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的阵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也有问题中日甲午海战。没有问题是说他的阵型在当时算是好的,也是对的,说他存在问题,是因为他的阵型变形没有完成,没有完成开阵。
图为定远舰模型,可见其巨大的船腰舰炮中日甲午海战。
这里首先强调一下,北洋海军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国家海军,甲午时期的北洋海军已经是当时官方规定的海军了,他不是水师,是海军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海军的阵型在向前冲击的时候,需要完成最后一步,也就是开阵,这个开阵就是军舰两两一组,朝向不同的角度冲击敌人的舰队大阵,但是之所以没有完成开阵,是因为旗舰在开战后不久就丧失了指挥能力。
图为日本海军的三景舰,他们也采用舰首对敌的火力布置但是无奈才选择了抢T头,只能发挥侧舷速射炮火力,但是歪打正着了。
北洋海军的旗舰是定远号铁甲舰,海军的提督丁汝昌就在定远舰上坐镇指挥,定远舰装备有305毫米的大口径架退式舰炮,炮塔的布局采用船腰交叉向前集中火力的布局,炮塔的样式是露炮台,这是一种先进的设计,在当时,电力驱动的机械功率很低,机械结构复杂偏重,如果整个炮塔转动,消耗的能量和时间更多,而露炮台则只是舰炮转动,炮塔不转动,传动机械较轻,故障更少,而且速度更快,当然,加上炮罩后,防护也有一定保障。
图为当时国产的平远号铁甲舰的模型,也是一种火力在船头集中的布局。
丁汝昌指挥着定远号铁甲舰,在甲午海战中开了第一炮,因为他的火炮射程最远,威力最大,这样的先打第一炮,对于鼓舞士气非常重要,然而,就是这一炮导致了定远舰舰桥发生猛烈震动,恰巧有一颗螺丝松动,一个木质甲板忽然就断裂掉落下去,丁汝昌腿卡在了舰桥中,造成了负伤,同时也使得人们在拉救他的时候,旗舰暂时失去了指挥能力。
图为平远舰。
而当时日军速射炮更多,炮火猛烈向定远舰集中,迅速就打的定远舰燃起火焰,其他军舰看不清旗舰的指挥信号,一直等待开阵命令的下达,结果直到济远舰逃脱大阵,向回奔逃,并且在逃跑途中撞沉了广甲舰,定远才恢复了指挥,但是此时,日军的第一游击舰队已经赶到,分离了北洋海军的左右阵型,济远逃跑让北洋大阵的左翼彻底暴露,此时已经处于劣势。
图为日本的三景舰模型,可见其大口径的舰炮是朝向舰首方向的。
在当时,伊奥丽莎海战对于铁甲舰的发展思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次海战中就是舰首对敌的战术取得的优势,加上纳尔逊当年打赢特拉法加海战用的也是舰首对敌的冲击阵型,因此铁甲舰一开始的发展思路也是舰首对敌,发展冲角等撞击战术,反倒是日本强占T头属于无奈之举,可是当时正值速射炮,也就是管退火炮大发展时期,大、中口径的管退火炮威力巨大,射速有保障,结果恰好就在那个历史转折点上,甲午海战爆发了,于是北洋海军也就难以回天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