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生比前半生幸福雍正最宠爱的妃子,死后远比生前风光,是对德妃最好的总结和评价。相信许多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都会对德妃比较熟悉。不错,她就是剧中康熙的贵妃,皇四子胤禛与皇十四子胤禵的生母,后被尊为册封为孝恭仁皇后。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历史上德妃地位如何?为何生下胤禛后要交给皇后佟佳氏抚养?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历史上德妃地位如何?为何生下胤禛后要交给皇后佟佳氏抚养?

↑德妃/孝恭仁皇后画像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历史上德妃地位如何?为何生下胤禛后要交给皇后佟佳氏抚养?

正史中关于德妃的记载很少,通过查阅《清史稿·后妃传》可知,德妃为乌雅氏,系护军参领威武之女,按照满人选秀规定入宫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就出身而言,作为参领之女的乌雅氏,可谓比较卑微。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历史上德妃地位如何?为何生下胤禛后要交给皇后佟佳氏抚养?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历史上德妃地位如何?为何生下胤禛后要交给皇后佟佳氏抚养?

乌雅氏十三岁入宫(一说十四岁)雍正最宠爱的妃子,五年后生下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母凭子贵,乌雅氏于次年被册封为德嫔,开始有了名分。

↑皇四子胤禛画像

之后,德嫔又诞下皇六子胤祚(六岁夭折),被册封为德妃。后来,德妃又为康熙生下了皇十四子胤禵。除了胤禛和胤禵外,德妃还曾生育了三名公主,不幸的是仅有一位长大成人,嫁给了舜安颜。

↑皇十四子胤禵画像

按照清朝皇室的规定,后宫中身份卑微的女子生下皇子后,无权自己抚养,需由皇帝制定他人代养。乌雅氏初入宫时,不过为一名宫女,后得康熙看重而生下了胤禛。由于当时乌雅氏没有名分,不具备抚养皇子的资格,因而胤禛被交由身份更高的佟佳氏抚养。

在生下胤禛后的第二年,乌雅氏被立为德嫔,后又被册立为德妃。可以说,胤禛的出生改变了德妃的命运,也让其有机会亲自抚养了皇十四子胤禵。相对而言,德妃的前半生算不上幸福,而是托两位皇子之福才不断提升了自己的身份。

↑胤禛、胤禵与生母德妃/《雍正王朝》剧照

康熙驾崩后,皇四子胤禛继位,即历史上的雍正帝。此后,雍正尊其生母德妃为皇太后,并拟定了仁寿皇太后的徽号。然而不幸的是,还未等举行典礼,德妃便因病逝世。德妃死后,雍正为其选定了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死后的德妃要远比生前风光,因为她已然是皇帝的母亲,自然享有无上荣耀。德妃死后,原本出身不高的母家全族,也被雍正抬旗,改为正黄旗。这种待遇和殊荣,是并不多见的。

德妃死后被以皇太后的身份葬于景陵,成为陪伴康熙大帝的伴侣,这也算是一个非常荣耀的结局了。

↑景陵

古人讲“母以子贵”,可到了宜妃这里,却成了“母以子卑”!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历史上德妃地位如何?为何生下胤禛后要交给皇后佟佳氏抚养?

康熙爱妃,入住翊坤宫时间最长宜妃郭络罗氏,曾经多次出现在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由邓婕饰演的这个角色美丽多姿、风情万种,是康熙外出私访时必带的人物之一。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历史上德妃地位如何?为何生下胤禛后要交给皇后佟佳氏抚养?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历史上德妃地位如何?为何生下胤禛后要交给皇后佟佳氏抚养?

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宜妃深受康熙宠爱,每次康熙出征,都会命人向她书信报平安,还把当地土特产送回来赐给她,虽然不是独一份,却也不多见。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历史上德妃地位如何?为何生下胤禛后要交给皇后佟佳氏抚养?

宜妃的生父名叫“三官保”,为驻防大清故都盛京的佐领,掌管盛京内务府关防印。这个官职虽然属于正四品武官,不算太高,但却属皇宫直属,同军中其他普通佐领不可同日而语。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历史上德妃地位如何?为何生下胤禛后要交给皇后佟佳氏抚养?

