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有一个关键因素存在——天子袁术和袁绍!
我们常说一句话,”出来混,什么最重要袁术和袁绍?“,最重要的是TMD——出来!
同样的道理袁术和袁绍,三国时期,谁都想奉天子以令不臣,谁也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关键是你得手上有天子才行。
没有天子,谁向你臣服,你又能令哪路诸侯呢?
无论是袁绍,袁术,刘表实力有多强大,说破大天,也只能是一方诸侯而已,他们的官职、地位也相当地高,可是再高,能高过皇帝去吗?
汉献帝刘协虽然没有一点权力,但是他代表的是大汉正宗,皇帝尊号,从理论上来说,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他老刘家的,不管曹操也好,袁绍、袁术、刘表、孙权等人在各自的地盘多么的人五人六,见到了汉献帝刘协,该下跪还得下跪,该三呼万岁,还得扯着喉咙喊。
自从董卓在长安那么一闹,天下就算是彻底地乱了,汉献帝刘协别说拥有皇帝的权力了,能混个肚子饱就不错了。
可就这么一个屁权力没有的皇帝,却有着一个所有诸侯都无法获得的身份——皇族。
所有诸侯都想驾驭天下,统领群臣,却没一个敢推翻汉室,自立为帝,刚开始都没人敢这么干,势力最大的袁绍连想都不敢想,后来称帝的袁术怎么样了?死得是相当的惨。
不是诸侯们不想当皇帝,而是不敢。谁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是全天下的公敌,说到底,天下还是姓刘的。
既然不能当皇帝,又想享受皇帝的权力,怎么办呢?
把皇帝捏在手上,你说话,他听话,把你的话变成皇帝的话说出来不就行了吗?对,把刘协弄来当傀儡,这事儿就成了。
想到这点的人不止是曹操,动这个歪脑筋的还有袁绍。实话实说,袁绍的实力、地盘、人马比曹操强大太多,天下九州,这货就占了四个,全国一半的人口兵马都落在他和兄弟袁术手中。
可惜的是,袁绍有这个想法,却没有那个智商,他的谋臣田丰一直劝他,将近在咫尺的汉献帝刘协接河北来,捏着皇帝,加上自己手上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天下诸侯哪个敢不听话?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袁绍把汉献帝接来会有多大的好处,一手是圣旨,一手是刀兵,天下可定。可是袁绍这货硬是没干,为啥?因为他认为把皇帝弄来了,自己天天上朝跪着喊万岁,让他觉得不舒服。
格局,格局问题啊!
袁绍没干,那就白白地便宜了曹操了,曹操马不停蹄地将汉献帝接到了许都,对汉献帝刘协那是一个好啊,摆弄来摆弄去,活生生地将自己整成了丞相,后来加九锡,受封魏王,天下局势更是随之而变。
曹操的势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官渡之战后,干掉了袁绍,灭了袁术,天下其实有半壁已经落入了曹操之手。
至于说到袁术和刘表,这两人完全是有心无力,他们也想捏着汉献帝,可是实力不允许啊。袁术要接汉献帝,他哥袁绍能答应?刘表就更别提了,他完全没有那个想法,刘表在荆州经营了十多年,完全当自己是土皇帝了,他既不想匡扶什么汉室,更不想捏个皇帝在手,当天下诸侯的靶子,只想着守着荆州这一亩三分地,混吃等死得了。
在三国那个时代,想玩“奉天子以令不臣”,只凭想法是不行,还得要有实力,但是只有实力没有格局,那也是成不了多大气候的。
主要是为了争权
袁绍、袁术都是司徒袁逢的儿子,只不过一个是大老婆所生,一个是小老婆所生。袁术是大老婆所生,属嫡子,袁绍虽比袁术大,但是是庶出,可袁绍又过继给伯父,又变成长子,成了名义上的掌门人。而且在社会层面也得到承认,在十八路人马联合讨伐董卓时,大家一至公认袁绍为盟主。这让袁术很不舒服,凭什么让丫的顶了我的位置?因此,处处与袁绍作对,最后不如单干,在淮南建之根根地。
要说袁术自己称雄一方也无可厚非,可他偏偏拉扰袁绍的对头陶谦、公孙赞对付袁绍,这就有点过了。咱哥俩的事哥俩解决,扯上外人干嘛?一怒之下,联合刘备,曹操灭了陶谦,也灭了公孙瓒,让你小二子知道疼。
常言说得好,不作死就不会死,后来,袁术竟起当皇帝,自己称起帝来。这一下,玩大了,超越了游戏规则,人人都有理由打他,一下子被打残了,这才想起哥了。哥说你来吧,咱必尽是兄弟,我去接你,谁知半路上杀出个正义凛然的刘皇叔。结果兄弟面没见上,袁术气死了。
不过老袁家兄弟不和可能是传统,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后来如出一辙,好像是袁绍袁术的翻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