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问四大名旦:京剧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各派唱腔有什么特点?最爱旦角,直接上答案:
1.梅派唱腔
梅派唱腔是京剧大师梅兰芳所创,梅派声腔圆润甘甜,音色纯净饱满,以大方自然为著称,平稳中蕴藏着浓厚的功力;简洁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情四大名旦。“中、正、平、和”这四字就是梅派艺术的特点!
2.程派唱腔
程派唱腔是京剧大师程砚秋所创,程大师结合自身特点,创造出以幽雅婉转四大名旦、若断若续的唱腔风格,虽然程大师借鉴西洋美声的唱法,但嗓音也是极明亮的,而且调门极高,和当下常见的程派唱腔也有很大区别!
3.尚派唱腔
尚派唱腔是京剧大师尚小云所创,因以嗓音清亮激越、旋律跌宕缭绕著称,吐字清楚是一个鲜明的特点,再加上尚大师有武生基础,所以尚派唱腔讲究攻坚碰硬,尚派人物多有阳刚之气!
4.荀派唱腔
荀派唱腔是京剧大师荀慧生所创,荀派唱腔素以柔媚婉约著称,委婉动听,俏丽多姿,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带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是荀派的典型特点!
其实这些都是一些极为肤浅的认知,做为非专业仅供参考!特别强调一点的是世人对通天教主王瑶卿关于四大名旦的“一字评”有很深层的误解,可以认定那句话完全是误传,不具备任何准确效力;再者“一字评”也无法将四大名旦的特点说清楚,极其的片面!希望对京剧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细心的品评!
好了,不再多言!欢迎各位方家指正和补充,在此祝各位看官安康吉祥,我们头条再会!
京剧的四大名旦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梅尚程荀”色彩纷呈,各具特色,近百年来,对京剧旦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梅、程、荀派流传广泛,传人众多,独尚派显得冷清、落寞,不够红火。我却喜欢尚派的刚柔相济,与众不同。
尚小云(1900---1976)河北南宫人,舞台生涯近70年。14岁时脱颖而出,被评为北平“第一童伶”,27岁风华正茂之年更是跻身“四大名旦”行列。
表演风格独树一帜尚小云先生天赋好,唱腔高亢刚劲,表演矫健豪放,大气壮美,于妩媚中见阳刚,洒脱在见力度,在当时男旦演员普遍阴柔的基调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不但传统老戏《福寿镜》、《玉堂春》、《秦良玉》演得好,还排演了表现佛经故事的时装新戏《摩登伽女》,戴假发,穿高跟鞋,跳“草裙舞”,弹钢琴,处处紧追潮流,一点不老派,成为“尚派”长演不衰的名剧。
荣春社为传承京剧艺术,尚小云先生1937年独资创办了“荣春社”艺校,不惜倾家荡,最艰难时变卖了妻子的金手镯。艺校合同写明,学生毕业后来去自由,可自己搭班、组班,不必为师父效力三年,这在当年是绝无仅有的。
帮助同行,提携晚辈他对艺界同行侠肝义胆,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提携后人。年轻时为荀慧生抱打不平,翻墙入院救助荀逃出火炕;作为“梨园公会”会长,年节义演救助同行,同行有难,有求必应,抬手就送五块钱;培养、提携、扶持晚辈张君秋、袁世海、张云溪等。
捐赠藏品1959年,尚小云先生安家陕西,任陕西京剧院院长,把京剧的种子播撒在大西北的土地上。他满腔热情地教学,演出,收徒,热心辅导地方剧种演员,还把毕生收藏的珍贵文物捐献给陕西博物馆。他把陕西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文革期间文革中,尚小云先生被革职批斗,受到残酷迫害,被罚扫街倒垃圾,1976年3月含冤去世。他的遗嘱写道:希望弟子们“业精于勤”,学有所成,艺德高尚,服务人民;不通知亲友,不开追悼会,丧事从俭;亲友们来信,就回复鲁迅先生的名言: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尚小云先生以他一生的成就和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发布评论