狼狈不堪时,本来是要想投奔旧部的,可见他还抱有侥幸心理,结果被雷薄,陈兰所拒,这才投靠的袁绍。而袁术最终选择他之前看不起的袁绍,绝非只是同宗兄弟的原因。
众所周知,袁绍和袁术都出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大族,都是东汉司空袁逢所生袁术和袁绍。不同的是袁术是嫡子,袁绍虽然长得帅,但是却是庶出,又过继给了伯父袁成,所以在身份上自然不如袁术。但是偏偏袁绍和袁术又在东汉末年的朝廷里最为活跃,又同样具有一定的名望,又都是董卓重点拉拢的对象,基于此,二人暗中较劲肯定是跑不了了。特别是在讨董联盟期间,袁绍成了盟主压过袁术一头,这自然让袁术不爽,又因为袁术有自立之心,于是反对袁绍,韩馥打算立刘虞为帝的意图。虽然这个计划,最终因为宗室刘虞自己拒绝称帝而告终,但是,却让袁绍和袁术之间矛盾爆发的基础,也为袁绍和曹操的关系破裂埋下隐患。
讨董之后,东汉末年的军阀形成了两极,一个是袁绍为首,包括曹操,刘表等诸侯的阵营,一个是袁术为首,包括公孙瓒,孙策等诸侯阵营,是为“二袁争霸”袁术和袁绍。虽然,这时是袁绍和袁术两个阵营的大爆发,但是袁绍和袁术之间并没有直接进行大规模武装冲突。比如,袁绍主要和公孙瓒争夺北方,曹操主要打击袁术,包括左右摇摆,在夹缝里生存的刘备,吕布。袁术最后的失败正是称帝后,众叛亲离,先后被吕布,曹操,刘备等人的打击下,才走投无路的。这也正说明,袁术一称帝,就等于和曹操,刘备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曹操此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是东汉宗室,落在这两人手里,绝对没有好结果。
因此,形势也逼得袁术只能向自己之前看不起的同父异母的兄弟袁绍靠拢,因为袁绍此时也和曹操貌合神离了,根源还是跟“帝位”有关。袁绍本来是讨董联盟的盟主,后来又是“二袁争霸”的霸主,拥有绝对的政治优势和实力,所以,还曾经一度很大方的给只剩兖州三城,又遇饥荒的曹操伸出“橄榄枝”。可是,自从曹操迎来汉献帝后,袁绍又拥立刘虞无果,失去政治优势,自然就很不爽了,逐渐有吞灭曹操之心。再加上“二袁争霸”的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袁术从兵精粮足到众叛亲离,早就外强中干了,那么军阀之间的矛盾自然转移到曹操和袁绍之间,并越来越突出,最后爆发官渡之战,这是后话。
所以,袁术在走投无路,接近败亡时,选择投靠袁绍,又把帝号让给袁绍,绝非因为同宗兄弟关系,而是最后还无奈之举。换句话说,假如控制着北方四州之地,兵强马壮,又是最强大的军阀那个人不姓袁,袁术也依然只剩下投靠北方一条路可走了。只是,袁术在路上遭到刘备的截击,最终还是没能抵达,就发病而亡了。
袁绍和袁术兄弟俩都兵多将广,比较起来,哪一方能更占上风呢?咱们来检点一下。
先看看袁术手下的将领:
1.纪灵
这是袁术麾下第一猛将,兵器是一把五十斤重的三尖两刃刀,武艺高强,曾经与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但气力不加,大叫稍歇。后来这厮又与张飞对阵,张飞可不惯他毛病,根本不给他叫暂停的机会,战不十合,就一矛挑翻了他。
2.余涉
余涉的武艺应该也算不错,这位就是汜水关前在上将潘凤之前去迎战华雄的那个“骁将”,但战不三合,就被华雄秒了。
3.张勋
除了纪灵外,这个张勋是最受袁术重用的大将了,应该武艺不错,但没有厮杀的纪录。袁术曾经派他去攻打吕布,吕布一来,这厮自知不敌,吓破了胆,退兵二十里坚守待援。袁术死后,他率残部退走,被刘勋俘虏了。
4.桥蕤
这位也是袁术比较信重的大将。但他武艺不精,与曹军做战中,被夏侯惇一枪挑落马下。
5.陈兰、6.雷薄
这两位与袁术面和心不和,墙头草式的人物,被陈登几句话就劝得反戈一击,后来落草为寇,当了盗匪。武艺应该很普通。
7.韩暹、8.杨奉
韩暹曾经保护汉献帝君臣东行,立下功劳。杨奉手下有个猛将就是徐晃,很厉害。但韩暹和杨奉武艺都不行,后来被刘备诱捕干掉了。
9.李丰
这位曾经和吕布交过手,三个回合就被吕布一戟刺伤了手,仓皇败逃。能从吕布戟下逃出一条命来,也算是不简单了。
袁术败后,李丰被曹军俘虏杀害。
10.陈纪、11.乐就、12.梁刚
这几位估计武艺不会比李丰更强,没有什么表现,曹操击败袁术后,俘虏了他们,全部杀掉。
除了以上几位,袁术手下还有一个非常强悍的人物――孙策。
如果孙策为袁术效力,那么他的几个部下:程普、黄盖和韩当则都为袁术所用,那可就厉害了。程普能和太史慈大战三十回合,黄盖和韩当也差不到哪里去。而孙策的武艺更不用说,江东无敌。
那么再看看袁绍麾下的猛将们:
1.颜良
这位太厉害了,三合杀宋宪,一合斩魏续,二十合击垮徐晃,吓得曹军“诸将栗然”,其武艺不在关羽、张飞之下。
2.文丑
和赵云恶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的猛将,一对二打败张辽和徐晃的联手夹击。
3.高览
能与许禇硬撼的猛将。
4.张郃
与张辽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后期曹魏阵营中的擎天柱。
5.麹义
这位比颜良更受袁绍的重用,地位更高,通常是作为统兵大将来使用的。死得比较可惜,被赵云在乱军中突杀。
6.淳于琼
被袁绍赋予重任,镇守乌巢囤粮重地,但酗酒误事,遭擒后释放,被袁绍所杀。
7.韩猛
与淳于琼一同镇守乌巢,负责往来运输。
8.蒋奇
救援乌巢途中被张辽斩杀。
9.吕旷、10.吕翔
袁绍手下部将,武艺一般,新野之战中被张飞和赵云杀死。
11.马延、12.张顗
武艺普通,赤壁之战中都被甘宁一合斩杀。
13.焦触、14.张南
袁熙部将,投降曹操。武艺一般,后在赤壁水战中被韩当、周泰斩杀。
两相比较,我们发现,还是袁绍麾下的猛将的实力要更强一些,河北“四庭一柱”不是开玩笑的,个个都勇猛善战。如果两方对战,袁绍要占据上风。
如果孙策要加入袁术阵营,那袁术的势力暴涨,孙策智勇双全,部下皆能征惯战之将,具备与袁绍相抗的实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