当年康熙皇帝出巡盛京,有两次就驻跸在宜妃父亲的家中,这份殊荣在后宫所有妃子中绝无仅有。

宜妃为康熙生下三个儿子,即五子胤琪、九子胤禟、十一子胤禌,由此也可以看出,宜妃多次侍寝,足见其和康熙的恩爱关系。

故宫里有一个庭院名叫翊坤宫,清朝时期住在这里的都是历代皇帝最受宠的妃子,比如雍正的年妃、为乾隆生下十公主的惇妃、与储秀宫打通后住在这里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后叶赫那拉静芬、溥仪时期的婉容等。

在所有人中,住在翊坤宫时间最长的是康熙的宜妃郭络罗氏,自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有近半个世纪之久。

因子得祸,康熙死后被雍正斥责前面说了,宜妃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五子胤祺被康熙封为恒亲王,也足以见证康熙对这位爱妃的宠爱。

但同时她还生了一个九子胤禟,看过《雍正王朝》的人,一定会对苗海忠饰演的九阿哥印象深刻,口蜜腹剑,笑里藏刀,活脱脱一副奸人形象。

历史上胤禟到底是不是这样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他是八爷党死忠的核心成员,却又是四爷党的死对头,坚定反对者。

四爷党即胤禛一派,后来胤禛接了皇位,成为雍正皇帝,清理政敌,胤禟自然无处可逃。

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这段历史是由胤禛书写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自然也都是胤禟的种种不堪。

一朝皇帝一朝臣,康熙死了,儿子的政敌接位,宜妃对胤禛又没有什么大恩,你说她的命运还能好到哪里去?

报复很快就来了。

康熙出丧期间,正值宜妃病重,于是她便让人抬着坐在软榻上去奔丧,其实这已经是违制,不过因为她是先皇妃子,属于现任皇帝的母辈,从情理上讲,现皇是不会过分挑剔的。

可谁让她是九阿哥的生母,雍正毫不客气,当场对她进行斥责,说她全然不知国体,如果今后不改,一定要按照国法治她的罪。

这还算是留了面子,只是斥责,没有治罪!

关于宜妃的僭越,二月河在《雍正王朝》中也有描写,那是康熙刚刚晏驾之时,一众太妃下跪,这宜妃竟然跪到了雍正生母乌雅氏前面,当时就惹得雍正心中十分不悦。

此时的宜妃心里既苦又怒,可今非昔比,正所谓人走茶凉,只不过走的是康熙,凉的是自己。

(上图:胤禟画像)

宜妃的儿子里,老五是亲王,怎奈生性纯良却懦弱,老九是贝子,怎奈生性聪明却狡诈,母以子贵,这两人却都没能让自己的生母换来尊荣。

当然,罪魁祸首还是老九胤禟,他与胤禛处处作对,恨屋及乌,雍正不待见他的生母自然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幸有五子,宜妃得以善终宜妃的儿子中,皇五子胤祺在康熙四十八年三月的时候,同三哥胤祉、四哥胤禛一起被封赐为亲王,康熙老皇帝对这个五儿子很喜欢,一是因为他乃宠妃所生,二是因为这个儿子心性甚善,为人敦厚。

康熙年间九王夺嫡的腥风血雨中,胤祺保持中立,从不参与,所以胤禛即位后,对这个五弟弟虽然谈不上亲厚,却也没有难为他。

当时,宜妃住在宫中已经成了雍正的心病,他担心外面的九阿哥会通过宫中的生母打探皇宫秘密,便安排密探监视宜妃及她身边的侍从。

时间长了也不是办法,于是登基不久,雍正便让宜妃迁出皇宫,到她儿子胤祺那里居住。

老皇帝死后,留下的妃子们如果宫外有独自开牙建府的儿子,是可以迁居的,所以,雍正这么做虽然有私心,但也是有例可循。

实际上,迁出皇宫对宜妃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她肯定也不愿意在皇宫过被人监视居住的日子。

出宫后的第十一个年头,也就是1733年,宜妃病亡,她的生年无考,但根据她的履历看,享年应在七十岁左右。

这算得上是长寿了。

不过,宜妃虽得以善终,其实内心也是很苦的,雍正四年,九子胤禟被圈禁而死,雍正十年,五子胤祺病薨,两个存活的儿子都死在了自己前头。

而她本人虽是康熙宠妃,却在康熙死后,没被雍正封为太妃,后来到了乾隆那里,尊封先朝妃嫔为太妃时,她又一次被排除在外。

这一切,都源于她有一个被改名为塞思黑的儿子——胤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