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最高长官御史台,与右都御史同掌都察院,轶正二品,并与六部平行,合称为九卿。明初左都御史地位稍低于右都御史,后明官制改为尚左后,左都御史的地位开始高于右都御史。

御史台:明朝的左都御史是什么官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御史台:明朝的左都御史是什么官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御史台:明朝的左都御史是什么官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御史台:明朝的左都御史是什么官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将元所设的御史台改名为都察院,主掌监察御史台、弹劾及建议之权,简单而易概就是“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明都察院设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各一名,下辖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和十三道监察御史。其中十三道监察御史掌地方监察,负责全国各州府县的官员考察和举劾的权利,每道七至十一人,编制大概在一百一十人上下,轶正七品。

都察院除了拥有监察机构,还下设经历司御史台、司务厅、照磨所和司狱司等机构。其中经历司掌收发内部公文、司务厅掌收集及整理外省衙门文书,并分别呈堂、发司,同时管理都察院的书吏和工役、照磨所掌都察院的文书和卷宗,及司狱司掌都察院监狱事务。

而都察院的御史们权利不仅仅只是对官员进行监察和弹劾,遇到一些官员违法乱纪之事时,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之权,可以说都察院的权利极大。而当遇到重大案件时,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亦或右都御史还会与大理寺、刑部的长官们一起交进行三司会审,以此来做出最终的审批。同时在明朝当官员升迁亦或嘉奖的时候,都察院的长官们会会同吏部等长官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借此来决定是否要升迁亦或嘉奖于此官员。所以简单的说明朝的都察院就等于我们现在的中纪委,而左都御史就等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

此外都察院的御史们的职责还有在科举考试的过程中监督乡、会试及武举的公平进行。并且在京师的御史们还会有专门的人员巡视京城各处的国家机构及地区,包括京营、内库、皇城和五城等,而一旦看到有违反乱纪之时,小事可自行决断,大事可直接奏明皇帝处理。同时在明朝还会有专门的御史值守在京城的登闻鼓中,一旦有人上京告御状则可因事的大小来决定事情的处理方式,小事则自断大事则奏禀。当然御史的权利巨大,但处罚也一样大,明朝规定若御史犯罪则罪加三等,如贪污则从重论处。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御史台:明朝的左都御史是什么官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

因为南宋朝廷一心求和,所以岳飞、韩世忠等人都被剥夺了军权,赋闲在家,但是南宋的投降派并没有放过他,先是诬告岳飞部下张宪谋反,牵连岳飞,随后岳飞被关入大理寺,从开始的审判到最后被杀都是在大理寺内,并没有经过三法司会审。

那么为什么岳飞谋反这么大的案件没有经过三法司会审呢?因为赵构、秦桧他们不敢,原因如下:

1、证据都经不住推敲张俊私设公堂审讯岳飞部将张宪谋反,本意就是想要牵涉岳飞,哪知无论怎样的刑讯逼供,张宪都矢口否认,最后无奈捏造了其口供,将岳飞下狱。以至于后来大理寺审讯,万俟卨用尽一切办法也没有让岳飞承认罪行,最后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试问如果三法司会审,这些证据还能站得住吗?

2、置岳飞于死地的毕竟只是投降派想要杀掉岳飞的是以宋高宗赵构、秦桧等为首的投降派,但是南宋还是有不少正直的官员。比如说一开始在大理寺审讯岳飞的主审官何铸就认定岳飞无罪,最后被秦桧换成爪牙万俟卨,但是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还是认为岳飞无罪,最后两人被罢职。但就一个大理寺都难以搞定,秦桧他们怎么可能同意三法司会审,否则到时候如果更多的人判定岳飞无罪,那么杀岳飞的政治任务就无法完成。

所以岳飞作为南宋高级将领,谋反被杀这么大的案件竟然是大理寺审讯之后就定案,真的是为了杀岳飞毫无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